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趙佶撂挑子,李清照自救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第076章:趙佶撂挑子,李清照自救

第076章:趙佶撂挑子,李清照自救

紫禁城,前三殿,暫時被王宇用來當作辦公地點。

今日,在京城所有的官員都來到了午門前,他們大部分都是明朝的京官,還有些李自成時的官員。

他們是被大明王王宇召集而來的,聽說是要對他們進行考覈,然後重新安排官職。

每隔一段時間,被叫到名字的才能進入皇宮內,接受考覈面試。

考覈面試完後,就放他們出來。

“呼……還以爲出不來了。”

唐宗江,是原來戶部侍郎,已經五十多歲,這天感覺走了一趟鬼門關,冷汗連連。

他是第一批進入的人之一。

“唐大人,和我們說說進去後都發生了什麼?”

一些人圍了過來。

“不用擔心,只是問些問題而已,如實回答便可。”

唐宗江不願意多說,因爲他在裡面見到大明王王宇,和新上任的戶部尚書諸葛亮,工部尚書張良。

尤其是大明王王宇,那可是現在的主宰着他們生死的存在,竟然親自面見了他……嚇得不輕。

不過,因爲王宇解散了皇宮的宮女和太監,消息傳了出來。

大明王以後不允許皇宮再有宮女和太監,而且把原來的皇帝“軟禁”了起來……這個消息令人震驚。

許多人疑惑:大明王這是做什麼,廢了原來李自成扶持的皇帝,難道不準備自己稱帝嗎?

不等人們想明白,王宇又開始考覈百官,來重新組建六部。

更讓人想不明白,這大明王到底想不想稱帝……

一整天時間,所有官員接受了考覈或者面試。當然王宇,諸葛亮,張良不會面試所有人,只是選擇其中比較看好的人進行面試問話。

考覈結束後,諸葛亮和張良的名字被傳開來。

“新的工部尚書是張良,戶部尚書是諸葛亮!”

令人驚訝而耐人尋味的不是他們的官職,而是他們的名字。

張良!

諸葛亮!

都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啊,誰敢輕易再取這樣的名字?

現在就出現了兩人這樣的人!

在這個朝代這個時期,官員們還未曾聽說過同樣是種名字的人。

也不知道大明王從哪裡找來的?而且還委以重任!

官員們好奇,疑惑。

……

第二日,午門外就貼出了告示,是六部新的官員名單。

大部分官員原來的官職都有變動,而且六部中,禮部人最多,都是閒職。

六部名單出來後,先是戶部,工部,吏部先召集各部的官員議事。

王宇暫時兼領吏部尚書,首先要保證順天府的政令暢通。

……

六部暫定,相互配合下,一場全力恢復順天府內農業生產的任務迅速展開。

工部在各城門設點,張貼告示大量招募勞力,包吃包住,還有一定的工錢。

京城外的流民,難民不少。

“包吃包住,還有工錢,真的假的?”

每處告示前都圍着許多人。

此處負責的官員說道:“當然是真的,上面還有大明王和工部的印章,豈能有假。

只要你有力氣,都可以報名,男女皆可。我們工部招募你們也是爲了修復道路,水利河壩……有臨時住處,不過可有有些簡陋,但每天都能吃飽。而且工錢每日現結,足以購買些糧食補貼家用。

另外,本官要提醒下,如果原本是順天府的人,可以儘快返家。大明王會給你們土地,種子,農具……趕緊回去搶種糧食,將來就不會再捱餓了。”

有人大聲喊道:“大人,這件事情我們都聽說過了。順天府的人,知道後都返家去了。可惜,我們來自外地。

忠於大明王,果然人人有地種,人人有飯吃!……希望大明王奪得天下,讓我們能安穩的過日子!

我要報名,等大明王平定戰亂,再帶着妻兒回家過日子。”

又有人站出來說道:“大明王處處爲我們百姓着想,我們不跟隨大明王,還能跟隨誰?

大明王萬歲!

