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爲了“釣魚”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嗇夫記 > 嗇夫記 > 

第六百三十章 爲了“釣魚”

第六百三十章 爲了“釣魚”

?他身邊,跟着默不作聲的胡東山和候青萊二人,這兩人臉色古怪得緊,足足行了七八里地後,才終於鼓起勇氣,小心翼翼的問於樑道,“大人,莫非這次通商,除了直接和突厥部落交易,還有其他事麼?”

一個時辰前,當關隘大門緊閉的時候,於樑除了讓南岱鄉的精銳戰士替換掉這些商隊夥計外,還將大量的兵器,什麼刀槍和弓箭之類的,一併塞入到貨車中去,反正都是用油布蓋着,從外表上看,沒有任何端倪。

只是稍微長點腦子的人都知道,正常買賣,哪裡用得着這些玩意不是?聯想到於樑帶上這麼多的好手,答案簡直呼之欲出……這次去突厥商貿,一定會相當多的“血光之災”。

交火什麼的,胡東山等人不是沒見過,他們出使西域這麼多次,跟馬賊打交道的次數也不少了,膽量早就鍛鍊了出來,但那些都是小打小鬧,而且商隊從來都是被動防禦,從來不會像於樑這邊,帶齊了裝備,簡直像是要主動去挑釁一樣。

商賈求財,沒有必要的衝突,能免則免不是?

“當然有,否則我何必親自帶你們走這第一趟,要柳青青代勞不就行了?”

於樑大方的點點頭,承認了下來,反正此時新隊伍已經上路,米已成炊,這些商賈們就算後悔也來不及了。

胡東山臉色有些變了,欲言又止,於樑瞧得真切,笑道,“不過你們也不用緊張,不會讓你們以身犯險的。”

這條商道要發展起來,其實少見刀光爲妙,和氣生財嘛,於樑並不想一直將自己的私人恩怨帶入進去。

他這麼一解釋,胡東山和候青萊終於安心了些,也不問於樑具體的細節,自覺的幫着他去安穩隊伍中其他人的心思。

這隻商隊保持着不徐不慢的速度,一路上走官道,四平八穩,沿途那些不開眼的宵小早就被尉遲威提前清理了乾淨,就算偶爾有幾隻漏網之魚,看到如此龐大的隊伍,也知道沒有討便宜的本事,自覺的躲閃到了一邊去。

如此波瀾不驚的走了兩天時間,他們終於離開了幽州邊境,進入了代州的範圍,整個隊伍的精氣神也悄悄發生了變化。

尉遲子弟混雜在商隊中帶領着南岱鄉的弟兄,內緊外鬆,暗中做好了各種佈置,這些小細節雖然隱蔽,但還是沒有瞞過商賈頭頭們的眼睛,胡東山等人心中不斷猜測着,於樑要幹什麼。

事實上,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進入代州邊境後,他們立刻受到了格外的關注……不要說沿途縣城,就算是一些鄉野村落,都像是看到新大陸一樣盯着他們。

這種完全被人監視的感覺異常尷尬,不過於樑卻鎮定自若,甚至還喜聞樂見一般。

“……那代州刺史武亮還真不長記性。”,騎在高頭大馬上,於樑遠遠的看見商隊後面跟着的那些看似本地村民,行蹤卻像是探子的人,不屑的撇撇嘴。

連他這種業餘水平的人都發現了對方的盯梢,尉遲子弟自然更早的察覺,並且連人數什麼的都摸清楚了。

“大哥,要不要將這討厭的尾巴割了?”,尉遲子弟悄悄湊上前來問着,身後那些人都喬裝成村民,沒有騎馬,只要一個冷不丁快馬衝過去,保準一個人都跑不掉,再不濟,等到天黑後,也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除掉對方。

“不用,讓他們跟着。”,於樑卻微笑着,用力搖頭,此時他的行頭已經跟上次喬裝來代州完全不同,只要不近距離觀察,根本瞧不出任何破綻。

“我們這麼大張旗鼓,他們要是沒有任何興趣那纔是怪事……去,將胡東山商號的名頭豎起來。”,於樑指了指商隊的標號,尉遲子弟得令,在原本就異常顯眼的車隊標示上,又立起一面旗幟。

於樑狠辣的笑笑,他上次假借胡東山的名頭,將那代州刺史武亮騙得吃了一個大虧,這次胡東山正主兒來了,以那蠢貨的智商,沒有理由不跑過來對峙。

然後於樑再刻意激化一下矛盾,新仇舊恨之下,這廝肯定震怒,少不得找各種理由將商隊扣押在邊關處,而那時候,就是於樑收拾此人的最佳時機。

因爲,這次商隊的出行,可是皇帝親自報批的,只是被於樑故意壓下了消息,秘而不發,就是爲了用來坑某些人。

可以想象,一旦這廝扣押商隊,就相當於忤逆了皇帝的意思,而又沒有從商隊這邊找到任何把柄的話,這罪名可就大了……平日裡或許還可以斡旋,但在這外官述職,職位變動最激烈的時候,出現這麼一檔子事,就算寧王監國也保不住他!

商隊繼續走着,於樑刻意放緩了速度,一天行不過四十里地,照這種速度走下去,要比往返突厥預想的時間晚十天以上……對於商賈而言,時間可是非常寶貴的。

胡東山是商隊的頭兒,又是這次商隊的組織者,自然被衆人推舉出來向於樑討要說法,這位西北大商賈被同僚趕鴨子上架,迫不得已後,終於在一次歇腳時,慢慢吞吞的湊到了於樑身邊。

“坐,等你很久了。”

於樑並不意外他的到來,事實上,商隊這些天瀰漫着什麼樣的情緒,他就在隊伍中,又怎麼會沒有察覺。

“……那個,大人,恕老夫冒昧,爲何我們要走得這麼慢?”

胡東山輕輕鬆了一口氣,見於樑沒有生氣的意思,趕緊問道。

於樑曬然笑笑,撥弄了一下面前的篝火堆,平靜的點頭道,“爲了釣魚……一條大魚。”

胡東山是自己的老熟人,他沒有必要隱瞞着對方,壓低聲音道,“其實依照地理來看,代州比幽州要平坦一些,更適合商隊行走,而且雁門郡也是邊塞一處重鎮,可以作爲商隊在離開邊境前的重要落腳點。

“所以最佳路線便是,從長安城出發,經過河內郡,然後在代州境內官道行走,最後再轉道幽州,從我南岱鄉的口子離開……這條路是最省事省力的路線。”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