第361章 姑爺來了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慶豐年 > 慶豐年 > 

第361章 姑爺來了

第361章 姑爺來了

原先錢靈犀以爲,韓瑛既然也是武將出身,必然跟韓燧一樣,和趙庚生田允富有頗多共同語言。可實際一接觸,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可能是年紀大了不少,又爲官多年,韓瑛身上的氣質更類似於儒將。他於爲人處事,籌謀策略上更花心思,而於拳腳工夫上卻不甚感冒。對田允富趙庚生這倆年輕人雖然很親切隨和,但要說能跟韓燧似的完全沒有架子的打到一處去,那是他做不出來的。

而在他們那個小家庭裡,也嚴格遵守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原則。對外應酬上的一應大事全是韓瑛說了算,但家裡那些雞毛蒜皮,扯皮拉筋的事情卻是由錢杏雨來做決斷。

這其中固然有韓瑛並不十分貪戀女色,給了錢杏雨足夠尊重的原因,但在堂姐身後,有豐裕的金銀做支撐也是個挺重要的理由。但錢靈犀冷眼旁觀了幾日,發現堂姐也不是那等隨隨便便就拿銀子四處灑的人。

路上曾聽她家姨娘提起,說是二太太管堂姐要錢沒要到,走前還生了一場氣,裝病絆着錢杏雨,鬧着不讓她走,還是韓瑛去跟他娘談了一回,二太太才勉強罷休。不過走前,錢杏雨還是破了注財,給婆婆請了尊碾玉觀音纔算是脫身。

既然韓瑛並不貪戀女色,錢杏雨也並不是一味的賢良好性子,那錢靈犀就有些想不明白了,爲什麼他們房裡還要左一房右一房的納妾生養呢?韓家又不是一脈單傳,這不給自己找不痛快麼?

這疑問,直到錢靈犀回了京城,見了嬸孃纔算是弄明白。

石氏聽她說了韓府情況,便抿嘴笑道,“你這丫頭還是年歲小了點,忘了一句最重要的話,多子多福。韓家雖然人多,但每一房的情況卻並不相同,他們一大家子又沒分家。自然是多生多養的就多佔便宜。尤其將來襲爵的時候,這也是重要的一環。否則,你堂姐豈能有那麼大度?所謂慈不帶兵,善不理財。你堂姐可是三太太教出來的女兒,怎會平白賢良?好好琢磨去吧!”

這可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錢靈犀雖然已經努力的改造了自己,但畢竟價值觀和這時代土生土長的人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她無法想到這些看似淺顯,卻與她的價值觀完全背道而馳的東西。

不過石氏也不勉強她一定要接受錢杏雨的觀點,“這人各有志,咱們覺得他們家已經夠好的了。可人家就非得襲到爵位纔算滿意。咱們也別扯這些了,你快跟我說說你堂姐一家喜歡些什麼。上回她幫了咱家一把,還沒好生謝過,眼下再不謝,就實在太不好意思了。”

錢靈犀忙把錢杏雨一家的喜好跟石氏說了,又替她出主意道,“堂姐連行李也沒打開。只怕在京中住不了兩日就是要去榮陽的。嬸孃要送,不必送太多東西,就揀那精緻之物挑一兩樣送她就行,餘下不過多多的送些綢緞布匹打發她家的那些姨娘孩子,也就兼顧到了。”

石氏聽了深覺有理,橫豎代王府就跟錢家離得不遠,便去錢敏君府上要了兩罐御賜的茶葉,連同一堆花花綠綠的時新綢緞送到錢杏雨那兒去,果然讓錢杏雨很是滿意。

瞧一眼錢靈犀。一語雙關的道,“嬸孃這麼慈和,妹妹又極是貼心,她能得您教養,您能得她服侍,可都是福氣。”

石氏笑道,“三太太養你這麼好個女兒,纔是真正福氣呢。”

都是聰明人,話不必多說。點到就行。錢杏雨也不客套太多。便提起一事,“雖是着急回去見母親。但親戚家卻不能不去走動。尤其兩位新嫁娘,很該去拜訪一番,只不知方不方便。”

石氏早料到這一層了,忙道,“敏君聽說你們來了,早就打發人說想請你們去坐坐,只不知你們哪天有空,故此我沒讓她下帖子。你們若是有空,我這就打發人說去。”

“那可不行,她現在是代王妃,論理該由我們遞帖子去的。”錢杏雨說着,命丫頭取出早就準備好的兩張帖子交給石氏,一張是給代王府,一張是給信王府的,“那就拜託嬸孃安排了。”

給錢敏君的好辦,給錢湘君的石氏卻不敢打包票了。

錢靈犀自告奮勇接了這差使,“我去吳江府也給姐姐們帶了禮物回來,就親自去跑這一趟吧。”

如此最好。錢杏雨私下又叮囑錢靈犀,希望兩邊能儘快安排,她陪韓瑛去兩家走走之後,就要回榮陽了。韓瑛送她回家見過丈母孃之後再來京城等待皇上召見和新任命,到時跟這兩家有了交情,總能多得些助力。

親戚之間,自然是要互相幫助。錢靈犀頓時馬不停蹄的去了,林氏好容易盼得女兒回來,卻見她忙得跟只小陀螺似的,本不欲打擾,可有一要事非得跟她說說不可,“我知道你忙,可你也得抽空去見見你親姐吧?綵鳳來京城可有七八天了,你這回來不見這親姐說得過去麼?”

