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處女嗎《4更+5更》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誰動了我的老婆 > 誰動了我的老婆 > 

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處女嗎《4更+5更》

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處女嗎《4更+5更》

“有過彷徨,不過更多的是內心的堅定,因爲我是從鄉里走出來的,當初去縣裡高的時候,背了一袋子的鹹鴨蛋還有一瓶醃的蒜瓣子,前兩個月我幾乎都是買的白麪饅頭到了宿舍,伴着一個鹹鴨蛋和一個蒜瓣子當一日三餐,算一算一天只用了三塊錢生活費,所以我理解學的艱苦,也很明白高考對於那個年紀的學生是多麼的不容易。”我平淡的敘述起當初的情境。

“三塊錢?麻煩問一下你今年多大了?”主持人驚訝道,連一旁的幾個大學教授也微微動容,三快錢還不夠在海坐一趟來回的地鐵的。

“剛過的生日,我今年27歲,今年剛拿了大學畢業證,去年參加的實習。”我說道。

“那你高三的時候,應該是2013年,那個時候人民已經很富悅了,我記得我高的時候,一天的生活費都要三十多塊錢,在我們學校還是很少的。”主持人是個大概四十多歲的女子,她忍不住感嘆道。

大家都忍不住想到自己2013年的時候,忍不住一陣唏噓嘆息。

“國家富裕了,可總歸有貧窮的地方。我家在安徽的小村子裡,我爸死的早,是我媽一手把我拉扯大的,每年學費都湊不齊,吃飯自然要更節省一些,說實話,那時候吃個鹹鴨蛋我都感覺很幸福,畢竟鴨蛋孵化出來也是肉,頓頓吃肉,我也算是提前過小康了。”想到過去,我嘴露出一抹開心的笑意。

我媽在電視前旁,已經止不住的流淚了。

“徐老師真幽默。”主持人雖然也是笑着,不過多少有些苦澀,似是讓她聯想到自己剛剛高的孩子。

……

話題開始轉過來,屏幕一側打出了一片旁白,介紹了我的工作職務等等,特別學託邦公益教育項目的創始人,讓大家有了興趣。

這不是前幾天互聯炒的挺熱的學託邦項目,原來他是這個項目的創始人。

“我靠,英雄竟然是學託邦的創始人,666啊。”一個坐在電腦旁邊看新聞播放的男子,興奮的拍了拍桌子。

“交給這樣的人,看來政府是認真對待教改了。”一個了年紀的年男子坐在客廳看着電視,也是點了點頭道。

“原來英雄小時候這麼苦,怪不得他會放准考證受損的考生進考場。”

“支持學託邦項目。”

“支持英雄,學託邦項目一定能雄起。”

“學託邦項目,教育的烏托邦,我也註冊一個,咱們家孩子下學期也要高一了,剛好可以看看是什麼情況。”一個家庭主婦剛收拾好廚房走出來,入神的望着電視播放的節目,對老公說道。

“對,對,趕緊註冊一個。”老公點頭催促道。

“學託邦項目,我朋友的孩子,好像已經使用課了,聽說很不錯的一個軟件,面的老師也很負責。”另外一個家庭的女人低喃道,拿起旁邊的電話打過去詢問了一下。

看電視的或是在互聯看直播的,幾乎都清一色的在註冊學託邦的項目,有被感動的,有確實需要的,也有想單純支持一下的。

不少人更是發起了捐款,發起口號,不能只依靠政府,用我們手的力量支持教育的烏托邦起航。

我此時沒在家裡,也沒在店裡,而是去了學託邦的公司裡。

此時公司會議室裡,坐滿了人,下班的都沒有走,都在觀看我的訪談節目,旁邊還擺放着幾臺電腦,一個是絡反饋信息,另外一個是後臺活躍數據分析。

我坐在後排,擡頭望着投影在前方的視頻直播,儘管已經不是當日的身臨其境,再次看到,也忍不住有一些感慨頗多,想起當初確實很苦,卻也很開心。

“徐組長趕緊看一下後臺數據,飆升啊。”馮曉瑩碰了一下我的胳膊,興奮的催促着我觀看數據。

我急忙走過去看了一眼電腦,旁邊也圍滿了人,看到學託邦項目的註冊量蹭蹭蹭的飆升,從訪談播放開始到現在二十分鐘的時間,註冊量已經從二十多萬飆升到了五十萬,而且這個數據還在繼續穩步的增強。

