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天意報應案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213章 天意報應案

第213章 天意報應案

在孟神爽看來,崔二郎不過區區六品江都縣令,抹黑削弱對方的聲望有毛用?起得也不過是隔靴撓癢的效果,簡直是多此一舉。

不過中年男子的一番陳述,卻提醒了他:萬一這次藉着悖逆禁屠令的由頭,沒將崔耕一棒子打死呢?那麼麗競門和崔耕鬥爭就得長期持續化了。

到了那時候,一個人的聲望就體現出作用來了。

如果崔耕在揚州地界兒聲名狼藉,那江都縣的官員佐吏還能聽他的使喚?還有江都縣轄內的豪紳士族還會聽命於他這個江都縣令的差遣?一旦所有人都對他離心離德,衆叛親離,僅靠他崔某人從嶺南道帶來的幾個鐵桿手下,又能頂個屁用?

至於爲何要把崔耕在江四孃家酒後說得那番大話,一定要傳遍淮南道,鬧得整個淮南諸州各縣都知道,而不是僅僅侷限在江都縣境內,中年男人的理由更是歹毒,防得就是萬一天子仁德,將崔耕貶官至其他州縣任用,提前將他的後路堵死,讓他永無翻盤的機會!

……

“不錯不錯,理明啊,讓你窩在江都縣衙裡當個小小的捕班班頭,委實是屈才了。”孟神爽連連頷首稱讚道。

沒錯,前來通風報信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江都縣衙的捕班班頭宋理明。

宋理明表面上是江都縣衙的班頭,暗中卻一直都是麗競門的外圍成員。若非這次機緣,以他在麗競門的地位,恐怕連單獨面見孟神爽的機會都沒有。

宋理明聽着孟神爽的誇讚,連稱不敢不屈才。

孟神爽笑了笑,又輕拍了幾下他的肩膀,道:“那好,將他那番大話散佈出去,廣傳嶺南道諸州各縣之事,就統統交給你去辦了。辦好了,本總管重重有賞。就是到如意樓來住幾日,都不是沒有可能的嘛。”

“謝大總管!”

如意樓是什麼地方?

那可是麗競門收羅天下美酒美食和美女的銷~魂窟,雖不敢稱天下之最,但冠絕嶺南道,絕非妄言!

往常能來往如意樓的,最低也是可七品官,哪裡是他宋理明一介胥吏捕頭所能奢望的?

一時間,宋理明感覺骨頭都輕了幾分,出了如意樓,開始風風火火地開始操辦此事。

至於他在江都縣衙的本職工作,則完全拋之於腦後。

……

……

身爲一縣捕頭的宋理明幾天沒露面,自然引起了崔耕的注意,於是將縣尉雍光找來問話。

雍光貌似對宋理明突然不來衙門值勤一點都不意味,撇了撇嘴道:“大人您就別管他了,這王八蛋原來只是咱們縣衙的一個小捕快,後來靠上了麗競門,才當上捕快班頭的。往日裡,這廝可沒少替麗競門在暗中辦虧心事。這幾天,指不定又在幫麗競門幹什麼髒活呢。”

宋理明是麗競門的人?

崔耕眉頭微皺,道:“本官原以爲宋理明是怕了麗競門的勢力,不願引火燒身才出去躲懶兩天。沒想到他跟孟神爽還有這麼一層淵源,那就更留他不得了。”

“大人的意思是要開革宋理明?”雍光問。

崔耕道:“一個不入雜流的小小班頭,本官開他不得?”

“不不不,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雍光勸道:“大人初來江都上任,先是開革了刑曹吏趙明宇,這沒兩天又要開革捕快班頭宋理明…那啥…麗競門畢竟聽命於來俊臣兼管的左肅政臺。大人如果以宋理明跟麗競門有關係爲由開革他,恐怕難以服衆啊,還請大人三思。背不住,還會被孟神爽抓住辮子,倒打一耙呢。”

唔?

也對哈。

崔耕暗暗點了一下頭,麗競門雖說幹得都是些齷蹉事,但總歸是天子讓來俊臣暗中重新牽頭組建起來的。朝廷更沒說麗競門是什麼邪教組織,也沒說麗競門是不合法的組織。

如果單單因爲宋理明是麗競門的人,就開了他,興許真會被人拿去小題大做了。

他剛剛開革了趙明宇,讓周興接替他做了刑曹吏。現在再把宋理明開了,再讓自己的人頂上去,不知道的還以爲自己是在藉機安插親信,當然,他就是這麼想的。

但是難免縣衙裡那些佐吏們會人人自危,到時候人心渙散,這隊伍就不好帶了。

倒是自己疏忽了,見微知著,雍光提醒的對啊!

