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

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

李唐、武週年間,揚州是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交通極其發達。

崔耕等人上船之後,從木蘭溪碼頭順流而下出海,先沿海岸北上,再從東海入長江,西行一段即可直達揚州城外。

總地來說,沒有鞍馬勞頓,這一路旅途還是比較舒服的。

在船上閒來無事,大家嘮起了揚州城。

陳三和拂塵輕擺,吐沫星子亂飛,道:“揚州城可不得了,揚一益二你們聽過沒有?說的就是,除了東西兩京(長安和洛陽)之外,最繁華的地方是兩個,首爲揚州,次爲益州。那地方,簡直是隨便抓起把土,裡面都有金屑子……”

“你就別在俺們跟前兒吹牛逼了,行不?”封常清翻了個白眼,噴了陳三和一臉吐沫星子,道:“老神棍,你是覺得俺們沒讀過書還是怎麼的?揚州富庶是不假,說得是這城中商賈衆多工坊衆多,不是說土裡有金子,那地方沒金礦。”

陳三和砸吧了一下嘴,道:“嗨!我就說那麼個意思!雖然沒有金子,揚州有鑄錢爐啊。咱們大周的九十九個鑄錢爐,揚州就佔十個,這簡直比金礦還金礦!另外,還有什麼瓷器工坊、絲綢工坊、漆器工坊,鹽商、茶商、藥商、珠寶商……說是富得流油都委屈它了,得說富得流金子。”

陳三和顯擺完,一旁的宋根海也不甘寂寞了,開始賣弄起自己剛打聽來不久的消息,道:“我還聽人說啊,揚州不如東西二京,那都是老黃曆了。現如今啊,論起富庶繁華來,揚州當屬天下第一。別說當官的了,就是衙門裡隨便一個小吏,都比咱們嶺南道一個縣太爺的進項多!”

姚度也湊熱鬧道:“不光富庶呢,那裡還美女如雲啊。這揚州青~樓可是大大的有名……嘿嘿嘿。”

反正沒帶家眷,幾個大老爺們心照不宣,一齊發出了猥瑣的笑聲。

就是崔耕自己,對揚州也充滿了神往。就連那場“荒唐大夢”中,都充滿了揚州的各種傳說。

什麼徐凝的“天下三分明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什麼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什麼殷芸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真是隨便一念,都令人期待地很哩。

不過,神往歸神往,他還是不忘叮囑手下這幾人,道:“大家都警醒着點兒,麗競門監察江南的總部也設在揚州。你們若是貪財、貪色,被人抓住了小辮子,本官可救不了你們。”

“我等曉得的。”

“大人放心,我們絕不給丟人栽面兒!”

“跟在大人身邊這麼久了,這點輕重我們還能分不清?”

一衆屬下,紛紛應和。

這時,宋根海湊到了崔耕的旁邊,嬉皮笑臉道:“大人,這馬上就要到揚州了,咱們是不是……下來走一段?”

“走一段?什麼意思?”

“就是說,假如咱們直接在揚州城外下船,肯定被麗競門盯得死死的,那得多不自在啊。不如趁着您還沒正式上任,先遊玩一番。”

聽出來了,原來是想趁着上任之前,浪上一浪啊~

崔耕面色微微一沉,斥道:“遊玩個蛋啊?本官這麼着急來揚州上任,爲的就是打亂麗競門的部署。這一遊玩,那不等於白忙活了嗎?”

不過在偷奸耍滑磨洋工方面,宋根海還是有點天賦和急智的。

他眼珠一轉,賤兮兮道:“不白忙活,這叫微服私訪。咱們人生地不熟,您正式上任之後,恐怕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是有心人安排的。也只有趁着當下,誰也不知您進了揚州城的情況下,才能看到點真東西,這個機會可千萬不能錯過。”

“這樣啊……倒是有點道理。”崔耕被宋根海說服了。

接下來,就做了相應的一番安排。

因爲封常清和周興,一個是高如鐵塔,一個是面如惡鬼,外形容貌都太扎眼,怕是一進城就被麗競門有所察覺,於是讓他倆就留在船上,準備和接待崔耕上任的官員會面。

崔耕自己則和宋根海、姚度以及陳三和提前下船,從陸路趕往揚州。

不過等他們三人騎上快馬,出了碼頭不到十里遠,就傻眼了。

望着眼前,宋根海忍不住驚呼道:“咱們不會是走錯路了吧?這……這裡是揚州境內?”