錢靈犀卻笑了,“娘,您放心,這事兒我心裡有數。眼下別說我不能去見,就是唐家的人上了門,我在家您也得說我不在!”

這又是何道理?林氏不解,錢文佑卻很相信小女兒,“你聽靈丫的,不會有錯。鳳兒雖回來好些天了,不也讓咱們沒事別往她那裡去麼?我覺得這麼做也沒錯,要是真聽你的話,把姓唐的弄回這裡,那要是做出些醜事來,不還是丟了鳳兒的臉?”

林氏想想似乎是有些道理,但她卻還是無法理解,不由得把氣撒在錢文佑身上,“哼,你們父女倒是一個兩個都商量好的,就把我一人矇在鼓裡,行,那我也不管了!”

錢文佑卻笑了,“咱們瞞誰也不敢瞞你啊?不過我倒有件正經事想跟你商量下,揚威三口子隨靈丫她乾爹去九原了,我也想跟去瞅瞅。”

林氏登時拉了臉,“靈丫回頭肯定是要跟她嬸孃過去的,那你也走了,打算就留下我和揚武揚名兩個?”

“你聽我說,我的意思是乾脆咱們一塊兒去得了。揚武揚名是要讀書,但下一次科舉不是在三年之後麼?聖人也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靈丫在九原有買賣做,咱們一起跟去見識見識不比留在這兒寄人籬下的強?”

林氏白他一眼,“可九原哪有學堂?”

“這你就錯了。我可聽揚威說了,靈丫在九原那裡,還專門請了教書先生給他們糖廠的孩子們上課。九原那邊也不少官員,怎麼就沒有好的教書先生?再說了,文仲大哥不就是個讀書人麼?讓他教教揚名揚武怎麼不行了?”

錢文佑把門關上,聲音壓得更低,“我跟你實話說吧,揚武還好,揚名這孩子心思太重,再在這裡憋三年,若是中不了舉,非鬧出毛病不可。從前是湘君沒嫁人,他心裡急。眼下湘君嫁得好,他心裡就更着急了,你沒看他每次去湘君那兒作客,回來都悶悶不樂的麼?就是嫌自己沒功名,丟了湘君的臉。讓這孩子再在這地方呆着,你說他每天一睜眼,全是這些人這些事,心裡能好受?”

林氏聽着有理,連連點頭,“說來也是,揚名這年紀也不小了,要是在咱們鄉下,早該把親事定下了。”

“可不就是這話?上次我回家,跟大哥說起時,哥心裡也是這個意思。但當時看揚名來信,完全沒這心思,也不好強行給他定下事來。不過,若是有個機會,讓他換換環境,不挺好的麼?咱家不要孩子多出息,只要平平安安,康康泰泰的就好。真要弄成個鬼迷心竅的書呆子,那縱是中個狀元還有什麼意思?前些天,揚威走的時候,我私下問了下揚名,他雖沒一口答應,可也有些心動。所以我就想着,等靈丫回來了,咱們全家商量商量,要是可以,就一起到九原去住兩年得了。”

林氏聽他這麼一說,也頗有些心動了,“若是如此一來,咱們全家就團圓了,還可以陪着文仲哥嫂,再有靈丫的買賣也可以幫得上忙了。讓揚武揚名都跟着去歷練歷練,將來還能學點當家過日子的手段。”

錢文佑一拍大腿,“可不正是這話?”

可林氏卻又發起愁來,“咱們剛把鳳兒一家弄上來,自己就走了,那鳳兒不又是孤苦伶仃的?那唐家還指着咱們去弄個官兒來噹噹呢,若是不把她這裡安定了,我可走得不安心。”

錢文佑點頭,“鳳兒的事,等靈丫空下來咱們再好生合計合計。”

林氏忽地重重嘆了口氣,“若你們當初說的親事是他家老二多好?就算攤上那樣的公婆哥哥,若是能嫁那孩子,鳳兒也不必這麼苦了。”

說到此處,錢文佑也難過起來,“當初相看的時候就是見着他家老二,心想弟弟都這麼好,哥哥能差到哪兒去?誰會知道這兩兄弟完全不是一路貨色?”

夫妻倆正說着,偏就這麼巧,小丫頭過來敲門了,“唐家姑爺來了,請您二位過去呢。”rq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