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趕緊逃命吧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嗇夫記 > 嗇夫記 > 

第二章 趕緊逃命吧

第二章 趕緊逃命吧

大街上,一列身穿白色僧袍的光頭和尚成羣結隊的走來,人人口中念着佛號,最中間那人穿着緋紅色的錦襴袈裟,乘在一輛華蓋馬車上,路上的百姓都蜂擁到其座駕前,叩首膜拜,一時間跪倒了大片,紛紛口稱“求活菩薩保佑”。

而這僧人則面帶微笑,以手沾着身旁淨瓶中的水珠,緩緩的往百姓頭頂上彈,看上去像是某種莊重而神聖的儀式。

於樑面上露出冷笑,他前世什麼坑蒙拐騙的事沒見過,哪會相信這個和尚是什麼活佛轉世……彈個水珠在人頭上就敢稱作“點化”,敢在做得靠譜一點,下點本錢行麼?起碼搞些什麼“降妖除魔”“水中生蓮”的把戲不是?

當然,他還是將身形往牆角處縮了一縮,儘量顯得不那麼突兀,他沒有絲毫揭穿這人裝神弄鬼的面目的興趣,以眼前這些百姓的迷信狂熱程度,估計他話纔出口,便會被淹沒在吐沫星子的海洋中。

事實上,這羣和尚都是“彌勒教”的僧衆,這大唐朝官府並不禁止教徒佈道,所以各地寺院皆有信徒,這彌勒教便是一種獨特的宗教,在此地相當盛行。

於樑對於宗教並不排斥,但他絲毫不想與這彌勒教有任何瓜葛,從這些日子的觀察來看,這些彌勒教僧衆完全是旁門左道,說什麼“彌勒下生成佛”,一反佛教五戒戒殺的戒律……在他看來,這種極端教義恐怕沒那麼簡單。

以他前世官場閱歷,知道這官府不禁止佛教佈道,乃是因爲佛教勸人向善,提倡以忍來對待苦難,這符合官府統治的需要,讓百姓不容易走邪路造反而已,並不是什麼尊重宗教信仰。

而這“彌勒教”的教義則剛好相反,鼓動“殺一人者爲一住菩薩,殺十人者爲十住菩薩”……隨便從哪種角度來看,都是邪教的範疇。

只不過這彌勒教僞裝的相當不錯,仗着寺院財力雄厚,每到縣城逢場天便讓僧衆在城中發放米糧賙濟窮人,積累了不少人氣,不過得勢後,這些僧衆的尾巴便漏了出來,不但鮮衣怒馬的招搖過市,甚至公然在市場上聚衆傳教佈道,完全沒把本地官府禁令放在眼裡。

於樑目送這羣僧衆走遠後,這才繼續往前走,這豐順縣城有兩榜告示,一張貼在縣衙門口,一張貼在城門邊上,基本上每隔幾天就要更新一次,有些類似於官府的邸報,於樑爲了更快了解這個完全陌生的大唐朝,每次逛路時都會抽空過去看上一看。

算算時間,今日正是更新告示的日子,於樑便一路慢行到城門口,擡眼一看,又是心中一驚,往日一過正午便看不見蹤影的城門守衛今日居然來了兩班人馬,一行六人分成兩組,在左右城門處站得格外筆直,不但衣着正裝,手中的紅纓槍也是擦得蹭亮。

於樑對這官場行爲是行家,知道出現這種情況只有兩種解釋,一是縣令要對城門守衛進行例行檢查,二是這城中要來什麼大人物。

他仔細看了看街道,顯然被仔細打掃了一番,路邊雜物垃圾一概不見,甚至沿路民房的外面都煥然一新,頓時覺得第二種可能性要大得多。

一念至此,於樑心中好生奇怪,到底是什麼級別的官員到訪這豐順縣城,居然搞得這麼隆重……要知道,這古代官員出巡可不像後世那麼頻繁,因爲排場會大得多,人馬車轎那是一應俱全,行動一次需要民夫很多,完全是勞民傷財。

所以爲了讓民衆修生養息,這大唐朝除了督促農課和收繳稅賦,一般官府使節都不會下訪到“縣”這個級別來。

莫非城中要發生什麼事不成?於樑微微皺起了眉頭,正想走到城門口一探究竟,沒想到剛剛靠近城門邊上,那些守衛便舉着衝着他喝道,“縣令大人有令,今日任何人不能出城,趕緊回去。”,見他有些遲疑,甚至還紅纓槍尖對準了過來。

於樑頓時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趕緊抽身回退,這些城門守衛都是豐順縣城的本地子弟,一般來說對待居民態度都還不錯,此時居然緊張到那槍威脅人的地步,肯定有什麼大事!