忠於大明王者,人人有地種,人人有飯吃,永享太平!”

這兩人一番話,讓衆人共鳴,大呼:

“大明王萬歲!

忠於大明王者,人人有地種,人人有飯吃,永享太平!”

人們卻不知道,剛纔那兩人是王宇安排的衆多託中的兩人。

輿論導向,很重要。

爲了避免有人生事,胡言。王宇主動安排人引導輿論方向,搶先佔據主動位置。

效果很好。

甚至有不少人喊道:“我要參軍,爲大明王而戰!”

在瞭解到,大明王有新的幕軍規定:不滿十八歲者,家中獨子者,三十歲以上者,不可參軍。

不滿足條件,許多人爲之嘆惜,但對大明王的好感度大增+10086。

¸ttКan ¸CΟ

民心,可用!

……

轉眼半月過去。

在六部的運行下,順天府上下政令推行暢通。

在外,吳三桂,王永吉,孫尚香三路作戰順利,奪得的城池越來越多。

期間清軍嘗試過從北面的青山口南下,被王永吉擊退。而山海關,則沒有遭遇清軍攻擊。

這些日子王宇累得夠嗆,要學習熟悉許多六部中的事務,不然就是門外漢。

今日,他帶着魏東和一直侍衛,前往兵部的兵造局的“兵工廠”查看。

朱元璋的支持不可能無線,戰爭還在持續,兵器還需要自己造。

這次只是巡查瞭解,王宇沒有建議什麼要改進的。

就在他快巡查完時,歷史聊天羣內突然有人私信他,而且還是李清照。

“你們做得不錯,繼續努力!”

王宇鼓勵了下身邊的官員,“今日就這樣,本王還有其他事。”

他離開了,兵部的官員也鬆了一口氣。

目前,王宇沒有濫殺官員,最多就是有些人職位升降,被罷免而已,讓官員們安心不少。

比起李自成,大明王好太多了。

回皇宮的路上,坐在馬車上,王宇在歷史聊天羣問道:“李清照,在不在?”

“羣主,好巧,你也在。”趙匡胤正好在線,“羣主找李清照何事?……她好像不在。”

剛說完,李清照就出現,說話:“羣主,你總算來了。我就想問問,從你那裡兌換的“華夏曆史書”,真的沒問題嗎?……爲何,宋徽宗趙佶現在就退位了,比歷史上提前了近兩年。”

突然的變故,讓李清照對“華夏曆史書”產生了質疑。

趙匡胤又驚又怒:“趙佶,已經退位了?……這個沒用的東西,竟然真退位了,恥辱啊!”

急忙私信宋徽宗趙佶,將其大罵一通,可惜對方沒有回趙匡胤。

“等等……羣裡的宋徽宗趙佶不會是與李清照,是同一世界吧?”

王宇恍然,之前趙匡胤還讓趙佶跟他兌換“華夏曆史書”以改變歷史,可是趙佶卻想着留着積分以後好兌換萬壽果。

趙匡胤跟他說了未來北宋很快會亡國,趙佶也嚇到了,但依然不兌換“華夏曆史書”,而是想着儘快把皇位傳給兒子,自己躲到南方去,繼續他的字畫生活。

皇帝,他早就當煩了。

李清照也明白過來:“皇上和我是同一世界的?……他提前退位了?”

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

擔心宋徽宗會不會對自己不利,想着要不要跟丈夫到南方隱居起來。

趙匡胤嘆道:“恐怕是如此,你還是躲一躲吧。趙佶不中用,傳位的兒子也沒用,北宋註定滅亡啊!”

作爲大宋朝開創者,面對這樣的局面,趙匡胤也無能爲力。

他不是朱元璋,沒有快遞功能,也沒有那麼多錢財。

王安石剛好在線,聽了衆人的對話後,心情也不好,說道:“與宋徽宗,宋欽宗相比,現在的皇上(宋神宗),英明無比,我應該感到滿足纔是。”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