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又有三使來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320章 又有三使來

第320章 又有三使來

孫彥高擦了擦額頭上細密的冷汗,和王助一起,帶着定州文武官員上前見禮。

“定州刺史孫彥高,率定州文武官員,前來接旨!”孫彥高衝那個朝廷欽使深施一禮。

那個朝廷欽使僅僅是從鼻腔裡發出一聲唔,隨後便在人堆中仔細掃視着,隨後眉頭微皺,問道:“怎麼只見孫刺史,卻不見你的佐官,定州長史崔耕崔大人呢?”

孫彥高敢忽悠王助,卻不敢忽悠前來傳旨的朝廷欽使,無奈之下,只得含糊其詞道:“呃,這個,崔長史和本官有稍許誤會,所以尚未上任哩。”

欽使盤根究底道:“一州主官與佐官發生誤會?是何誤會?”

“呃……此事說來話長。”孫彥高又是輕輕擦了一下額頭的密汗,顧左右而言其他地問道:“不知欽使高姓大名,該如何稱呼?”

“某家乃內侍省內給事劉伯求是也。崔長史有時候也稱咱爲四郎,或者劉老四。要不,孫刺史也跟着這麼叫?”

來人竟是崔耕的老熟人,劉老四。

但這話聽在孫彥高和範光烈的耳中,卻又是另一番味道,敢情兒這傳旨太監跟崔二郎這廝有交情啊?而且聽他這話,交情還不淺。

劉老四這話顯然就擺明車馬,站在崔耕這邊了。

孫彥高頓時心中一緊,打了個哈哈道:“原來劉給事和崔長史是舊相識哩,那敢情好。嘖……“

他砸吧了一下嘴,笑道:“您看如今崔長史也不在這兒,敢問劉內侍,不知陛下這道旨意,是一定要微臣與崔長史一起接呢,還是分開接也可以?”

劉老四輕笑一聲,意味深長道:“看來孫刺史與崔長史芥蒂甚深啊!”

“啊?沒芥蒂,沒芥蒂,劉內侍誤會了哩!”孫彥高看出這死太監劉老四,應該是知道了自己和崔二郎之間那點齷蹉事。

“好了,莫要嗦了!”

劉老四拂塵一揮,倏地變臉,面色肅然道:“定州刺史孫彥高,接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孫彥高領銜,在場之人全都跪了下來。

劉老四扯着公鴨嗓子宣道:“詔曰,朕聞久旱必蝗,蓋天時也。今定、潤、冀、易、蒼五洲……”

聖旨的大致意思是說,因爲明年很可能會發生一場大蝗災,特任命孫彥高爲五州除蝗使,崔耕爲五州除蝗副使。

本來這也沒什麼,定州刺史權力最大的時候,被稱爲定州大都督,兼領附近十四州的軍政大權。現在才負責五州的除蝗工作,不是什麼出格的事兒。定州長史作爲他的副手,被任命爲除蝗副使也是理所應當。

但好死不死的是,這份聖旨還有下文呢。

聖旨中講道,大唐貞觀二年,天下大蝗,因爲李二陛下德行深厚,纔沒釀成大禍。如今朕乃大周開國之君,德行總不會比不過大唐太宗皇帝吧?所以,這場蝗災安然度過還則罷了。要是真弄得不可收拾,那就是地方官員之罪過。屆時,一旦除蝗不成功,孫彥高斬立決,身爲除蝗副使的崔耕,則罷去一切官職,貶爲庶民!至於五州其他官員,俱有處罰。

唰!

劉老四的話音剛落,在場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孫彥高……

一旦除蝗失敗,孫彥高這個定州刺史要人頭落地,而崔耕這個定州長史則是罷免官職。

這尼瑪也太偏心了。

官職被罷免了,說不定將來還有起復出仕的機會。但人頭沒了,小命就沒了……

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孫彥高頓時面色慘然,除蝗這種事情,面對的是天災人禍啊,誰他媽能保證成功啊!女皇陛下,你這也太不講道理了吧?

孫彥高想着想着,都快哭了!

此時他也明白了,當務之急應該跟崔耕摒棄前嫌,攜手對抗明年的蝗災,急早做好預防和除蝗的工作。可不能再繼續窩裡鬥了,不然的話,除蝗的差事一旦失敗,連小命都不保,還鬥個屁啊?

他暗暗琢磨了一下,孃的,大丈夫能屈能伸,看來是要先和崔二郎認個慫,讓他趕緊回定州府衙來履新任職了,不能再抻着他了!

一旁的範光烈,也感覺到了孫彥高的心思變化,當時心裡就毛了!

他可不能真的讓崔耕這個長史順利上任!因爲錄事參軍負責六曹文書和監察地方官,與長史的職權多有交叉之處。要命的是他在這錄事參軍的位置上,辦的陰私之事太多了。依照崔二郎在清源縣縣尉任上,嶺南道肅政使任上,江都縣令任上的行事作風,這姓崔的絕對會新官上任三把火,殺雞儆猴以立官威。而首當其衝的絕對就是這個錄事參軍。這要是被崔耕抓住了小辮子,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啊。

當即,他再次以出恭之名,把孫彥高叫到了路邊小樹林裡,對孫彥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總而言之一句話,絕不容許崔耕走馬上任。

孫彥高最後聽得不耐煩了,怒道:“你盡扯這些沒用的,眼下是窩裡斗的時候嗎?真鬧了蝗災,可咋辦?剛纔陛下的聖旨你沒聽清嗎?除蝗失敗之日,便是本官人頭落地之時!”

範光烈沉默片刻,最後咬了咬牙,甕聲道:“這事兒,下官替刺史大人扛着!”

