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送親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嗇夫記 > 嗇夫記 > 

第七百一十九章 送親

第七百一十九章 送親

於樑悄悄退了出去,他心中有些沉重,這當然不僅僅是對皇帝身體的擔心,而是敏銳的意識到,隨着皇帝皇帝健康的惡化,他對朝局的掌控其實遠不如自己預料的那麼穩。

最直觀的例子,便是他將閒散多年的齊王召回京城坐鎮,擺明了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或許連三年時間都難……”,於樑摸着下巴,喃喃自語着,他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路非常重要,直接決定了很多格局的走向。

五天後,送親的隊伍便從長安城出發……怕是平民家的女兒出嫁都沒有如此快過。

隊伍的規格也異常寒酸,若不是於樑在隊伍中杵着,壓根讓人聯想不起來花轎中的人,居然是一位公主。

好吧,雖然於樑跟馥公主不對路,但他的確沒有刻意去整治這落難的姑娘……事實上,這麼快便要啓程,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因爲,出發的時間,是齊王定下的。

這位王爺代替了寧王的位置……監國!

這消息正式的發佈,是在於樑接受了送親任務後,所以他很快的聯想到了很多事情。

比如,這次齊王監國,時間一定不會太短……或許,會持續三年都說不定!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自從窺見皇帝的身體健康越發糟糕後,於樑已經猜出,齊王監國,實際上就是皇帝留下對付寧王的一招殺手鐗,此時只是提前用出來了而已。

“嗚嗚嗚……”,正當於樑騎在馬背上,心不在焉的走神時,耳邊突然傳來了哭泣聲,他厭惡的回身望了一眼,瞧見聲音來自於送親的花轎中。

這不是上路後馥公主第一次哭泣了,起初於樑還有心思讓侍從勸慰她幾句,只不過瞧見沒有效果之後,只能作罷。

而這姑娘讓人生厭的個性又磨平了於樑僅剩下的那點同情心,他現在恨不得將隊伍趕得飛起,一天內就將人送到突厥去,然後拍拍屁股走人完事。

實際上,他也是這麼做的,一天前便讓隨隊而行的馬麟道等人快馬加鞭,先深入突厥境內去通知阿史那婁龍,讓對方提前有所準備。

七天後,阿史那婁龍派了使節,匯合着馬麟道等人一起前來見於樑,約定他在南岱鄉外圍見面。

於樑隱隱覺得奇怪,講道理說,這迎親的禮數,大唐這邊雖然匆忙和寒酸,不過步驟是沒有半點問題的,突厥人是不大講究這些繁文縟節,可也不至於將會面的地點選在荒郊野外不是?

等突厥使節走後,他便立刻將馬麟道等人召集起來,沉聲問道,“你們見着阿史那婁龍了?”

“沒人,是他的貼身侍從見的我們。”,馬麟道等人立刻搖頭,將去突厥的情況說了一遍。

於樑眉頭皺得更深,雖然馬麟道等人身份地位不咋地,但也是自己的嫡系,阿史那婁龍就算要拿捏態度,也不會隨便讓一個侍從便招待了這些人。

他的行爲,很反常呢……

於樑摸着下巴,想了半響後,終於沉着臉道,“走吧,先上路再說。”

兩天後,隊伍來到了南岱鄉地盤,這也是他們在大唐本土的最後一站。

重新踏上這塊地盤,於樑還來不及安頓送親隊伍,那尉遲威便帶着幾個本家子弟,找了過來。

這還是尉遲威恢復身份後,兩人第一次見面,以前尉遲威刻意避嫌,此時卻主動來見,於樑心中頓時一動,瞬間聯想到了前幾天阿史那婁龍的反常舉動。

莫非,這兩件事有關聯?

尉遲威進了屋子,掃視一眼便頷首道,“於兄弟,別來無恙。”

“……好吧,咱們雖然要避嫌,但那是於公,私下裡沒必要這麼拘謹吧。”

於樑儘可能的拿出若無其事的態度,笑臉調侃道。

“……於兄弟,以前我尉遲威無官一身輕,百姓一個,自然隨心所欲,此時被陛下委以重任,又要扶持族中弟子,很多事,身不由己,還請於兄弟不要見怪。”

這尉遲威也不笨,察覺到了於樑話中的深意,猶豫一下,低聲道,“也不怕實話告訴你,陛下的確有要我監視你,一旦你有倒向突厥的跡象,立刻要除掉你。”

於樑不禁苦笑,雖然知道這是每個上位者都會採取的防備手段之一,但親耳聽到,還是有那麼一絲不舒服……當然,他絕對沒有半分責怪尉遲威的意思,畢竟以這位老將的立場,肯說實話,已經難能可貴。

“我知道陛下的意思,事實上,他若不這麼做,也不會給我這麼多的權利,還有接下來的三年時間。”

於樑聳聳肩道,“有失必有得,我一向喜歡這句話。”

“……於兄弟看得開就好。”,尉遲威重重點頭,突然臉色一凜道,“不過,三年時間……怕是困難了。”

“此話怎講。”,於樑眉毛一揚,立刻反問道。

“縱然陛下會穩住朝局,給咱們三年培養膠東王,不過,萬一大唐周邊的局勢發生變化了呢……”

尉遲威目光中閃過莫名的利芒,沉聲道,“我觀察到突厥人那邊,有一些不尋常的動作。”

於樑頓時來了精神,這問題他思索了好幾天,正好從尉遲威這裡來尋求答案。

“阿史那婁龍接管了突厥王騎的指揮權後,派出小分隊在兩國沿線周邊巡邏,清除隱患。”,說到這位未來的突厥王,尉遲威眼神閃過一絲欣賞,“他很聰明,我聽到一些突厥人說,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子,獎勵勤勞勇敢的族人,懲罰懶惰的族人,讓族人廣泛的養殖牛羊,同時拿出自己部族的物資去賙濟在寒冬中遇到困難的同胞部族。”

恩威並施,御下之道,於樑聽得連連點頭,心道這小子成長的真快……儘管用的手法稍顯稚嫩,但卻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對於這種人而言,只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日後一定會成爲難纏的對手……於樑摸摸鼻子,不由得再鄙視寧王一把,或許那廝論起資質,並不弱於阿史那婁龍,但爲人剛愎自用,又偏執,只會將大唐這艘巨輪帶到溝裡去。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