他忽地展顏一笑,道:“難得雍縣尉在這個時候,還能爲本縣考慮,本縣甚是欣慰啊。”

“呃……”雍光面色一癟,心中欲哭無淚,大哥,我也是被逼無奈沒辦法的,好嗎?我已經站隊跟孟神爽撕了臉皮,不盼着你點好,難不成還盼着孟神爽滅了你啊?

崔耕見他神色,猜出了大概,又問道:“雍縣尉剛答應了站在本官這邊,就出了因爲禁屠令被孟神爽抓住痛腳的這麼檔子事,是不是對本官挺失望的?”

“……”雍光張了張嘴,欲言又止,他何止失望啊,他現在都恨自己爲啥浪催的,那天非把崔耕帶去江四孃家吃花酒了。不然也不會出這麼檔子事兒。

崔耕不以爲意,又道:“雍縣尉不說本官也能猜出一二,所以啊,孟神爽這個刺,無論是爲本官自己,還是爲了大傢伙,我遲早都要拔掉!”

雍光道:“那是,大人若想在江都縣治上一番政績,那孟神爽就是咱們江都縣的一顆毒瘤,拔瘤宜趁早!不過嘛,眼下大人還是先想想辦法,如何應付他拿禁屠令說事兒這檔子麻煩吧!”

崔耕笑了笑,道:“不是還有半個月嘛,且等着。現在當務之急,本官必須先拔了宋理明這枚麗競門在咱們縣衙的小瘤子!”

“宋理明雖是小小捕頭,但好歹在縣衙辦差多年。未免縣衙佐吏人人自危,大人還需要找到一個拔除他的正當由頭。”

雍光沉吟道:“不過,這個罪證可是不好找。”

崔耕道:“有那麼難嗎?宋理明跟麗競門勾結多年,幹得壞事肯定不少,你身爲他的主官,難道手裡沒有他犯法的證據?”

“這個……大人高看下官了。”雍光搖頭一陣苦笑,道:“您想想刑曹吏趙明宇,哪次辦壞事,他不把自己摘的乾乾淨淨的?宋理明和他一個德性,即便幹了壞事,也很難落下什麼把柄。”

不過,雍光還是向崔耕推薦了江都縣的主簿夏榮,說此人對於江都縣衙中的佐吏衙役們的隱私之事,都非常感興趣,說不定從他口中能找到一些關於宋理明的黑賬。

一想到那個身爲一縣主簿,卻整天玩算命風水,神神叨叨不務正業的夏榮,崔耕真是腦仁都疼。這江都縣裡也是奇葩多啊!

最終,崔耕還是找來了夏榮問話。

果不其然,崔耕剛露了點口風,夏耕就顧左右而言他,可勁兒吹噓顯擺自己多麼通曉陰陽,熟知易理。

比如某某官員某莫名頭疼,是因爲宅子下埋着一具無名屍。

比如前任某某主簿的夫人得了怪病,是因爲幾年前打死的婢女陰魂作祟。

當年揚州某司馬突然丟官,是因爲無意間打死了一隻喜鵲。

從他口中出來的故事很多,但最後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結果就是他夏榮大顯身手,查明瞭真相,解開了疑團。

崔耕聽着聽着,又是一陣腦仁疼,這年頭怎麼什麼奇葩,都能當官?

不過想想自己這個釀酒出身的都能當江都縣令,侯思止那個賣餅出身的都能當肅政臺侍御史,那夏榮這種怪胎能當江都主簿也就不奇怪了。

等他臭顯擺完,崔耕又問起宋理明的事兒來。

夏榮過足了神棍癮之後,終於說道:“下官手上還真有一件關於的宋理明案子,崔縣令想不想聽?”

“屁話,不想聽,我找你來幹嘛使?”

崔耕啐了他一口,好脾氣都快被逼瘋了,催問道:“到底是什麼案子?快些說!”

