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

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

刺啦~~

裂帛聲響,除了金龍頭,還有一隻羊腸管出現在衆人的面前。

這根管子前面接着金龍頭,後面接着智滿和尚掛在背後的一個水袋。

此情此景下,所謂的“東海龍王”所賜的金龍頭,十貫一杯的金聖水,到底是怎麼回事,已經無需多費口舌了。

“……”

一時間,之前還在唧唧歪歪的閒人,集體失聲。

至於那些喝了聖水,自覺百病全消的揚州百姓們,更是滿面尷尬之色,紛紛低下頭去。

尤其是剛纔那個“不畏權貴仗義執言”的年輕人,更是張大着嘴久久合不攏,彷彿都能吞下一整隻鴨蛋。

不明真相的吃瓜羣衆,崔耕懶得理會,而是目視元兇禍首,冷笑一聲,問道:“智滿,事到如今,你還有何說?”

“我……”

智滿和尚滿面羞紅,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僧裝神弄鬼,愚弄百姓,罪大惡極。無論縣尊大人如何處置,貧僧都甘願伏法。”

言罷,雙膝跪倒,以頭觸地,再也不發一言。

這和尚還挺光棍的!

崔耕神色稍緩,道:“智滿和尚,你要是真心悔過就站起來,當衆把今天這事兒解釋清楚吧。”

“遵命!”

這個騙局一目瞭然,真正有點技術含量的,也就是和尚在晃動胳膊的時候所觸動羊腸上的機關,讓它什麼時候流就什麼時候流,讓它什麼時候停就什麼時候停。這是整個騙局機關的奧秘所在。

所謂的聖水,爲什麼喝下去會淳甜如飴,其實就是蜂蜜水。

百姓們之所以受騙,除了自身警覺性不高之外,主要還是智滿和尚的身份敕建大雲寺的和尚。

武則天登基之前,有和尚獻上《大雲經》,證明女皇陛下的登基是佛祖親口許諾,天命所歸。

投之以李桃,報之以瓊瑤。

武則天甚爲高興,命天下各大州府以“大雲”爲名修建大雲寺,報答佛祖的恩德。

這全國各地的大雲寺不僅是由朝廷出資免費興建的,地方官府還會每年給大雲寺里布施一定的錢財。

大雲寺中的和尚衣食住行都不用不愁,甚至對閒散香客的佈施都興趣不大,按說根本就沒必要騙人。

所以,各地百姓對大雲寺裡出來的和尚,無疑是百分百無條件信任的。

直到現在親眼看到了這羊腸管,親耳聽到了智滿和尚的承認,百姓們心中最後一點僥倖之心才完全消散。

接着,崔耕命智滿和尚把最近時日以來,從揚州手中騙取的錢財都統統追繳出來,由官府處置。

特別大額的,能夠證明其本主的,就交還本人,至於剩下的說不清楚的錢財,就用於撫危濟困。

按說崔耕這個處置非常合理,但智滿和尚卻面有難色,道:“不是小僧不願意稍補大罪,實在這麼大筆錢財,貧僧實在拿不出來。”

崔耕面色一沉,道:“你這和尚攏共在此招搖撞騙了三天,每天都收入幾百貫錢。這麼大筆錢財,這才過了三天,莫非你都揮霍光了不成?”

“這個貧僧也是受人所迫,不不不!”

噗通~

智滿和尚再次跪倒在地,面帶難色道:“大人恕罪,貧僧有難言之隱,實難啓口。”

“難言之隱?”站在崔耕身後的宋根海發出一聲冷哼,道:“既然不想在這說,就跟我家大人去衙門裡說吧!”

智滿和尚面色慘淡,愣是不想往下說了,而是把頭磕得嘣嘣直響,“貧僧甘願領罪。”

功夫不大,大和尚頭上就紅腫高大,鮮血淋漓。他兀自不停,嘴裡嘟囔着:“罪有應得,罪有應得……”

別說圍觀的百姓了,就是崔耕自己都不忍直視。瞎子都看得出來,恐怕再磕幾下,智滿就得當場磕死在這!

說穿了,這無非是招搖撞騙之罪,就算還不出錢來也罪不至死,至於嗎?

大和尚剛纔說受人所迫,突然就三緘其口了,到底是誰在逼他?

剛纔一直跟崔耕頂撞的年輕人心中不忍,走上前來,道:“崔縣令,智滿大師到底差多少錢財,小人替他出了。您能不能對他從輕發落?”

崔耕問道:“你是幹什麼的?和這智滿和尚是啥關係?”

那年輕人道:“不敢欺瞞大人,小人乃是揚州城東市的一個商人,叫淳于良,曾和智滿大師談過幾次佛法而已。”

崔耕看向衆人,問道:“他說得都是真的?”

在場百姓還真有不少認識這個自稱淳于良的年輕人,紛紛爲他作證,就是縣尉雍光都對淳于良有點印象,低聲道:“好像東市那邊是有這麼個商人,下官是曾見過。”

既然有名有姓有產業,那這人也跑不了,崔耕微微點頭,直接道:“好了,那本官就給你這個面子。至於這大和尚麼……”

雍光忍不住拽了拽崔耕的袖子,低語道:“這和尚畢竟是敕建大雲寺的和尚,大唐十道諸州敕建大雲寺,乃是天子之命,大人您如今正在風口浪尖上,莫要再惹無端禍事了,還請三思。”

崔耕想想也是,雖然自己處理智滿和尚是出於公心,但誰知道麗競門給武則天打小報告的時候會怎麼說。

好麼,先犯了禁屠令,再把大雲寺的和尚給抓了,這可就是拳拳都打在武則天的臉上了。

他想了一下,叫道:“智滿和尚。”

“貧僧在!”