陳三和也是眉頭緊皺,不可置信道:“不應該啊……揚州不是挺富庶的嗎?怎麼這裡連咱們清源都不如啊?”

原來,三人入目所及之處,稻田乾枯,莊稼枯黃,百姓們面有菜色,瘦骨嶙峋。

甚至有一隊隊叫花子,三五人一羣,十幾個一夥,扶老攜幼,從他們身邊走過。這尼瑪怎麼看怎麼像是饑荒重災區啊!

天下第一繁華州府就這德行?

那大周其他州府,不得成了阿鼻地獄啊?

但就算揚州受了天災,也不能這麼慘啊!因爲此地交通極其發達,沒有糧食,買不就行了嗎?

不說近處,就算從泉州運糧,滿打滿算,不到兩個月也就該運到了。

崔耕大惑不解,讓陳三和找了個乞丐一打聽才知道,這裡邊不僅有天災還有人禍。

今年是整個淮南道受了旱災,尤其是以揚州附近最爲嚴重。

沒錯,古代的水利工程實在搞的不好,在江河縱橫的淮南道,竟然出現一場罕見的大旱災!

本來揚州富庶,即便朝廷不救濟,單靠民間自己的力量也能扛過去。

然而好死不死的是,在一個月以前,武則天心血來潮,下了一道聖旨:天下禁屠。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朕信了佛了,明白殺生是不好的。所以,從今天開始,天下百姓就不準宰殺牲畜、捕獵魚蝦了。

頓時,大周所有的屠夫盡皆失業。

天下其他地方還好,大不了屠夫改行,百姓少吃幾頓肉唄。

但揚州附近不同,這裡江河湖泊衆多,百姓們的飲食習慣是一半吃糧食,一半是吃魚蝦。

現在皇帝的聖旨來了,大家就只能吃糧食了。

但問題是今年大旱啊,糧食本來就貴,這驟然出現了一半的缺口,那還了得?

一時間,揚州附近糧食的價格就打着跟頭,噌噌噌地往上翻。

……

崔耕聽完後一陣膩歪鬧心,媽的,好背啊!老子怎麼那麼衰?怎麼我新官上任,就趕上了這麼檔子事兒?

而且,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還完全無解!

揚州既有錢交通又發達,之所以出現糧價如此離譜的現象,是因爲短時間內糧食的缺口太大。

這遠不是自己抖抖什麼機靈就能夠解決的。

貌似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開放禁令,准許民間吃魚蝦。但是,這可能嗎?

上書武則天,讓她收回成命?

一代女皇,武則天大大當然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她老人家回覆的聖旨,崔耕都能幫她想好了:天下禁屠,我佛歡喜,自然有甘霖降下,何必去本逐末?

還是說,自己不顧個人安危,公然違抗陛下旨意,強行下一道公文,准許百姓吃魚蝦?

先不說他崔二郎有沒有這個膽子,恐怕公文剛剛寫好,麗競門的人就來鎖拿自己了。

這可咋辦?

