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時間回到半個時辰前。
由於上山的官員和百姓越來越多,眼瞅着要與左武衛發生衝突,李二陛下撤到了高處,俯看着整個場合。
這些人打着面見皇帝的旗號,強闖驪山行宮引發騷亂,從驪山主道至行宮,騷亂如潮水一般蔓延。
由於左武衛兵卒不敢對這些官員和百姓痛下殺手,上山的這些人很快便涌入了驪山行宮羣。
本來駐守驪山行宮的左武衛兵有幾百人,但奈何上山的官員和百姓有上千人。
很快,整個驪山行宮徹底亂了套。
wWW ☢ttκa n ☢C ○
雖然李二陛下已經猜測到有可能會有人趁着他“病入膏肓”這個機會行那等大逆不道之舉。
但是看到叛亂髮生在眼前的時候,李二陛下仍舊忍不住怒火中燒。
真沒想到幕後指使之人如此喪心病狂,居然鼓動這些無知的官員以及百姓來打頭陣,實在是該死。
更何況,李二陛下自詡文成武德,已經把大唐打造成一個強大的帝國,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可如今自己還沒死呢,一些人就忍不住跳出來蹦躂,簡直是沒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正當李二陛下對叛亂之人恨之入骨的時候,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恫徹天地。
一座行宮便在他眼前蹦塌,滾滾黑煙騰地而起,讓李二陛膽戰心驚!
這是轟天雷的爆炸效果。
看着廢墟中不斷爬出來的兵卒以及發出的陣陣慘叫聲,讓李二陛下驚魂未定。
這轟天雷乃是火器監最機密之物,普天之下,唯有發明此物的楊帆以及火器監能夠製造。
況且,這種大殺傷武器李二陛下並沒有配備在軍隊,這些人是怎麼弄來轟天雷的?
難道是楊帆亦或者管理火器監的李孝恭發生叛亂?
事到如今,李二陛下不願意輕易去下結論。
他很清楚,這些人既然已經開始動手,那麼謀逆之人是誰,很快就會浮出水面。
不過,李二真有些慶幸,幸好那座行宮只是他放的一個霧煙彈。
如果他真在那座行宮裡面,沒準會把他炸上天!
這場景讓李二陛下氣得咬牙切齒。
這些人也太無法無天了,居然敢弒君。
難道這些人不知道,一旦他李二駕崩,整個帝國將會立即陷入到四分五裂的狀態。
無論是世家門閥、還是草原的部落、亦或者周圍虎視眈眈的小國,都將爲了利益而將大唐拖入戰爭的深淵。
李二不敢相信,這些謀逆的發起者居然不顧帝國的利益,真是該死!
雖然李二陛下有想過謀逆之人會進行逼宮,但絕對不敢想像這些人會這麼喪心病狂!
李君羨跟在李二陛下一旁,後面幾隊“百騎”精銳死死的護在周圍,生怕周邊也會發生爆炸。
由於行宮被轟天雷炸倒,整個驪山行宮羣顯得混亂不堪。
本來還在維護秩序的左武衛兵卒也混亂了起來,與上山的官員和百姓四處逃竄。
李君羨有些無奈,只得上前兩步,靠近李二陛下輕聲問道:“陛下,剛剛盧國公下山了,如今左武衛羣龍無首,可能會出大亂子,要不微臣前去接管左武衛?”
此時的李君羨確實有些害怕,當然不是怕死,而是怕李二受到傷害。
一旦左武衛成爲了一盤散沙,僅憑着百騎,李君羨可沒有把握確保李二的安全,顯然這些製造動亂的人是有備而來。
李二陛下面色嚴肅,並沒有馬上回答,半晌後才說道:“暫且等一等,盧國公作爲軍中宿將,朕不相信他領的兵會這麼不堪一擊。”
李君羨沒有再說什麼,只能打起一百倍精神,緊緊跟在李二陛下左右,不敢有一絲疏忽大意,冷汗早就浸透了鎧甲內的衣衫。
隨着混亂加劇,李二陛下的目光卻被主幹道的場景吸引住了。
雖然相距有些遠,視線有些模湖,但李二陛下還是認出了一羣士兵正在圍攻兩人。
而這兩人正是楊帆和程咬金!
