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叛徒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嗇夫記 > 嗇夫記 > 

第七百零四章 叛徒

第七百零四章 叛徒

等待的時間並不漫長,僅僅七天後,南岱鄉那邊便有了迴音……一封簽署了小皇子手諭的公文,被送到了長安城來。

於樑滿意極了,他知道要促成此事,尉遲威是肯定認可了的,否則回信的速度沒有這麼快……他到了長安城後,這位尉遲將軍像是專門躲着自己一樣,並沒有前來見面,而是向皇帝彙報了關於破軍營成立的事宜後,便徑直回到了南岱鄉去。

這態度看上去有些冷淡,但於樑卻理解了這位老將的深意,對方在刻意保持距離,並不是說與他身份,而是重新擔任了軍職後,便要按照皇帝的意思,既要扶持自己,也要制約自己,所以才採取這種態度。

對於於樑而言,這不失爲一件好事,由尉遲威帶領着南岱鄉的隊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對於他和皇帝而言,都可以接受……就算於樑想將軍權要過來,他也找不到合適託付的人,況且行軍打仗這種事,他本人是個絕對的外行,只能交給專家來負責。

就讓這封公文,徹底將眼前這因爲述職而僵持不下的局勢打破好了!

於樑深吸一口氣,下定了決心,而湊巧的是,宮中那位主兒,跟他的想法居然不謀而合……

小皇子李隆基的公文被送到宮中後,消息並沒有在城中傳開,畢竟這涉及國家決策的事件,於樑想要炒作,也犯不上利用民意,但世上可沒有不透風的牆,整個長安城的上層士族,幾乎都在第一時間收到的風聲。

開發遼東的荒地?……這概念怕是在很多官員的腦海裡,印象約等於零,那塊土地,離大唐實在是太遙遠了。

當然,這封來自南岱鄉的公文從程序上來說,非常的違和,不管是小皇子的名義,亦或者區區一個鄉都敢稟告這種大事。

但朝中大臣紛紛忽略了這個不合理的地方,因爲每個人都知道,南岱鄉的主導者,是於樑,雖然身份不咋地,但卻是能撬動大唐權利架構的爲數不多幾人之一……那麼這份公文,就顯得有意思了。

三天後,皇帝下旨,要羣臣再次討論突厥人提出的共同開發遼東邊境的提議,而這一次不同的是,皇帝本人或許會親自參與!

此消息一出,整個朝臣圈子都有些炸鍋,這還是皇帝將監國的權利下放後,第一次在朝堂上露面,是不是代表着,這位天底下最有權力的人,打算重新主導政局了?

每個人都在猜測接下來這次早朝會是什麼局面,可以想象,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一場“腥風血雨”。

而作爲主角之一的於樑,心中卻異常輕鬆……在大理寺的後院涼亭中,他甚至翹着二郎腿,還有精神悠閒的喝茶。

於樑對面,裴度面容擔憂的看着他,兩人對面而坐,若不是天色已經深夜的話,實在是品茗的好機會。

“明天的早朝,你準備得如何?”,裴度有些好奇的問道,他心中着實沒底,關於和突厥人合作的公文呈送上去直到現在,已經有幾天的時間,就算當時寧王有些猝不及防,此時也應該找到了如何應答的手段。

而這些天,於樑卻像是沒事人一樣,雖然不是閉門謝客,但也沒有主動去聯繫自己派系的弟兄,將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一個叫做於安的家臣身上。

這於安的來歷,裴度知道的七七八八,他不認爲一個亡國的年輕人值得於樑如此關注,而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差不多了吧。”,於樑揮揮手,懶洋洋的回道,“最重要的是隨機應變,不是麼?”

裴度頓時有些無語,雖然不懷疑於樑的智慧,但這種應對手段,真不草率麼?

一天前,皇帝從宮中傳來旨意,要於樑明日也上朝議政,這是於樑第三次站在朝堂上,而前兩次,都給大唐的政局帶來了莫大的變化。

最重要的是,寧王就是在朝堂上,被於樑狠狠的羞辱了很多次,以對方有仇必報的個性,肯定哪裡跌倒了就在哪裡爬起來,明日的早朝,註定異常難熬。

正想勸於樑再上點心的時候,耳邊卻突然傳來了一聲輕笑。

“你在笑什麼?”,裴度好奇的問道,他瞧見於樑臉上浮現出了古怪的神色。

“笑寧王。”,於樑摸摸鼻子,淡淡道,“還有追隨他的那些人。”,裴度有些莫名其妙的搖搖頭,顯然不知道他的思維發散到了什麼程度。

“你一直想下的判決,明日就可以順勢實施了。”,於樑深吸一口氣,意味深長道,“什麼楊立,武亮,還有萬源等人,一齊搞定。”

裴度頓時倒吸一口冷氣,失聲道,“這,可能麼?明日陛下不是要談與突厥人合作開發土地的事,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於樑曬然笑笑,並沒有回答,湊巧的是,院子外面,走來了一個人,身材矮小,猶如鬼魅。 ,

“事情辦妥了?”,於樑看着對方,笑着問道,能不聲不息的出現在這地方的,除了辰七外,其他人都沒這個本事。

“嗯,幫你把話帶到了。”,辰七面無表情的點點頭,隨手掏出一張紙條道,“這是他的回答。”

於樑隨手攤開紙條看了看,嘴角頓時浮現出笑意,瞧見裴度一副好奇的樣子,又順手遞了過去,笑道,“是蓋元禮的回信。”

裴度頓時眼前一亮,這小細節讓他知道於樑這些天沒有閒着,而是在暗中謀劃,這便已經足夠……當然,若紙條上的內容,他能看得明白,那就更好了。

“地主?”

一張不打算的紙條上就寫着這兩個字,從筆跡來看,像是蓋元禮親手書寫,意義非凡,只是這其中的意思,怕是很難有人能看明白。

“這老狐狸是打算暗中捅寧王一刀了。”,於樑揚了揚紙條,曬然道,“他將寧王的底牌告訴了咱們……寧王準備在遼東那塊土地的歸屬權上做文章,你是個大才子,想想有沒有什麼古籍中,提到那塊地皮跟大唐的關聯?”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