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突來無妄災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254章 突來無妄災

第254章 突來無妄災

“這麼說,崔縣令是不瞭解箇中底細了?”慧明小和尚瞪大了眼睛,一臉人畜無害的萌萌噠。

“本官上哪兒知道去?”崔耕氣急無語。

“哦~~”慧明小和尚摸了摸光溜溜的腦袋,“反正崔縣令都答應了,知不知道已經不重要了,不說也罷!”

“我嚓,你趕緊給老子說,不然甭說答應你的事兒,你信不信我現在就將你轟出揚州城?”崔耕怒了。

慧明一臉的無辜,生怕崔耕反悔,只得解釋道:“是這樣的。我佛門之中,南北禪宗對立已久,如今北禪宗的領袖人物,乃當朝國師神秀和尚。而我的恩師惠能大師,正是南禪宗的領袖人物!您既然要幫我們南禪宗在揚州城弘法,勢必就會得罪了北禪宗。那啥,崔縣令,你不該是想反悔吧?小僧認識的崔縣令,那是一位仁義無雙,一諾千金,頂天立地的大……”

慧明小和尚忙不迭地給崔耕戴起高帽來。

北禪宗神秀?

南禪宗惠能?

崔耕懶理慧明小和尚的一頓馬屁,而是想起了歷史上的一樁佛門公案,即禪宗的南北之爭!

想當年,有着禪宗五祖之稱的弘忍禪師,座下有十名弟子,其中悟性最好最出色的兩個弟子便是惠能和神秀。

也就是說,南禪宗的領袖惠能和尚,與北禪宗的大哥神秀和尚,他倆是師承一人的師兄弟。

後來禪宗五祖弘忍禪師秘傳衣鉢給了惠能,史稱禪宗六祖或五祖惠能。

不過惠能沒有神秀能折騰,也沒有神秀懂得營銷之道。身爲五祖弘忍首座弟子的神秀和尚,他這一支弟子的隊伍最龐大的,範圍是最廣的。他雖沒有承得五祖衣鉢,卻自行弘法大江南北,尤其是在長安腹地影星極大,已然有了另立一宗之勢。

神秀和尚的影響之大、名望之高到了什麼程度?史載,神秀和尚入長安之日,武則天親自以叩拜之禮相迎,並封其爲國師。而此時的惠能和尚僅繼承了衣鉢,無論是名聲還是影響,都遠不及神秀和尚。

後來兩人的座下弟子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認誰是禪宗正統,故又以南禪宗、北禪宗作爲區分。

禪宗的南北之爭,依照歷史軌跡,現階段絕對是北禪宗神秀和尚這一支佔着絕對上風

至於惠能?眼下在長江以南小有名氣罷了,與神秀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

這些典故秘辛在腦海中浮光掠影,崔耕後悔自己剛纔爲毛答應慧明和尚,答應的那麼幹脆了?

真是嘴欠多事,飛來橫禍啊,自己好端端地在縣衙裡坐着,怎麼就招惹到當朝國師了?

雖然武則天崇佛禮佛,對神秀和尚以國師之禮待之,不會讓神秀和尚干涉朝廷政務。但她老人家絕對是支持北禪宗,而自己這個時候唱反調支持惠能的南禪宗,並在揚州爲他們弘法提供便利,這不是公然和女皇陛下唱反調,打女皇陛下的臉麼?

“這個……”

崔耕沉吟了一下,有些想推脫了,“小和尚啊,你儘管放心大膽地在揚州傳法。本官呢,身爲朝廷命官,對南北禪宗向來都無成見,定當一視同仁。”

這話說的崔耕自己都臊得慌,絕對是官面話,顯然就是想爲剛纔的那番允諾做推搪和反悔嘛。

好在慧明小和尚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他知道單憑自己和崔耕那點交情,不足以讓人家擔這麼大的干係,冒着仕途盡毀的風險來幫助南禪宗。

旋即,他點點頭,說道:“也不是要崔縣令明着支持我們南禪宗。只要您在必要的時候,暗中施以援手,小僧就感激不盡了。”

不待崔耕答言,他又繼續道:“更何況,即便崔縣令不幫我們南禪宗,北禪宗也與您是敵非友。您還記不記得,當初那個勞什子‘聚隆豐’銀號大肆收購聚豐隆的錢票,那些現錢可都是北禪宗出的。”

唔?