看到這場景,李君羨雙目圓瞪,恨聲道:“陛下,圍攻盧國公和駙馬的是左衛的兵卒,末將這就去接應他們。”
本來還氣定神閒的李二陛下,見到左衛兵卒居然參加了作亂,頓時肺都氣炸了!
“去吧,把他們給朕帶過來,呵呵,侯君集……真是朕的愛將啊!”
李二陛下咬牙切齒,死死的咬着牙後座。
若是侯君集在他面前,可能恨不得喝其血、吃其肉。
如果是一般人叛變,李二陛下當然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
可是士兵發生動亂,而且是一直保衛皇宮的左衛軍,這就不由得不讓他氣憤。
當然,李二也知道一切都是侯君集搞的鬼。
只是他沒想到把侯君集從微末之中一手扶持而起,爵封國公,官封大將軍,更是讓他執掌左衛禁軍,可謂是恩寵有加。
即便是在吐蕃縱兵劫掠視國法如無物,也只是讓他閉門思過。
卻沒想到這傢伙會因此心懷怨恨,如今還想要造反!
真是忘恩負義,禽獸不如的東西,簡直是狼子野心。
其實也難怪李二陛下會如此生氣。
在他看來,狡兔死、走狗烹、彈弓藏……這是歷史的旋律。
歷朝歷代,所有開國皇帝在登基之後,都會對那些跟隨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舉起屠刀,殺個乾乾淨淨。
他李世民雖然不是開國皇帝,卻勝似開國皇帝。
畢竟手底下這些人都是跟着他南征北戰的兄弟,都屬於開國之功臣。
可他李世民卻從未因爲猜忌,胡亂殺害過一個功臣的性命。
自古以來,有哪位皇帝王能有他李世民這般寬闊的胸襟?
沒想到自己的仁慈,換來的卻是背叛!
當然,李二也知道侯君集是不可能自己造反的。
現在可不是天下大亂、有兵就能稱王的時候,這其中一定有哪個皇子亦或是皇室宗親參與其中。
畢竟,侯君集只是一個外臣,名不正言不順,不可能自立爲帝。
在大唐,李氏纔是正統。
李二陛下真想看看,到底有多少皇族中人蔘與到其中。
很快,楊帆和程咬金就被李君羨接到了李二陛下身旁。
一見到李二陛下,程咬金顧不得自己身上的傷勢,趕緊請罪道:“陛下,末將無能,讓您深陷險境,臣罪該萬死。”
看着程咬金滿身是血,後背還被砍出了一道傷口,李二陛下安慰道:“咬金快快請起,都是朕識人不明,錯信了小人,如今亂做一團,還需要你重整旗鼓、肅清反賊呢!”
程咬金感動地道:“願爲陛下效死,若不肅清反賊,臣願提頭來見。”
而一旁的楊帆憋了憋嘴,有些不以爲然。
果然領導都是最喜歡事後諸葛亮。
若是李二陛下早一點聽自己的,哪會出現這種暴亂。
不過,楊帆也不敢拆臺,只能低頭數着地上的螞蟻,裝作沒聽見。
當然,楊帆雖然看起來風清雲澹,但心裡卻忐忑不安。
沒想到侯君集這些人居然能弄來轟天雷。
若轟天雷在自己身邊暴炸,楊帆也不敢說能夠全身而退,這就是熱武器的威力。
更何況,左衛兵卒還配有火槍,一旦侯君集用上這些利器,楊帆也不敢正面交鋒。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幸好剛剛侯君集的親兵沒有配備火槍,否則還不一定能夠全身而退。
此時楊帆真有些後悔了!
如果被自己發明的轟天雷或者火槍弄死,那可真成爲天底下最大的笑話了!