“很多人都在觀看,還沒有想到去註冊,等真正放完之後的兩到三天裡,纔是註冊和使用的高峰期。”技術人員通過數據活躍量進行分析,十分肯定道。

“能估算出最佳的數據結果嗎?”馮曉瑩忍不住問道。

“據我估側,最終的數據註冊量能穩定在五百萬到八百萬左右,其他城市的使用量應該不高,而海這邊的註冊羣體使用率應該在百分之八十左右,徐總,馮總你看這裡,大部分的數據是海這邊,他們註冊之後會本能的點擊到科目類別這個頁面,這是被我們跟蹤到的數據,我個人建議可以提供一個小額優惠的充值包給第一次使用的客戶,藉此能鑑定他們的付費意願。”技術人員分析道。

“這個倒是可行。”馮曉瑩看了我一眼。

“新用戶註冊100元,資金存放個人賬戶並享受一份專享禮包,包括學託邦項目介紹,學託邦往日課程講解和參考以及現場模擬講課的視頻課程。”我想了想道,學託邦從一開始沒有所謂的充多少送多少的優惠,因爲它是公益性的,所以哪怕現在,也只是充多少給多少,附送的一些東西也是可有可無的電子產品。

“按照徐總的要求做。”馮曉瑩說道。

“好。”技術人員很快通過後臺把充值優惠放置進入,並在註冊之後會同步進行切換,保證每個註冊用戶都能看的到。

此時訪談依然繼續。

主持人介紹了我的身份之後,並講解了一下學託邦項目在社會的熱潮,隨後對我提問,詢問了我爲什麼做學託邦項目,難道不知道但凡改革總會受到很大壓力,第一批的人總會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嗎?

“據我所知,小平同志進行改革開放的時候,雖然有壓力,但也奠定了他老人家社會主義總設計師的地位,呵呵,當然我不能他老人家相提並論,說實話我當時是爲了賺點錢,畢竟海經濟壓力很大,但等我有了錢之後,我才發現即然有這個能力,也有責任做好這件事,不如放手試一試,在這裡要感謝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特別是教委和財政局的資金支持以及宣傳部給了我這一次面對面宣傳打廣告的機會。”我面對鏡頭沒有多少懼色,從起初的緊張,很快變成了侃侃而談。

“徐老師,你對學託邦的期許和遇到的困難有什麼想說的嗎?”主持人拋出另外一個話題,這是給我甜頭的時候。

“說到期許,我很希望學託邦能夠讓教育資源變的更加公平,公正,被所有的學生使用,至於困難,呵呵,現在教育市場錯綜複雜,一個學校旁邊都有幾十百家的培訓機構,想要競爭過他們,恐怕需要一些錢纔可以。”我攤了攤手,毫不諱言我很缺錢。

很快屏幕下方打出了一道旁白,學託邦項目屬於公益類性質,接受廣大人民羣衆和政府的監督和監管。

我望着那打出來的旁白,自然是事後剪輯的時候放出來的,看來這錢要的,宣傳部也有些感覺太赤/裸裸,特意給我解釋了一下。

馮曉瑩對我豎了豎大拇指。

“看來徐老師是一個很直爽的人,我相信除了錢之外,這個項目得到推廣和推進,肯定還需要其他方面的援助,請問徐老師還需要哪方面的支持?”主持人確實很給力,明擺着認爲錢只是小事,又讓我再選一個。

“除了錢之外,我很希望各地的學校能夠給與支持,衆所周知學校纔是教育資源最爲豐富的地方,如果學託邦項目能夠和學校聯合一起,整合教育資源,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望着攝像頭的角度,平靜的說道。

“我需要學校的支持!”