心中一動,於樑也不敢在外邊晃悠,三步並作兩步的回到了豆腐作坊,進屋時剛好瞧見李老漢在收攤,看看天色,比平常要早了至少半個時辰,便與這東家打了個招呼,“李哥,今天生意不好麼,這麼早就不賣了?”

“唉,別提了,於老弟,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剛纔一隊衙役走過去,讓我們這些做買賣的都把鋪子關了。”,李老漢嘆了一口氣說道,他這做豆腐買賣的,少開半個時辰就店鋪,多少都少了些進項。

於樑聽到此話更是一驚,越發肯定了心中的猜測,這豐順縣城果然要來一位大人物,否則也用不着讓衙役清場子。

關好門面後,李老漢一家人便邀請於樑用膳,四個人圍坐在桌子邊上聊着家常,於樑心中還在想着城中的事,有一句沒一句的搭着話,那幼童李駒見他一副神不守舍的樣子,兩隻白胖的小手便在他額頭上重重彈了兩下,嬉笑着道,“師傅,我是小彌勒,看你傻兮兮的,點化你兩下,讓你聰明些。”

這小鬼頭,蹬鼻子上臉了麼?林克吃痛,正要與李駒笑罵幾句,猛然間心中卻是一動,斷喝道,“等下,你剛纔說,那些彌勒教又在城中傳教?”

他這陡然提起的聲音頓時讓一家人都看了過來,李駒被嚇得吐了吐舌頭,趕緊點頭道,“沒錯呢,有好多人都去了,求着那彌勒佛點化呢,他們給每一個信徒都發了符紙,說能保佑平安,我阿媽也拿了一張。”

“是呀,於小郎君,你也去求一張符唄,據說靈得很。”,李張氏笑着接過話頭,將求來的符紙拿出來亮了一下,於樑接過一看,眉頭卻是越陷越深。

“……怎麼了,於老弟?”,李老漢瞧他神色不對,詫異的問道,他雖然跟於樑接觸不久,但是知道對方很有才華,不僅會讀書識字,還幫着自己改良了這豆腐作坊的買賣方式,這些天多賺了不少銅錢。

於樑沒有立刻搭話,而是思付一陣後才壓低聲音說道,“李哥,有件事我也不好說,如果你相信我的話,便趕緊將這什麼符紙扔了,然後你們老兩口趕緊帶着駒兒去城外面躲一躲,最好三五天都不要回來。”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現在城門已經被封鎖,但你們是本地良民,開這豆腐作坊住了幾十年了,是城中熟臉,你就說駒兒有了疾病,縣城的大夫治不了,必須去州府求醫,求求情的話那些衛兵應該會讓你們出去。”

李老漢一家面面相覷,不知道他爲何會說出這話,於樑看他們無動於衷,急道,“李哥,你看我這人從來不說胡話,你仔細聽着,千萬別出聲……今晚城中,可能會有一場混亂,你們若留在此地,當心性命不保。”

“爲什麼?那於老弟你跟我們一起走!”,李老漢悚然一驚,訝了半響後回道。

於樑心中一暖,他跟這人萍水相逢,人家居然還惦記着他的安危,這份情誼可不淺,只不過他立刻搖頭道,“不行,我是城中的生面孔,跟你們一起走,城門衛兵一定不會讓咱們出城,那是拖累了你們。”

頓了頓,他乾脆把話說明白,“如果我沒猜測的話,今晚上,官府的人會組織官兵,藉着彌勒教衆在城中聚齊的便利,對他們來一場大清洗,到時候泥沙俱下,今日拿了彌勒教符紙的城中百姓,也絕對會被牽連。”

以他的官場經驗來看,剷除邪教的事,要麼不做,做的話必定斬草除根,那是寧可殺錯一千也絕對不會放過一個。

李老漢一家頓時倒吸一口冷氣,他們依舊不相信於樑的猜測,倒是幼子李駒對先生的話深信不疑,極力攛掇父母離開城池去外面,就當去玩玩也好。

於樑也加緊了勸說,小半個時辰後,終於將李老漢說動,一家人匆匆收拾了細軟,套上自家牛車,準備上路。

只是李老漢一家執意不肯讓於樑一個人留下,說有辦法也將他帶出城,於樑見他說得這麼有把握,便點頭同意了……畢竟他自己也不想在留在這危險之地。

一行人趕着牛車上路,此時天色已經擦黑,街道上一個行人都沒有,家家戶戶都大門緊閉,更讓人緊張而不安,李老漢將牛車趕的飛快,牛蹄子在路面上“嘚嘚”作響,空寂的夜色中聲音異常響亮。

“什麼人?站住!停下來!”,猛然間,前方不遠處傳來了一聲斷喝,緊接着一陣密集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被攔住了麼?藏在牛車底下的於樑眉頭一皺,心情頓時緊張起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