崔耕想起來了,當日跟鄒駝子盧若蘭一起來歸仁酒樓的還有一個和尚,不是自稱神會和尚嗎?盧若蘭曾是這神會和尚在揚州各禪宗寺廟中影響極大,原來是出自北禪宗啊。

不過他可不受小和尚激,擺了擺手,笑道:“過去之事,莫要再提了,如今鄒家和聚豐隆銀號已經化敵爲友。”

“哦?是嗎?”慧明小和尚萌萌噠地笑了笑,又道:“鄒家是鄒家,北禪宗是北禪宗。您該不會以爲,北禪宗是唯鄒家馬首是瞻的吧?北禪宗經營錢莊甚多,有道是同行是冤家,你們聚豐隆名頭這麼響,哪怕崔縣令什麼都不做,也與他們是敵非友吶。”

崔耕摸了摸鼻子,還真被小和尚說到痛處了,不迭苦笑道:“奪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看來本官跟北禪宗這個樑子早就有了,而且實難化解了,是這意思嗎?”

小和尚道:“可以化解啊,崔縣令可以關閉聚豐隆,將大唐各地的聚豐隆分號統統關閉嘛。然後跟北禪宗服軟認輸,息事寧人,興許他們會姑且揭過這道樑子嘛!”

崔耕:“……”

讓他關閉聚豐隆這個聚寶盆,關閉各地銀號分號,這怎麼可能?

“好吧,小和尚,我們聊聊…來人,上茶,上好茶!”

……

……

這邊,張潛關於擴建揚州城,修築羅城的奏摺去得快,朝廷的答覆也快。

七日不到,朝廷八百里加急的公文就下來,完全照準。

很簡單的道理,這年頭誰比誰傻啊?一見這份公文,各路高~官貴戚們,就意識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利益,紛紛大開綠燈。

一個月後,全天下的富商大賈們,紛紛雲集揚州城,準備在這場饕餮盛宴中分一杯羹。

江都縣衙,內宅。

宋根海往門外指了指,笑嘻嘻道:“崔縣令,你看看俺將誰領來了?”

說實話,崔耕對宋根海每次不經請示,就直接把熟人往自己面前領的習慣,很不感冒。

不過今天,一見到來人,他心中的那點小芥蒂就完全煙消雲散了。

潔雅素淨的雙頰上略施粉黛,烏黑撲閃的大眼睛裡透着靈動精明。一襲牡丹花瓣紋的大袖衫隨風微卷,更顯風姿綽約。

“月嬋,是你?你怎麼來了?”崔耕喜出望外,大爲驚豔。

曹月嬋瓊鼻微縱,嬌嗔道:“怎麼?不歡迎啊?”

“那哪能呢?”崔耕忙不迭地解釋道:“本官的意思是,你臨來之前怎麼也不說一聲,我好派人去接。”

“沒那個必要。”

曹月嬋也不見外,自顧自地在崔耕面前坐了下來,攏了攏額前的秀髮道:“妾身一聽說揚州要建新城的消息,就馬不停蹄地往這趕。等你派人迎接,真不知要耽誤多少事兒呢。”

崔耕大惑不解,道:“揚州的聚豐隆銀號,內有王有成打理,外有本官照拂,能耽誤什麼事兒?”

“不會誤事?”曹月嬋秀眉微挑,道:“妾身問你,聚豐隆這些日子總共放了多少貸出去,利息幾何?貸給什麼人了?那些人都是什麼跟腳?把錢貸給了他們,除了利息之外,咱們聚豐隆還能得到什麼好處?”

崔耕滿臉茫然之色,道:“這我哪知道,你問王有成啊!”

“問他比問你也強不了多少。”曹月嬋篤定地道:“王有成雖然是個人才,但只會按部就班的做事。遇到這種大場面,他就應付不過來了。”

“這就是你匆匆忙忙來揚州的原因?”

曹月嬋微微一歪腦袋,俏皮道:“不然呢?二郎你以爲咧?”

“呃,本官還以爲……”

崔耕欲言又止。

原本他還有幾分奢望,曹月嬋突然到訪,莫不是想給自己一個大大的驚喜?