崔耕心中鬱悶不已,接下來,他也就沒有心情再查看什麼揚州風土人情了。

與宋根海、陳三和等人一路疾行,第二天一早,到了揚州城外。

到了此地,他的心情總算是好受了些。

雖然還沒到城內,但這裡工坊鉅富甚多,論繁華比起一般通都大邑都不遑多讓。百姓們特別有錢,還可忍受目前高企的糧價,面色紅潤並無餒色。

再往前走,一條護城河橫亙在眼前,寬達三四十丈,碧水汪汪,楊柳依依,睡蓮滴翠,水草萋萋,甚是喜人。

崔耕記得荒唐大夢中有詩明證“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儘管這條護城河還沒經過整飭,但已經有了後世“瘦西湖”的三分風采。

此時城門剛剛開,百姓們魚貫入城。

所有百姓都要經過衛士的檢驗,一方面是看有沒有什麼違禁品,另一方面是監察有沒有行跡可疑之人。

衛士稍一懷疑,就可以要求行人出示“公驗”也就是類似身份證、護照之類的東西。

比如崔耕,真被士兵查着了,就得把他那個鑲金嵌玉的告身拿出來。這樣的話,他微服私訪的計劃就算完全失敗。

若是宋根海和姚度呢,就得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過所”到了明清時期,此物又被稱爲路引。

崔耕等人下了馬,前面是一輛柴車。

趕車之人看年紀不到二十歲,面白無鬚,肌膚水嫩,雙目明亮,除了略嫌陰柔以外,算是個標準的美男子。

崔耕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很是奇怪這等人物,怎麼會是一個樵夫。說他是喬裝打扮的吧,仔細觀瞧可以發現,這人手心中還真有不少繭子。

難道是人家基因好,風吹日曬都對皮膚毫無影響?

那人也注意到崔耕在注視着自己,微微一抱拳,道:“這位小哥,可是找我有事兒?”

“呃……沒事兒,沒事兒!”崔耕也覺得自己這樣盯着人家看也有些不禮貌,隨口應道:“我就是覺得你這車乾柴挺好的,得賣多少錢啊?”

那人隨口應道:“十貫錢。”

“啥?”崔耕忍不住驚呼出聲,這價格也太離譜了。

那年輕人趕緊糾正道:“說錯了,是十文錢……啊,不,是一百錢!”

“一百文錢啊,這還差不多……誒,到了!”

此時已經到了城門口,守門的兵丁開始盤查那個年輕人。

“這柴車裡面可有違禁之物?”一個衛士打了個哈欠,例行公事般的問了一句。

“沒有,小的不敢。”

“行了,過去吧。”

然後就輪到崔耕等人了,他們的行李非常簡單不用檢查,衛兵也沒要求出示“公驗”。

然而,正在這時候

瞄~~

汪汪~~

有四五隻瘦骨嶙峋地貓狗,從城門洞裡突然衝出,向着那柴車撲去,瘋狂連吠,又抓有撓,狀似瘋狂。

“這裡面有違禁品!”那衛士稍微一猶豫就恍然大悟,激動地大聲呼喝,聲音都變了。

別看城門處只有有四個衛士在查抄行人,但在不遠處坊角的武侯鋪內,可是按照朝廷律例,駐紮着一百衛士,專門負責保護城門。

聽到他這一聲喊,馬上就有四五十衛士,迅速衝出武侯鋪,各持兵刃將那年輕人圍在當中。

此時此刻,他們的眼珠子都綠了,用力嚥着唾沫,紛紛嚷嚷道:“違禁品,違禁品在哪呢?太好了!這段日子嘴裡淡出個鳥來,可等着一回了。”

“應該在這柴車裡面。”

頓時,衆兵丁七手八腳,把柴車上面的乾柴卸下去,裡面露出了幾尾鮮魚。

“哈哈!”領頭的軍官發出了一陣歡笑,指着那年輕人道:“小子,這鮮魚是怎麼回事?你知不知道,陛下剛頒了天下禁屠令,你這是公然忤逆聖意,悖逆大周律啊!”

“呃……”那年輕人面色慘淡,忽地急道:“禁屠令,意爲禁止屠殺之令。但我沒殺生,真的沒殺生啊!對了,這魚是被狗咬死的,我撿回來的!這哪裡算是殺生了?我可沒違背大周律,更沒違抗聖意!”

唔?

崔耕看着這年輕人,暗讚一聲,這小子倒是有幾分急智啊!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