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官學,私學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第268章:官學,私學

第268章:官學,私學

華夏帝國二年,九月。

按照月份來說,比易安居士李清照世界晚差不多一個月。

此時此刻,王宇,張良,陳確,曾輝,吳三桂,西施等人正在蘇州無錫的東林書院。

東林書院,無論是在明朝還是在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

東林書院創建於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又名龜山書院,是華夏古代著名書院之一,是當時爲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後來被廢。

直到明朝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才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興修復並在此聚衆講學,他們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引起全國學者普遍響應,一時聲名大着。

明朝後期,東林書院已成爲江南地區人文薈萃之區和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

當然,也成了明末文官們用此結黨的橋樑。

在1625年9月6日,魏忠賢下令禁燬東林書院。

……

就在數日前的應天書院開院典禮上,有人提出恢復東林書院等前明書院的建議。

王宇當時沒有表態,在結束應天書院的開院典禮後,便帶着一些官員和文人名士們前來東林書院。

他們先是在東林書院轉了一圈,然後就在書院的廣場中擺上座椅,議事。

王宇一身皇帝休閒裝,坐在上當,注視着衆人,說道:

“見到東林書院,如今破敗不堪的樣子,着實令人惋惜。不可否認,像東林書院這些私學,在教書育人方面,有其正面的,有意義的一方面。

當然,作爲書院,就應以教書育人爲根本,而不能以此作爲爲官的資本,藉此拉幫結派,破壞天下安定!”

幾句話,就給東林書院這些私學訂了基調。

在坐的不少文官,文人名士,心裡一緊。

東林書院,在明末的聲望,可謂是好壞參半。

不可否認,有官吏利用了書院,使得書院不再是單純的教書育人了。

王宇又說道:“在明末時,天下書院上千家,其中大多是私學。多而雜,不急於管束。”

明末時,各種書院發展到一千兩百多所,其中有些是官辦書院,但私學佔大部分。

一些私立書院自由講學,抨擊時弊,成爲思想輿論和政治活動場所。其中最著名的當然要數明末時的東林書院。

雖然在明朝整個歷史階段,曾先後四次毀禁書院,然而書院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多次毀而不絕,在嚴酷的政治壓迫下,書院師生寧死不屈。

在東林書院有副很有名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在明朝的前期,書院是非常的慘淡的。一方面是由於這是漢人的王朝,使得很多原先引入山林的大家都紛紛出山,維持書院的這樣的一種形式就顯得人手不夠,另一方面,由於明朝前期大力的推行官學,使得每一州縣都有學堂,這也大大的限制了書院的發展,其實主要原因是朱元璋不看好書院,所以經常性的有打壓。

明朝中期,官學衰落,私學大量出現,可謂是各種書院層出不窮,是書院最鼎盛時期。

到了明朝後期,士風糜-爛,使得書院發展遇到阻礙。

糜-爛的原因主要在於與科舉的聯繫,因爲八股功名,本來引人入利祿之途,它使得學堂變爲科舉的附庸,鮮有獨立的精神,而且由於其充斥着腐敗,教育的目的便不容易達到。

另一方面由於官學過多,使得很多不夠爲人師者爲人師,在整個的教育系統中濫竽充數,降低了學生的水準。

然後到明末時又糜-爛了,不過這回糜爛的不是士階層,而是朝廷本身。

這時候的大明朝廷被魏忠賢等人把持,身負民族國家責任感的士子們,慢慢的形成一種類似組織黨派的形式,以使得在朝廷之上對抗閹黨。

那時候稱之爲東林黨,東林是什麼呢?一開始是一個書院的名字,即東林書院。不過後來這個名字已經被泛指了,就是說凡是屬於這個黨派的都可以稱之爲東林黨。

這時候的書院較之於宋朝又有了一個大的改變,即通過書院之間的聯繫,形成了類似黨派的組織,從而在朝廷上,能夠以士階層來對抗其他的黨派。

很顯然,魏忠賢等不可能坐視着這個黨派的龐大,所以用各種手段破壞,暗殺,彈劾……

總之,明朝的書院,經過後期到末期這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壓,使得書院的由高潮走到了低谷。

如今華夏帝國新建,到了第二年,天下徹底穩定下來,一些人就準備恢復書院的存在。

尤其是,最近幾個月,有皇后西施主持的教育司,在對華夏帝國官學進行整頓,讓那些想重開私學的人緊張起來。

對此,王宇一方面需要一些私立書院存在,同時也得防着將來一些官吏再利用書院結黨營私。

“華夏帝國,有官學,也允許私學存在。”

王宇對衆人說道:“不過,私學想要重新開辦,需要符合教育司對私學的新規定。新規定中,必要的教育資源,如書院的資金來源保障,師資如何,教材如何等等都有新的要求,不能將原本的書院都重開,裡面肯定有濫竽充數的。

同樣,目前全國各地開辦的官學,也要滿足新的規定。多餘的,達不到規定的,都不能重新開辦。

教書育人,這是根本,不能便宜,無論官學還是私學!”

聞言,衆人陷入沉思。有的人,則看向皇后西施。

因爲,教育司已經從禮部獨立出來,由她主持。

爲了輔助西施掌管好教育司,王宇安排了不少人才,除了男性官吏外,還有女性官吏。

比如:宋鈺瑛,徐文秀,唐柔柔這三位華夏帝國第一次科舉考試的女進士。還有第二次科舉考試的榜眼張佳玉。以及頗有才華的陳圓圓等人。

如此做,也是爲了讓西施儘快獲得更多的影響力值和文明指數點,從而完成她的生命任務。

……

在東林書院的議事,一柱香時間左右便結束。

隨後數日,王宇,西施等人在蘇州微服私訪,體察民情。

“咦?……這裡居然有香皂賣!”

在街市上,無意間王宇看見了有賣香皂的店鋪,很是好奇。

於是安排人查查究竟是誰做出來的。

遠在京城順天書院的穿越者周顯,還不知道,因爲香皂,他可能會暴露。

當然,這也許是周顯所期望的。

他或許,也想見一見同樣是穿越者的王宇。

兩人若是見面,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