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上品無寒門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第098章:上品無寒門

第098章:上品無寒門

“李淵,怎麼一路上愁眉苦臉的?”

秦始皇嬴政問唐高祖李淵。

朱元璋,馬皇后,張儀,楊堅,嬴政,李淵,柴榮等人正在一條河邊休息。

唐高祖李淵來了之後,總是苦着臉,少有說話。

“李淵,你從朕這裡兌換了槍炮後,不是把草原部落擊敗了嗎?”朱元璋也是納悶:“如今,你大唐應該沒有強大的外敵纔是,爲何一臉心事重重?”

只見李淵沉着臉,搖頭。

隋文帝楊堅也看了過來,猜測道:“莫非是你那幾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鬧起來了?”

歷史上李淵這個時候,除了草原部落和幾個兒子爭權的事情,恐怕沒其他事情值得他在這樣的場合,在幾個皇帝面前如此面子。

後周皇帝柴榮說道:“李世民,歷史上的唐太宗,文治武功,恐怕李淵你都比不上吧?……他難道甘心一輩子做個秦王?……還有李建成和李元吉,也不是省油的燈,你可要當心啊!”

他也明白,李淵現在得到了不少萬壽果,肯定不會輕易退位。同樣爲了以後還能繼續獲得萬壽果,他更需要皇位,以此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不然,哪有積分來兌換萬壽果,又如何延年益壽。

隋文帝楊堅緊接着建議道:“李淵,要不,你學朕的,把太子留在身邊,剝奪了李世民所有兵權,讓他做個閒王。反正你也不打算退位,果斷點,免得日久生變。”

衆人一聽,紛紛注視着楊堅。

馬皇后問道:“隋文帝,你是如此處置楊廣的?”

說着,她看了看朱元璋,心道:這些皇帝們,進入歷史聊天羣能獲得萬壽果延壽,是都不打算退位給兒子了嗎?而且,似乎還都對兒子們做了一番安排……唉,我可憐的標兒他們啊……

“正是如此。”

隋文帝楊堅理直氣壯道:“爲了避免重蹈覆轍,爲了大隋百姓,爲了千秋大隋,不得不爲。未來,朕即使要選繼承人,也要從後代中選擇一位德才兼備者。”

他話裡意思:不一定是從兒子裡面選,也許是孫子。

秦始皇嬴政說道:“朕與楊堅不同,朕會讓所有兒子在軍中從軍,或者在地方做官,最後視他們的才能再定。

有能力開疆擴土的,朕就讓他們在外面自己去打江山,喜歡做閒王的就做個閒王……世界如此大,我大秦不應止步於中原。

史上唐朝全盛時期,元朝初期,疆域之廣!朕,作爲千古一帝,怎能讓大秦版圖如此狹小,眼光應放眼全世界!

不過,還需大秦國富時,方可爲。”

秦始皇嬴政,時常觀看世界地圖,早已下定決心,同時也是儘量避免內鬥,把戰爭擋在大秦朝之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秦始皇陛下,雄心壯志!”

張儀恭維道。

後周皇帝柴榮卻有些羨慕:“秦朝,唐朝,隋朝,明朝,你們都已統一天下,可放眼世界,而朕,還需要竭盡全力去統一天下。”

“柴榮,你比我等都要年輕,如今有了歷史聊天羣幫助,奪得天下,是遲早之事。”隋文帝楊堅勉勵道。

唐高祖李淵建議道:“柴榮,你可以考慮從朱元璋那裡兌換些槍炮,槍炮一響,便可所向披靡,不是那些不知槍炮爲何物之人能抵擋的。”

向朱元璋兌換槍炮,柴榮本來考慮過,但是怕被人利用起來,反而對自己不利,嘆道:“人心難測,還是等朕平定天下後再考慮。萬一被他人利用,反過來對付朕,就適得其反了。”

“你怎麼跟宋太祖趙匡胤一個想法?”朱元璋沒有勉強,說道:“將來,你若是想要兌換槍炮,朕會給你些。”

聽到趙匡胤的名字,柴榮眼皮跳了跳,然後頓了頓,道:“那就多謝明太祖了。”

“李淵,說了半天,你還沒說你有何心事。難道真是爲幾個兒子之事憂心?”

秦始皇嬴政把話題帶了回來。

“不是。”

出乎衆人所料,李淵搖頭道:“打敗草原部落後,朕就讓李世民留在邊塞,同時也對李建成和李元吉進行了制約,目前相安無事。

朕,是在爲科舉制度而有心。剛剛結束第一次科舉,但結果令朕很不安心。

參加科舉者,多是世家子弟,寒門者少之又少。

更重要的是,朝廷絕大部分官吏也都是來自世家世族,長此以往,大唐未來堪憂。

當初,朕提出完善的科舉制度時,他們還多是稱讚,但暗中卻另一套,阻止寒門學子參加科舉,或者參加科舉的已經成了他們的人,和世家子弟沒多大區別。

在世家世族眼裡,上品無寒士!數百年來如此,想要改變,朕覺得太難了。”

世家世族的弊端太多,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展。李淵爲了大唐長久考慮,大唐需要新鮮血液,寒門學子就是。

但想是一回事,做起來是何其的困難,李淵現在是深有體會,也因此煩惱不已。

“科舉制度如此難推行嗎?”