不過從後面曹月嬋的表現看來,完全是自作多情了。

接下來的幾天裡,崔耕先領着曹月嬋,拜訪了揚州城的各路頭面人物,然後又和她一起出席了幾場宴會。

再然後……就沒崔耕什麼事兒了。

曹月嬋精明幹練,只是需要崔耕引薦一下。至於以後的事兒,她自己就可以應付自如,完全不需要崔耕攙和。

可就在崔耕剛剛恢復了清閒後不久,張潛又把他叫到了揚州刺史衙門。

“二郎啊,你嚐嚐,這是湖州的顧渚紫筍茶,香得很哩。最難得的是,這是清明雨前茶,產量極小。多虧了老夫的面子大,才搞到一點,實在是不容易啊。”

自從崔耕認識張老頭以來,就沒見他對自己這麼客氣過。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一股不祥的預感涌上了崔耕的心頭,他小心翼翼地問道:“張刺史今天叫下官來,恐怕不單單是爲了一杯顧渚紫筍茶吧?”

“那是自然。”張潛輕抿了一口茶湯,緩緩道:“今日老夫找二郎來,主要是爲了一樁公事。此事關係重大,還請二郎切勿推辭。”

公事直接下命令不就行了?值得張老狐狸這麼客氣?

崔耕心中那份不安更強烈了,嚥了口唾沫道:“但不知是什麼公事?”

張潛嘆了口氣,道:“就是興建羅城的事。城牆的必經之地,有幾處爲民宅所佔。他們一日不搬家,這羅城就一日不能動工。老夫想來想去,這差事也只有交給二郎你了。”

擦!

這是讓老子搞強拆啊!

這可是吃力不討好,甚至惹來民怨沸騰的差事。

崔耕當時就有點傻眼。

他嚥了口唾沫,婉拒道:“下官才疏學淺,能力有限。張刺史,您能不能把這個差事交給別人啊?”

張潛反問道:“二郎你覺得呢?江都縣的事,老夫不找你這個江都縣令,還能找誰?”

“好吧,當我沒說。”崔耕苦着臉道:“那您能不能給下官介紹介紹,這些釘子戶都是什麼人啊。能讓您堂堂揚州刺史都爲難的人,肯定不簡單吧?”

“釘子戶?哈哈,這詞兒用得極妙。是啊,這些人就象是釘子一樣釘在那裡。來硬的,硌得老夫手疼。來軟的,他們又獅子大開口。”張潛氣急搖頭斥道。

接着,張潛便將這些釘子戶的來歷,對崔耕一一講明。

頭一個釘子戶,是揚州本地的大戶,宮家。

趕巧了,宮家的祖墳,整好建在城牆的必經之地上。這祖墳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綿延了一大片,根本就繞不過去。要想順利建起城牆,宮家就必須遷墳。

這年頭動祖墳可是值得拼命的事兒,宮家雖然沒有什麼高~官顯貴,但是四五品的官員還是很有幾個的。誰知道人家日後會不會一飛沖天?

還有最關鍵的,宮家有個叫宮正宗的人,現如今爲右肅政臺監察御史。他早已放出風來,張潛但凡動了宮家祖墳的一草一,他就上書彈劾張老頭貪墨。

第二個釘子戶,是一座叫般若寺的禪宗寺廟。其主持乃國師神秀的親傳弟子,張潛也不想太過得罪。

第三個釘子戶,是武則天男寵薛懷義……的管家薛有福。別看管家上不得檯面,但打狗還得看主人呢。

薛有福家的老宅,整好建在了城牆的必經之地。

他倒是沒說不搬,但要價也太高了一點五十萬貫錢,一個子兒都能少。

這筆錢張潛也不是拿不出來,但問題是,被一個小人物敲了這麼一大筆竹槓,讓張大刺史的臉可往哪擱?

除了這三位,還有另外十幾家比較難纏。一個羊也是趕着,倆羊也是牽着,張潛就都交給崔耕處理了。

崔耕聽完了,連嘬了幾下牙花子,不迭叫苦道:“張刺史,當初下官把來俊臣的案子認下來,已經替您背了一次黑鍋了。這次您又要下官代您得罪那麼多人……不行,這活我不能白乾,您得給我相應的補償。”

只要崔耕肯接這個燙手山芋就好,張潛正襟端坐起來,趕緊表態道:“不知二郎想要什麼補償?只要本刺史能辦到的,絕不推辭!!!”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