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未來帝師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嗇夫記 > 嗇夫記 > 

第六百一十五章 未來帝師

第六百一十五章 未來帝師

?看來自己有足夠的時間處理手頭的事了……於樑心中安穩了幾分,寧王判斷出錯,對他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

裝作不勝酒力辭別了齊雲等人後,於樑給尉遲子弟使了個眼色,讓他們上樓一敘。

半個時辰後,隨着客棧打烊,尉遲子弟悄悄的聚集在了他的房間裡,於樑簡單的將自己從齊雲處得到的情報說了一遍,尉遲子弟也是面露喜色……他們深入到膠東來,遠離自己的地盤,本來就是各種力量最薄弱的時候,能避開寧王的爪牙,再好不過。

“我會寫一封信,你們派出人悄悄返回京城,要親手交到裴度手上,讓他轉交給石虎。”

於樑鄭重的吩咐着,他要好好跟石虎“商量”一下這李隆基的事情……就算不能“退貨”,總得從其他方面討些便利。

尉遲子弟答應了,分撥出一人連夜出發,於樑目送對方離開後,讓剩下的弟兄好好休息,安心在膠東城待上幾天。

“對了,大哥,我們還注意到了一件事情。”

正當尉遲子弟準備告辭時,又突然頓足,向於樑稟報道,“你跟那些商賈交談時,其中有那麼一兩個老是跟你套近乎,有些奇怪呢。”

被他們一提醒,於樑回憶一下,發現的確有那麼一兩個人跟自己過分熱情了些,點頭道,“爲了保險起見,你們去摸摸他們的底細。”

小心駛得萬年船,他纔不想在兩個無名小卒手上翻船。

當晚,於樑和衣睡下,第二天天不亮時,尉遲子弟便來稟告,說觀察了那些商賈一晚上,並沒有什麼異狀。

於樑這才心中稍安,讓他們繼續留意外面的動向,自己則再次前去李隆基的府邸。

要跟小屁孩親近,最好的法子便是多跟其接觸,有了信任基礎,以後就好辦得多……於樑可沒指望對方跟自己無憑八故的投緣,那種王霸之氣納頭便拜的戲碼忒少見了。

接下來的幾天,他準時的去找李隆基,本次都耐着性子跟這小子親近一下,漸漸的,這孩子似乎也接受了於樑這個經常來“串門”的陌生人。

當然,於樑卻越來越失望……其實嚴格來說,這李隆基的行爲標準也不算熊孩子,不過當真資質平平,培養個十幾年或許略有小成,但估計這輩子都沒法達到寧王的水準。

能力還在其次,關鍵是這孩子身體情況的確差得驚人,短暫的接觸下來,於樑敏銳的發現,他的病,學名應該是……先天性心臟病!

這種在後世那麼發達的醫學條件下都無解的疾病,放在古代,估計除了等死,沒有其他的路可走,這孩子能活到七八歲,其實已經算是調理得當了。

好吧,這孩子死活跟於樑關係不大,雙方非親非故的,他犯不着憐惜什麼,只是於樑需要他作爲“旗幟”……起碼爲皇帝不幸駕崩,寧王繼位的話留一點翻盤的機會。

所以,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在連着幾天的鬱悶和不甘心之下,於樑左思右想,決定將籌碼壓在一個人身上!

孫思邈!……若天底下還有什麼人能延緩這李隆基的壽命,於樑相信,除了歷史上原本應該鼎鼎大名的藥王之外,更沒有其他人能做到。

或許,在自己的支持下,這位藥王能達到比歷史上更高的高度也說不定?

抱着一絲念想,於樑再次提筆,派出一個尉遲子弟秘密送信,讓大理寺暗中護送孫思邈趕來膠東爲這李隆基診斷。

安排已定後,於樑掐指一算,此時已經距離他離開南岱鄉十餘天之久,眼看就到了與尉遲威約定的日程……想必此時胡東山的商隊已經當真從長安城出發,開始沿着道路緩慢北上。

七天,最多再在外面耽擱七天的時間,於樑就必須回到老巢去……商道的第一筆買賣,他一定得親自參與,這並不是什麼彩頭形式,而是向世人“宣佈”,這是他的勢力範圍!

而第一次通商的順利進行,帶來的絕對不止是豐厚的利潤,還有其他士族的觀望,以及抵不住誘惑從而前來與自己媾和的中立派。

就像是匯聚溪流一樣,不斷的壯大才能彙集成江河……從而讓於樑有了與寧王分庭抗禮的資本。

就在覺得時間緊迫的時候,於樑的好運氣來了……他先前派遣的尉遲子弟居然在短短的幾天內,就從長安城回來!

要知道,這裡可是山東地面,離關中相隔幾百裡地,這哥們居然能跑一個來回……除了快馬加鞭日夜兼程以外,沒有其他的法子。

而且,對方還帶來了幾個很好的消息……楊立被彈劾入獄,萬源的家族也被押解到了京城!

如此一來,京城的鬥爭天平,已經穩穩當當的壓在了自己這一邊,哪怕寧王有通天的本事,也休想翻盤了。

這些鬥爭中,那蓋元禮秉持的中立態度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他這老狐狸不表態,光靠寧王留在京城中的那些雜魚,諸如趙樑棟之流,根本無法左右裴度的判決。

“……嘿,那老狐狸和寧王之間的關係,怕是也要鬧得不輕吧。”,於樑詭異的自言自語着,從尉遲子弟帶回來的情報中得出了一個對他非常有利的結論。

“所以說,大士族階層就是靠不住,幹什麼事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天王老子的面子都不好使,更不用說寧王。”

京城那邊的獲勝讓於樑這些天的鬱悶心情掃空了大半,連帶着對日後的時局變化都樂觀了幾分。

而更讓他高興的還在後面……他向石虎發去的要求,這位影衛頭子當真給予了讓步。

“大哥,這東西,是石虎專門交給你的。”

尉遲子弟從貼身衣物中取出一個小包裹,保衛得極爲小心,於樑笑了笑,打開一看,居然是一封黃絹和一塊玉質令牌。

黃絹是以皇帝的名義起草的,說是聖旨又有些過,更像是家書,上面大部分是勉勵膠東王李隆基的話語,直到最後才淡淡提到,讓於樑當這皇子的老師。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