“既然淳于良答應替你把錢還了,本官可以從輕發落。這樣吧,你回大雲寺把情況講明,按寺規領罰。”

“謝大人開恩。”

智滿和尚當衆行騙,不知犯了多少條清規戒律,回到法雲寺以後,日子想必好過不了,弄不好得開革出寺。

再加上他今天受的這場皮肉之苦,想必也夠了。

另外,崔耕心中還有一個猜疑:能把大雲寺的和尚逼得不敢說實話,揚州城還有何人?要知道,人家大雲寺的主持,到了長安可是有資格和武則天搭上話的。

另外,有這麼大的勢力,不去巧取豪奪,卻威逼一個和尚招搖撞騙?這格局也太低了一點吧。

思來想去,整個揚州城中能逼迫大雲寺和尚的勢力只有一家,那就是麗競門!

看這智滿和尚也不是壞到腳底流膿的賊禿,崔耕決定先把他放了,再派人偷偷與其聯絡,順藤摸瓜,說不定就能捉到麗競門什麼把柄。

一切安排完畢,他往四下裡看了一圈,高聲道:“父老鄉親們,以後眼睛可要擦亮一點,萬不可再上當了。另外,本縣……”

他想提下揚州氈帽的事兒。

若是別的縣太爺想辦成這件事,直接在縣衙外發個告示,自然有百姓踊躍獻帽。

但如今有麗競門在一旁虎視眈眈,崔耕就不能落人把柄了,只能趁着這個難得的機會,口頭宣佈這個消息。

可正在這時,人羣中忽然有人陰陽怪氣地道:“如今揚州大旱,崔縣令不去關心災情,卻只顧對一個騙子和尚懲威風,是不是太不務正業了?”

“誰?誰他孃的擱這兒放狗屁?”宋根海牛眼一瞪,循聲望去。

可是高臺之下百姓衆多,挨挨擠擠,一時之間他也難以分辨。

正在這時,另外一個角落裡又有人道:“治下有無數百姓餓死。自己不思賑濟,卻來東市閒逛。怎麼?乾的不對,還不讓人說了?”

甚至有人開始嘀咕道:“哼,怪我們受騙,有法子你把災情解了啊?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突地,趁着沒人注意自己這個方向,又有一人高聲道:“他這個江都縣令幹不了幾天了。又哪會管咱們這些老百姓的死活。即便是今天,恐怕……”

衆目睽睽下,躲在暗處接二連三出言擠兌寒磣一縣縣令,這膽兒也忒肥了。

“誰在亂嚼舌根?站出來!”這下,連雍光看不下去了,勃然大怒扭頭來看。

他望到這個方向,這個方向的聲音頓息,另一邊卻又有人接着道:“恐怕今天,崔縣令是看上了那智滿和尚的錢財了吧,想要分上一杯羹?”

事到如今,崔耕怎麼還能聽不出來,訴說災情民怨是假,想要挑唆民憤,讓自己下不來臺面纔是真,這是有人故意在搗亂啊!

不過明白歸明白,破解卻難,就算真找着搗亂的人又怎麼樣?這時候動手抓人,反倒是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這如何破局呢?

不消一會兒,他緊皺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高聲道:“誰說本縣令這官當不了多久了,簡直是一派胡言!告訴你們,本官深得聖眷,這位置穩着呢!”

“呵呵……”百姓倒是無人應答,不過人羣中發出了幾聲輕蔑的笑聲。

崔耕聳聳肩,繼續道:“諸位請聽好了,本縣對於如何解除旱災,早有辦法!”

“什麼法子?”百姓中有心急者,異口同聲地問道。

崔耕道:“本官准備沐浴更衣,七日後到龍王廟,爲揚州乃至整個淮南道祈雨。半個月內如不降雨,本官就辭官不做!”

臺下百姓一聽之下,不由得大失所望。

道理很簡單,求雨這種事,在揚州城哪輪得着江都縣令?人家揚州刺史之前早就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了,一點屁用都沒有。

刺史都不行,你一個縣令能行?

不過聽着崔耕說求雨不成就辭官不做,而且還定好了時限,百姓們又微覺好奇,暗中嘀咕,莫非這新來的崔縣令真有什麼把握求到雨?

祈風求雨,自古就有,多爲巫師祭師薩滿之流的活計,在民間倒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百姓們不清楚崔縣令到底有沒有本事求來雨,但崔耕自己知道,他和龍王爺沒啥交情,不可能真的求來雨。不過“荒唐大夢”中,他記得史上揚州這場鮮有的旱災,過完七月份就解了。

雖然不知是具體哪一天,但推算着日子,半個月後可不就七月到頭入八月了麼?那麼這期間老天爺絕對會降上一場甚至數場大雨。

只是雨水雖然降下,但糧食卻不是馬上就能長出來的,旱災能過,但這場饑荒還是要持續一段時間。

不過眼下百姓們最關心的,可不就是來上一場清清爽爽涼涼快快的降雨?

待百姓們底下的議論聲稍微降低,崔耕高舉雙手緩緩下壓,朗聲道:“諸位,要想成功求雨,本縣還需要一樣物事……”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