隋文帝楊堅說道:“朕也準備進行科舉取才,世家門閥憂患太大,必須要制衡他們才行,科舉是個不錯的方法。

但,聽你如此說,想來科舉一開始是不會如人所願了。唉,看來需要一步步來,不能一蹴而就。不然,會引起世家門閥的抵抗,從而威脅大隋安危啊!”

秦始皇嬴政看法卻不同,道:“最根本的還是你等威信不夠,即是皇帝,就能一言九鼎,何人敢違抗!

諸子百家,唯纔是用!

大秦是讀書人少,加上爲了統一,纔不得不施行軍功制。但未來的大秦,也要通過類似科舉制度那樣去更好的選拔各類人才。”

嬴政的話雖然有些道理,但是他沒意識到,在紙張出現前,讀書在“硬件”上有許多限制,不方便推廣。

後來紙張出現,再到普及時,讀書的人就多了起來,但是能讀得起書的,多是那些有錢的世家世族子弟。

再者,官方書院很少,私塾一般人付不起錢。

寒門本來就沒錢,能讀得起書,又能堅持的就更少了。

當然,寒門子弟剛開始讀書也很難出人頭地,沒有很好的取得功名的渠道,也阻礙了寒門子弟讀書的積極性。

如此種種,導致在科舉制度大行其道前,寒門學士少,而世家世族又佔朝廷官吏中的絕大數。

所以,一開始科舉制度肯定會困難重重。

“秦始皇,各朝代情況不同,不同同日而語。”

明太祖朱元璋說道:“歷史上,科舉起於隋文帝楊堅,到唐太宗李世民才慢慢完善,非一日可成。

慢慢來,只要有了科舉的渠道,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寒門學士,最終便可與世家世族制衡。”

後周皇帝說道:“是啊,不必着急。”

被衆人開導一番,唐高祖李淵心裡感受多了,感慨道:“是朕心急了!”

“李淵,朕亦即將推行科舉,你我日後可相互交流,早日讓科舉發揮其正真作用。”隋文帝楊堅建議道。

“好。”

唐高祖李淵應道。

……

與此同時,馬可波羅到了燧皇世界,而且直接定位燧皇位置傳送而來的。

馬可波羅到來,可把燧皇嚇了一跳。

“西方世界的人,都是你這樣?”

馬可波羅的膚色,眼睛明顯不同,燧皇很詫異。

馬可波羅笑道:“我們雖然膚色,眼睛不同,但是也不妨礙我們交流往來的,我是個旅行者,愛好和平,喜歡世界各個地方,希望今後我們能友好相處。

對了,燧皇大人,我能在城中四處看看嗎?第一次用傳送符來到另一個世界,我想知道這裡有什麼不同。”

燧皇想了想,來者是客,笑道:“沒問題,來者是客,我們都歡迎。我這就帶你到城中四處看看。”

“燧皇大人,不敢勞煩你。你只要爲我安排個導向便可,我想待會兒可能還會有人前來,你還需要接待他們。”

馬可波羅推辭道。

“好吧,我安排人給你帶路,同時保證你的安全。”

馬可波羅說的也對,燧皇就安排了兩個護衛陪同他。

出了燧皇的府邸,馬可波羅急忙在歷史聊天羣中私信元世祖忽必烈:“陛下,我已經成功來到燧皇的世界並且見到燧皇,一切都令人難以置信,太神奇了。而且,使用傳送符沒有任何隱患,我現在只要想回去,隨時都可以。”

很快,元世祖忽必烈回道:“如此便好,將來便可放心使用傳送符了。朕有事不過去,你在那邊和其他人交談,回來後再告訴朕詳情。”

忽必烈同時給康熙皇帝,新朝王莽,晉武帝司馬炎私信道:“馬可波羅已經安全到了燧皇世界,傳送符沒有問題了。如果你們想過去,便可放心前往。”

馬可波羅和忽必烈建議完後,又向亞歷山大大帝私信,告訴對方傳送符沒有問題,只是亞歷山大大帝也不會前來。

沒過多久,新朝王莽和晉武帝司馬炎前後來到了燧皇世界,先與燧皇見了面。

而在朱元璋等人那邊,女皇武則天和易安居士李清照趕巧,一前一後到來。

見到武則天,唐高祖李淵心情複雜。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