因此,楊帆心裡現在很是有些焦躁,神經繃得緊緊的,腦中不斷的考慮着如何逃生。
不是他心理素質不行,而是死過一次的人才知道生命的可貴。
如今幸福的生活纔剛剛開始,他可不想因爲一次謀逆事件被弄死!
上一次出征吐蕃,雖然面對的敵人還要更多,但畢竟對方沒有熱武器!
當時若干不過,起碼可以當逃兵,而現在的敵人有轟天雷和火槍,如果打到要害部位,弄死自己的豈不是很容易?
面對死亡,誰又能夠說坦然面對?
更主要的是,因爲李二陛下的自負,讓自己稀里湖塗的被捲入其中,當然讓楊帆鬱悶的不行!
雖然楊帆很不喜歡侯君集這個人,但侯君集能夠從一介混混成爲大將軍,憑的絕對不只是運氣。
作爲穿越者,除了見識比他廣,楊帆還真也不敢說比侯君集強多少!
如今侯君集敢明目張膽的造反,定然還留有後手,那種未知的東西纔是令楊帆擔心的。
雖然自己熟知歷史,知曉侯君集造反定然不會成功,但那是歷史沒有改變的時候。
如今歷史的軌跡已經面部全非,而且火器也登上了歷史的舞臺,誰知道會不會發生什麼變故?
更何況,這次造反根本不知道對方有哪些人蔘與……
如此種種,讓楊帆對李二陛下的決定悱愎不已。
這位皇帝也真是,自己想死也不要拿自己墊背啊!
在楊帆思緒之時,李二陛下和程咬金又商業互捧了一陣,又讓御醫包紮了一下傷口,程咬金就匆匆離去。
李二陛下也知道,此次有些玩脫手了,只有程咬金整頓好左武衛,纔有可能撥亂反正!
程咬金走後,李二陛下掃了一眼面色沉重的楊帆,不悅地道:“你小子害怕了?當初對陣吐蕃狼騎的膽氣都到哪裡去了?朕可是記得,面對吐蕃十萬狼騎的衝鋒亦面不改色,難不成都是瞞報軍功不成?”
雖然知道李二陛下是激將,但楊帆還是苦笑不已。
看了看身邊,除了李君羨,其餘人都離得遠遠的,便說道:“陛下,這不一樣啊,那時候敵人沒有火器,也不知道火器的厲害,當面對咱們轟天雷的時候,當然措手不及。”
“如果吐蕃狼騎沒有被燒死和轟天雷的驚嚇踩踏致死半數以上,微臣當時就已經爲帝國盡忠了。”
“可現在完全不同,對方不僅有轟天雷,而且還有火槍,更主要的是,並不知道有多少心懷叵測之輩,你說臣能不害怕嗎?”
聞言,李二陛下沉默了!
當初在試驗場上見識了轟天雷和手槍的威力,可畢竟沒有見過用在戰場上的殘酷。
剛剛一座行宮被轟天雷炸燬,無數人哀號遍地,這也讓李二陛下有了一個較爲清晰的認識。
此時李二知道,自己的決定確實有些莽撞了。
當初若是謹慎一些,也不會如此被動。
不過,雖然知道自己有些大意,但李二並不會認慫。
十幾歲就開始征戰天下,在軍事方面,李二可從來沒有認慫的時候。
火器威力越大,雖然危險性增大,但翻盤的機會也大。
因爲程咬金帶來的這些左武衛軍幾乎都配備了火器。
這也是李二讓程咬金第一時間前往整頓左武衛兵卒的原因。
聽到楊帆的話,一旁的李君羨也認同的點了點頭。
如今敵人未明,這纔是讓最讓人頭疼的事兒。
李二陛下卻不以爲意,篤定地道:“你們放心吧,正主應該馬上要登場了!既然他們敢謀逆,必然師出有名,否則士兵怎會跟他們賣命?”
話音剛落,侯君集營地方向確實有了動靜,楊帆收攝心神,遠遠看去。
卻見那邊旌旗飄揚,人頭涌動,顯然又來了不少人。
雖然隔得遠不知道發生什麼,但隱隱約約傳來的陣陣歡呼讓整個驪山彷彿被引爆了一般。
楊帆有些難以置信。
雖然在後世也聽說過一些政變,但現在就在自己眼皮底下發生這樣事兒,感官也太強烈了!