在夏榮一陣叨逼叨下,宋理明的一樁陳年贓事兒,緩緩浮出了水面……

原來,宋理明雖然又矮又胖又黑,醜得一逼,但男人該有的毛病他是一點都沒落下,比如說……好~色。

尤其是當上捕快班頭之後,他靠着麗競門賺了不少昧良心錢,他那顆沉寂許久又因爲長相而自卑的好~色之心就更熾烈了,非常想納幾個美貌的小妾,過一過官家老爺的癮。

不過可惜他的老婆楊氏,不僅僅長得五大三粗,而且孃家勢力頗大,他一直都是有賊心沒賊膽。

最後宋理明找到了夏榮,說夏主簿,您幫我算算,我這輩子,到底有沒有娶妾的命啊。

夏榮當即掐指一算,指出宋大捕頭這輩子應當有一妻三妾。

宋理明大喜,趕緊請夏榮去自己家,跟自己那婆娘唸叨唸叨。

夏榮對這種顯示自己算命造詣的事還是相當熱衷的,馬上就慨然應允,來到了宋理明的家中。

可人家楊氏一聽他的來意,頓時就把臉沉下來了,抄起棍棒就攆道:“滾!你給我滾出去!我楊桂花嫁給他宋理明已經夠委屈了,就他這模樣還想納妾,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夏榮也收了一點宋理明的茶水錢,自然是拿人錢財忠人之事,苦口婆心勸起楊氏道:“楊夫人切勿如此想哩,這事兒不僅和宋捕頭有關,也跟你有關。他娶一妻三妾乃是天意,你要是逆了天意,恐怕上天會降罪啊!”

“這樣啊……”

彪悍的楊氏自然是一陣冷笑,道:“夏主簿,我這麼跟你說吧,除非我死了,否則他宋理明秀休想請小妾進門!”

結果,不到一年時間,楊氏果然死了。

死了老婆,宋理明這黑廝自然大喜,就差放炮仗慶祝一番了。

楊氏入土不久,他馬上就娶了三房小妾過門,這幾年倒是享盡豔福。

崔耕聽完了,卻不由得一陣納悶不會這麼巧吧?真是天意報應?說死就死,一年內就應驗了。

是夏榮真的神通廣大?屁!

崔耕打死也不信,這廝如果有這個神通,他還能屈居在江都縣裡當個主簿?以他愛顯擺的尿性,早就飛到長安去裝逼了!

如果不是陰差陽錯,瞎貓碰到死耗子的話,那麼楊氏的突然暴斃,有很大的可能是和宋理明脫不開干係!

如果真把這個案子查個水落石出,真能證明宋理明和楊氏的死脫不了干係,那麼這顆麗競門安插在縣衙的釘子,不就解決了嗎?

想到這裡,崔耕不由得大喜過望,道:“夏主簿,這個案子到底發生多久了?”

“這事時間可不短了,能有一年多吧。”

“呃……”

人都死了一年多了,早化做一堆枯骨了吧?這麼長時間的案子,可咋查?

崔耕把夏榮送走,趕緊把擅長刑名之事的周興叫過來議事。

周興聽完了,不由得連連苦笑道:“大人也是爲難卑職。現在人都入土一年多了,您讓我怎麼查?誰知道她是被人毒死的,被人打死的,還是真的暴疾而亡?”

崔耕道:“難道不能開棺驗屍?”

周興道:“開棺驗屍?這不可能!大周律有定,開棺驗屍,必須得有家屬告狀伸冤,官府纔可開棺。否則,官府即便有所持疑,也不可私自打開墳塋。”

崔耕訝異道:“竟有這條規定啊?”

周興道:“是的,朝廷爲防止地方官員拿先人的屍骨勒索百姓,釀成民變。所以纔有此規程。”

言下之意,具體到楊氏的案子上,一來她的丈夫宋理明不認爲有冤要申,二來他的孃家人也接受女兒的死因,官府就不能節外生枝。

最後周興又勸道:“大人,莫要一意孤行,強行開棺又能如何?我就問您,萬一楊氏真的是暴病而死的呢?冒這麼大風險,值得嗎?”

崔耕想想也對,這年頭的醫療條件也就那樣,盧麗華一個黃花大閨女,父親又是一州司馬,小姨是牛逼轟轟的上官婉兒,總沒人害她吧?最後還不是一聲不響,說得急病死了就死了。

由此可見,這楊氏暴病而亡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不一定就跟宋理明扯上干係。

他不免有幾分鬱悶地說道:“照你這麼分析,本官還是開革不了宋理明?”

周興搖頭,道:“想借楊氏之死做由頭開革宋理明,依卑職來看是行不通了,只能另想他途了。”

既然刑案專家都這麼說了,崔耕也只能認了,只得放棄從楊氏之死來入手解決宋理明這黑廝了。

正當他念頭沮喪這時,衙門外有差役來報,崔小娘子前來拜訪。

崔小娘子?

可不就是前些天憤而離去,耍小性子回仁壽坊的崔秀芳麼?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