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改變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第184章:改變

第184章:改變

漢初,公元前200年,歷史聊天羣中漢高祖劉邦所屬世界。

在這個世界,漢高祖劉邦已經改變了原來的歷史軌跡。

重用韓信,加上從朱元璋那裡換來的槍炮,北擊匈奴,一舉大敗冒頓。

從此,匈奴不敢輕易犯境,大漢不必再和親。

因爲剛從櫟陽遷都長安,入主未央宮,漢高祖劉邦今日大宴羣臣。

文武齊聚一堂。

文臣,以蕭何和張良爲主,除此之外還有陳平,周昌,叔孫通,曹參等人。

武將,以韓信爲首,還有夏侯嬰,灌嬰,周勃,雍齒,盧綰,呂澤,樊噲,英布,彭越等人。

妃嬪,以皇后呂雉爲首,還有戚夫人,薄姬等人。

皇子,以太子劉盈爲首,然後還有長子劉肥,劉恆,劉友,劉如意等人。

未央宮,於秦章臺基礎上修建。由蕭何督建未央宮,在漢長安城的西南隅,爲長安城地勢最高之處,因在長樂宮之西,漢時稱西宮。惠帝即位後,開始成爲主要宮殿,爲西漢諸帝朝會之所。

漢高祖劉邦居高位,威坐在龍椅上,皇后呂雉坐在其旁。

妃嬪,皇子,文武分坐於大殿的兩旁。

未央宮落成,宏偉壯觀,文武齊聚,彰顯初漢之空前盛世。

皇后呂雉不時的不經意間的會看一看劉邦,如今五十出頭的劉邦,越活越年輕,看起來只有四十歲左右。

呂雉比劉邦小十五歲,現在兩人看起來更合適,更像一對夫妻。

漢高祖劉邦站起身,舉起酒樽,對衆人說道:“如今匈奴之患盡去,定都長安,天下安定,與民休息……大漢當萬世長存!……諸位,爲大漢而賀!”

言語間,無不透着漢高祖劉邦的強大自信和壯志雄心。

因爲有了歷史聊天羣作爲依仗,有了得到的十三個三年萬壽果,多了近四十年的壽命……漢高祖劉邦,對未來充滿期待,有時間和自信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在歷史聊天羣中,漢高祖劉邦一共得到十三個三年萬壽果,但沒有全部服用,只是服用五個三年萬壽果,其他的都存着。

服用太多萬壽果,會變得像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那樣會顯得太妖孽,會讓人恐懼,而且會弱了自己的威嚴。所以,漢高祖劉邦只服用了五個三年萬壽果,看起來四十左右就可以了,以後再慢慢服用。

“爲大漢賀!”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

衆人舉杯祝賀。

咳咳……張良忍不住咳嗽幾聲,因爲身體多病,不敢多喝酒。

快到五十的張良,已經有了退隱的心思,可是漢高祖劉邦不讓。

“果然……不一樣了。”

趁着舉杯的時候,張良看了一眼漢高祖劉邦。本來比張良年長几歲的劉邦,此刻看起來比張良年輕十幾二十歲,精氣神十足。

原本按照張良對劉邦的瞭解,天下安定後,劉邦會“清算許多功臣”,而且之前已經有跡象表明劉邦準備對韓信等諸王動手。

可是,不知怎麼的,劉邦居然不按常理出牌。就在去年,本來準備親征匈奴的劉邦,突然改變了想法,出人意料的重新重用韓信,而且不知道如何弄出來的槍炮……最終把冒頓給打懵了,取得大勝!

在張良看來:

劉邦越來越有精神,身體越發康健,彷彿年輕了十歲!

劉邦性情變了,變得大氣,有了胸懷,似乎能容下韓信等“功高蓋主”之人,而且還繼續重用……簡直難以相信!

劉邦不知從哪裡弄來新紙張,令張良震驚,而且十分重視。

劉邦不知從哪裡弄來了所謂的槍炮,威力駭人,令人恐懼。見識過槍炮威能者,無不如此,韓信等異姓王,也因此老實不少……

……

總之,在張良看來,漢高祖劉邦變化很大,不過,似乎都是朝着“好”的方向轉變。

令張良欣慰的同時,也感到畏懼。

與此同時,在場的韓信,彭越,英布等“功高蓋主”的異姓王,眼中少了許多“居功自傲”的神色,變得“恭順”了不少。

因爲,韓信,彭越等諸王,自從去年擊敗匈奴以來,就明顯的感覺到,以前那個害怕他們造反的劉邦,已經一去不復返。

而今的劉邦,是十分自信而強大的。不再把韓信等人看得太重,不再擔心這些人造反。

爲什麼?

因爲槍炮,壓倒性的武力存在!

因爲有萬壽果,能獲得更多的壽命,有時間跟韓信等諸王較量。

因爲有歷史聊天羣作爲依仗,不怕有人造反!

……

劉邦現在表現得越大度,越無所謂,就讓韓信等諸王越加畏懼和不安。

整個宴會的過程,顯得其樂融融,透着欣欣向榮之氣。

第二日。

漢高祖劉邦,將蕭何,張良,韓信三人找來。

蕭何是丞相,張良爲大司馬,韓信是大將軍。

此三人,大漢的三人傑!

不是在上朝的大殿,而是在漢高祖劉邦的書房內召見的三人。

書房內,除了許多放置的書簡外,還有不少空餘的地方。

在書房,最顯眼的是地球儀和一張由漢高祖劉邦親自繪製漢初時期的世界地圖。

地球儀,是在燧皇世界時羣主王宇送的,世界地圖是根據從羣主王宇那裡兌換而來的世界地圖而繪製的。

無論是地球儀,還是漢初世界地圖,都是第一次展示出來。蕭何,張良,韓信三人自然也是第一次見到。

“來,坐下說話。”

漢高祖劉邦看向蕭何,張良,韓信三人,和顏悅色道,然後補充一句:“不得抗旨!”

無奈,蕭何,張良,韓信三人只好席地而坐,坐在漢高祖劉邦的前方。而劉邦坐在上方,身前有一案几,上面放着一些竹簡和筆墨紙硯。

此時,蕭何,張良,韓信三人各有心思,想法不一。

蕭何在猜測漢高祖劉邦召見他們前來的目的。

而張良感覺身體越來越差,想着再次提出辭官歸隱,希望漢高祖劉邦能答應。

至於韓信,心裡更多的是不安。因爲大敗冒頓匈奴,聲望更加強大,不僅僅是功高蓋主的問題了。

只要韓信高呼一聲,會有不少人跟着他造反。

然而這些,現在的劉邦似乎不太在意,反而更加重用韓信,更加厚待。不僅恢復之前的封王,而且還擁有重兵。

劉邦看似很放心,但韓信心中確實忐忑。不過,要讓韓信主動放棄兵權,他有不願意。所以,現在的局面讓韓信猜不透劉邦的心思。

在外,已經有人對韓信說:劉邦故意讓他放鬆警惕,然後出其不意的雷霆一擊,建議他與其提心吊膽,還不如稱早反叛……

反叛?

韓信還從來沒認真想過,他只是捨不得兵權,捨不得虛榮……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