“你扛?你一個小小的錄事參軍,憑什麼扛?”言下之意,你丫級別不夠,誰他媽的理你啊!

範光烈也不以爲許,道:“史書所載,貞觀年間天下大蝗,因太宗皇帝德行深厚,蝗不爲害。刺史大人莫非真信有這回事兒?”

“你的意思是?”孫彥高疑道。

範光烈繼續道:“哼,那不過是地方官員粉飾太平的鬼話罷了。這次咱們也故技重施,真有蝗災就隨他去,只要給陛下的文書上寫個‘蝗不爲害’就行了。”

臥槽!範光烈這逼好大的狗膽!

孫彥高一聽,臉都綠了,弱弱道:“範參軍啊,這是抄家滅族的欺君大罪啊!”

“嘿嘿,欺君之罪?”範光烈不以爲然道:“若真有人揭穿了此事,豈不是矛頭直指陛下,說德行不麼深?呵呵,下官還想不出偌大一個大周官場裡,會有這麼犯渾犯傻的官員!刺史大人放心,沒人會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糊塗事。再者,就算真出了什麼差池,下官就站出來承認,說是我盜用了您的印籤,將這事兒都攬到自己身上,絕不會讓刺史大人以後一絲一毫的損害!”

範光烈頓了頓,又加了一把火,提醒道:“另外,大人別可忘了咱們那件大事,若真讓崔二郎履任府衙,一旦東窗事發,您可得抄家滅族啊,不比得罪了兩位欽使嚴重?”

“你還說!”孫彥高有些氣急敗壞地叫道,“當初本官以爲是隨手發一筆橫財,誰想到會和那些人牽扯上了!都是你這廝讓本官誤入歧途!”

“咳咳,大人,剛剛您還誇下官是您的張子房啊!”

範光烈不悅道:“你現在說下官讓你誤入歧途!但您也不想想,一旦事成之後,您可是公侯可期,與國同休啊!再說了,那邊要是真肯幫忙,王助這個監察御史,還有劉老四這個閹宦,未必就能拿您怎麼樣。”

“行了,別說了,本官明白。這賊船上去了就下不來了。”孫彥高意興闌珊地揮揮手,不願再聽下去。

隨後,二人在小樹林裡商議已定。

孫彥高再次回來,面對王助和劉老四的態度,驟然大變。

他微微一拱手,道:“不知欽使是想隨本官入城,還是想去黃城村向崔耕傳旨呢?”

“嗯?”

劉老四的臉當時就沉下來了,喝道:“怎麼?聽孫刺史的意思,還是不想與崔長史摒棄前嫌,握手言和?呵呵,陛下旨意已下,讓你等二人聯手除蝗,莫非你想抗旨不遵不成?”

“哪裡?”孫彥高道:“不是本官不想見崔二郎,而是偶感風寒,如今已然支持不住了。”

劉老四冷笑道:“偶感風寒?簡直是笑話!陛下乃聖明之君,豈會被你一番託詞所矇騙?孫彥高,你就等着聽參吧。”

王助多聰明啊,瞬間就明白過味兒來了,莫非之前孫彥高對自己說得那些話,全你媽是忽悠本官的?

當即,也冷笑道:“孫刺史這病可來的蹊蹺啊。恐怕您剛纔所謂崔二郎狂傲無比云云,都是一派胡言吧?”

反正已經撕破臉了,孫彥高索性破罐子破摔,拱了拱手道:“本官身體不爽,這就少陪了。”

言畢,施施然轉身就走,範光烈隨後跟上。

“……”

劉老四和王助面面相覷,都有如墜夢中不可置信的感覺,顯然被孫彥高對自己二人的態度,給震驚了!

自己二人,一個奉旨巡查河北道各地州府的監察御史,有生殺予奪之權;一個是奉聖命前來傳旨的內侍官,隨時都能在女皇陛下耳邊嘀咕兩句話的天子近侍。

這麼兩尊活生生的人物就站在孫彥高面前,尼瑪,他居然還敢甩臉子,還敢把他們二人直接晾在城外?

太難以置信了,這定州還是朝廷的定州,還是大周朝的定州嗎?

就在孫彥高、範光烈等人剛走出幾步,倏地,一陣鈴鈴鐺鐺之聲,漸漸傳來。

衆人循聲望去,隨着陣陣馬掛鸞鈴聲響,又有一支騎兵飛馳而至。

這些人大多身着窄袖左衽衫,滿頭小辮飛舞,寬額頭小眼睛塌鼻子,跟中原人長得不同,很顯然是定州的隔壁鄰居突厥人!

爲首騎馬之人,看年紀在五十歲上下,高聲道:“喂,不是說定州官員都在這兒嗎?那個定州長史崔耕在哪裡?快帶本官去見那廝!”

孫彥高的膽子着實不大,一見這些突厥騎兵,頓時嚇得臉色慘白,兩股戰站,連步子都挪不開了。

王助上前一步,大聲喝道:“你們到底是什麼人?”

“對面可是王御史麼?”

突厥騎兵羣中,緩緩走出一個身着淺青色官袍之人,道:“在下乃禮部主事張興讓。”

大周的禮部官員,怎麼跟突厥官員攪在一起了?

王助在長安和張興讓,曾有數面之緣,問道:“張主事請了,他們這些人是……”

禮部主事張興讓道:“哦,他們是突厥的使節,要向我大周求和親的,這不,在下奉命一路護送。”

和親?

這回,在場所有人統統都愣住了,因爲前些日子武則天已經詔告,拒絕和親了嗎?

這尼瑪才過了多久啊,怎麼又舊事重提了呢?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