畫面停留到最後一句話,主持人隨後說了謝幕的話,訪談到此結束。

這個時候互聯也瞬間沸騰了起來。

“英雄牛逼啊,補習社都直接幹到學校裡了。”

“666,太牛掰了。”

“學託邦開進各大學校,號外,號外。”

“支持,支持,把所有的學校都給整合了。”

……

“要錢又要學校幫忙,如果政府真的支持的話,那我們學託邦項目真的無可匹敵了。”馮曉瑩興奮道。

“還好,沒有剪掉。”我長舒了一口氣,特別是最後兩個要求,確實有一些太過於冒險,如果不是公益類項目的話,那這兩個要求簡直是不要臉到了極致。

果然視頻播完,不少人給我打了電話過來,能這個時候給我打電話的都是熟人,我只能一一回復。

黃麗麗的小公寓樓裡,黃媽媽看到這個訪談之後,是拉起了黃麗麗好好的一番談心,黃爸爸沒怎麼說話,只是說了一句。

“這個小夥子人品不錯,值得託付。”

舒雅家裡看完訪談之後。

“怪不得徐老師讓我找店面,原來是幫助學託邦項目找線下的補習點,那要開很多家啊。”舒雅媽媽兩眼都發光了。

“媽,電視都說了,這是公益項目,不賺錢的。”舒雅有些無奈道。

“你傻,徐老師那麼聰明的人能不賺錢?那軟件以後肯定很多人用的,教育哪怕不賺錢,以後這麼多人也可以成爲新項目的顧客啊。”舒雅媽媽眼睛一轉,好似看到了滾滾的財路涌過來。

“媽,我去洗澡了。”舒雅鬱悶的起身,不想多說了。

“別走的,媽可交代你,大學不能談戀愛,等徐老師去了國人民大學,你想啥辦法,也要把他給搞到手,哪怕倒貼也行。”舒雅媽媽毫不避諱道。

“媽,你說什麼的,徐老師都結婚了。”舒雅臉紅彤彤的。

“我早打聽過了,他們夫妻關係不好的,你經常去店裡,有見過他老婆嗎?別傻了,你如果不抓緊,可被那個黃老師搶走了。”舒雅媽媽認真道。

“那……那也不合適吧,我和徐老師差那麼大的歲數。”舒雅尷尬道。

“傻啊,現在哪個男的不喜歡小女孩,何況你又這麼漂亮,給媽說句實話,是不是第一次的?”舒雅媽媽攥着女兒的手,認真道。

“媽,你……。”舒雅臉更紅了,羞的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死丫頭,說啊,給媽有什麼不好說的。”舒雅媽媽追問道。

舒雅嗯了一聲。

“媽可給你說了,男人在乎女人的第一次,哪怕以後你和徐老師不能結婚,憑這第一次,以後好處也少不了你的。我看這徐老師要麼巨有錢,要麼以後肯定當個大官,能被海市政府選拔去人大進修,回頭媽要調查一下,到底什麼個情況。”舒雅媽媽提醒道。

“媽,你什麼時候這麼勢利了。”舒雅有些吃驚道。

“媽過去不給你說,是因爲你高又在我身邊待着,有我看着的。現在大學了,我是不說你也肯定要談戀愛,第一次便宜了那些小男生以後分手了什麼也撈不到,可別傻了,那些小男生只會玩玩,分手了會把你忘到腦後,你以後肯定後悔。女孩子第一次可是很珍貴的,一定要給個值得託付的人。”舒雅媽媽難得如此正經的說話。

舒雅被她媽媽好一番洗腦,一直到了晚九點多,纔是放她走。

而這個時候,整個互聯圈以及看過直播的家庭都熱鬧非凡,平民老百姓想到是能不能落個實惠,一些教育工作者從間看到了商機,不少當官的則是感嘆,風向變了。

教育要動真格了。

教委的範局長看完直播,在家裡興奮的都睡不着了,匆忙的換衣服,熱情高漲的給新秘書打了一個電話:“小劉,通知主任以級別的領導,到教委會議室開個會,誰不去,誰給我這個時候掉鏈子,以後別來了。”

“是,局長。”電話那頭急忙去打電話通知。

“老範,都大晚的了,你不休息,還不讓他們休息啊,你這一把手是不是有點蠻橫了。”範局長的老婆是海婦幼保健院的副院長,穿外套從房間走出來,哼了一聲道。

“你懂什麼,教育要變天了,我作爲教委一把手,以後你別等我回來睡覺了,最起碼這兩個月,我要給領導做個樣子來看。”範局長說着匆匆的換鞋,一邊給司機打電話讓他在樓下等着。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