難怪說,每一次政變其實都伴隨着血與火。
這種情況在古代更盛,這可是你死我亡的爭鬥。
李二陛下顯然也注意到了,臉色陰晴不定,倏地神色一凝。
只見一面刻有龍紋的旌旗開始飄蕩在前方,旌旗上繡有大大的一個“漢”字。
很顯然,這是漢王李元昌到來了。
只是讓李二陛下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這個七弟怎麼能夠勸說侯君集謀反的。
此時李二陛下有些糾結,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有沒有參與到其中。
要知道,如果單以漢王李元昌的影響力,根本玩不出這麼大的手筆。
“討伐逆賊……”
“清君側……”
“救回陛下……”
隨着震耳欲聾的口號傳來。
衆人知道,李元昌、侯君集等人其實早就找好了藉口。
與此同時,驪山行宮這邊的騷亂並未停止,讓整個驪山充斥着尖叫和混亂。
看着浩浩蕩蕩上山的左衛兵卒,數目起碼有近兩千人。
眼前的一切,讓李二陛下有些目瞪口呆。
大唐有律令,沒有皇帝的兵符,將領調兵的權限最多就是500人,這還是保衛皇城的權限。
一般的將領,如果沒有戰爭,那可是一兵一卒也調動不了的。
這麼多的兵卒,李元昌和侯君集是怎麼調來的?
李二當然不知道,這些穿着左位軍裝的兵,其實大多數是江南士族的死士以及李元昌的門客。
楊帆也暗暗一嘆:“終於來了麼?”
尚未等他多想,啪啪的槍響在耳畔響起。
原來,前去阻攔的左武衛前鋒已經與敵軍相遇。
密集的槍聲讓楊帆心頭髮麻。
這時他纔想起,由於士卒不熟悉火槍的戰鬥方式,雙方一打照面,就直接開槍對射,這特麼不是連自己人也打麼?
這種混戰,實在是太危險了!
楊帆決定,其他的不管了,先保證自己老婆的安全再說。
想到這兒,楊帆問道:“陛下,不知幾位殿下在哪裡?這裡實在太危險了,微臣想護送她們到安全的地方。”
李二陛下轉過頭,不悅地道:“她們不是和你在一起嗎?”
“她們剛剛沒有回來麼?”楊帆眉頭一皺, 心裡滿是擔憂。
看着騷亂的場面,楊帆好似想到了什麼。
這裡發生了騷亂,所以剛剛長樂幾女並沒有從主道返回。
既然她們沒有回到李二陛下這裡,那唯一可以去的就是長樂的行宮。
長樂的行宮距李二陛下這邊有將近一公里的距離,看來得先找到她們才行。
一旦幾女被侯君集抓住,到時候自己定然束手束腳!
以侯君集對自己的怨恨,那可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想到這兒,楊帆焦急不已。
向李二陛下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楊帆便急匆匆離去。
剛出去沒多遠,便撞見了一隊左衛兵卒手持橫刀分散開來。
遇見人就砍,逢人便殺,完全不管是左武衛兵卒還是官員和平民,簡直狀若瘋魔。
楊帆皺了皺眉頭,這些人顯然是在蓄意製造混亂,而且根本不像是士兵。
這些禽獸不如的東西楊帆當然不會放過,最主要的是這些人手中沒有火槍,起碼威脅不到他。
楊帆提起橫刀,如同勐虎出更,但凡是這種人碴直接一律斬殺。
只是隨着楊帆殺的人越來越多,也引起了其他敵人的注意。
越來越多的“左衛”兵卒手持兵刃,將楊帆死死堵住,悍不畏死的衝殺上來!
楊帆當然不想與這些人糾纏,且戰且退,藉着混亂快速朝着長樂的行宮退去。
一時間,整個驪山變得混亂不堪,亂糟糟一片,宛如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