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

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

“啥?狄老頭復相了?”張易之面色微變,道:“狄老頭可比崔老頭難對付得多。這去了崔耕父子,卻多了個狄仁傑,咱們兄弟是賠是賺,還真不好說啊!”

張昌宗道:“這還不算什麼,關鍵是第二道聖旨。陛下說,最近聽聞孫思邈老神仙乃是假死避世,所以,特任命崔耕爲“仙醫查訪使”,查訪孫思邈老仙長的蹤跡,沿途官員必須給以協助。”

張易之狠狠地道:“奶奶的,請假竟還給崔耕請出這麼多名堂來,看來如今這傢伙的聖眷的確不在咱們兄弟之下啊!”

“哼,不在咱們兄弟之下?哥哥,你也太自以爲是了。”張易之道:“應該說,現在崔二郎的聖眷遠在咱們兄弟之上。你想想,陛下爲什麼前腳剛準了崔耕放假,後腳就又補了這麼一道聖旨?”

“六郎你的意思是……”

“老太太既想敲打敲打他,又有些心疼了,於是就趕緊找補。我懷疑……”張昌宗壓低了聲音,道:“是不是老太太和那崔二郎有一腿啊!”

張易之不以爲然地道:“咱們兄弟在皇宮內眼線衆多,要是真有這事兒,還能瞞得過咱們?那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別忘了,崔耕那個便宜姨母上官婉兒,在皇宮內的勢力同樣不小。另外,陛下明發的聖旨上,還給了崔耕一個絕大的權力在洛陽城之外,他有權調動任意一處兵馬,只要在三千以下就行!”

“三千兵馬?”

這回張易之可是真傻眼了,按照朝廷的明規則,他們兄弟最多任意可以調動的兵馬不超過五十。哪怕是按照潛規則,也絕不可能超過五百人!

別嫌五百少,想當初,李二陛下發動玄武門之變,還沒用五百人呢。

現在可好,武則天給崔耕的額度是三千!儘管是在洛陽城之外,這也足夠驚世駭俗了。

當然了,武則天之所以下這麼一道聖旨,是讓崔耕更好的保護廬陵王返回洛陽。但問題是,二張不知道啊,馬上就想歪了。

張易之道:“照這麼說,崔二郎說不定還真是分了咱們兄弟的寵了!是了,這廝對付女人頗有手段,連突厥公主都對他死心塌地的,更何況是老太太?你說咱們該怎麼辦?”

張昌宗右手一劃,惡狠狠地道:“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結果了他的性命!”

“啊?殺了他?”張易之有些遲疑道:“但崔二郎有三百女兵護衛,別忘了,這些女兵本就是陛下用來提防薛懷義的!咱們派人去刺殺……恐怕會偷雞不成反蝕了一把米啊!”

張昌宗微微一笑,道:“五郎你儘管放心……殺崔二郎的人手,小弟已經找好了,包管做的天衣無縫,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

……

這邊崔耕卻不知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在慢慢向自己襲來。事實上,到了現在,他還真有些焦頭爛額之感。

崔府內,堂屋。

拉達米珠和盧若蘭一左一右居中而坐,俏臉寒霜。王美芳側坐相陪,委委屈屈,低聲啜泣。

莫小星好像做錯了什麼事情似的,低眉順眼地站在一邊。

不怪佳人們擺出如此陣仗,關鍵是此行關係重大,崔耕沒把真正目的說出來。

好麼,一個男人放假之後,自己帶着一幫美女遊山玩水,卻不讓家眷相隨。他到底想幹啥?那不是昭然若揭嗎?

所以,幾位佳人一合計,乾脆來了個三堂會審。

盧若蘭擺出大婦的架勢,問道:“出去個一年半載的?二郎,你自己說說,這次出行究竟想幹啥?千萬別告訴妾身,你是爲了給秦雨兒治病?”

“這個麼……”崔耕苦笑道:“這次當然不單單是秦雨兒的事,其實,爲夫是有難言之隱。”

王美芳微微一福,道:“妾身不管夫君有什麼難言之隱,這次難道就不能妾身一起去嗎?”

“當然不能。”

“爲什麼?”

崔耕看了莫小星一眼,道:“具體原因,爲夫不能告訴你,我只能說:親疏有別!”

親疏有別?

聞聽此言,王美芳心中那口氣兒,頓時被卸了個乾乾淨淨。本來麼,不帶她去,那不是把她劃到“親”的那一夥了嗎?

她本來就性子綿軟,不再糾纏這個問題,柔聲道:“那既然妾身是“親”,不知夫君何時迎娶妾身過門呢?”

崔耕許願道:“此番事了,爲夫定然加官進爵。到了那時候,再風風光光的迎娶美芳你進門!”

親疏有別?加官進爵?

拉達米珠和盧若蘭從中嗅到了濃濃的危險意味,道:“此行難道……”

“噓!”崔耕往四下裡看了一眼,道:“不可說!不可說,你們心裡明白就行了!”

蹬蹬瞪~~

盧若蘭等人還要再問,忽然,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傳來,道:“大人,論功仁求見!

來人正是甲冑齊全的封常清。

崔耕要去迎回廬陵王,總要帶着幾個心腹一起去,封常清等人早就辭了著作局的職司,集結待命了。

既然來了外客,盧若蘭諸女也就不再繼續難爲崔耕了,起身回了內宅。

崔耕答了一聲“請”字,封常清把論功仁帶了進來。

他一進來,就恭恭敬敬地連磕了幾個響頭,道:“徒兒參見恩師!”

其實崔耕比論功仁也大不了幾歲,趕緊以手相攙,道:“論公子,咱們倆這師徒名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你我都心知肚明。到了現在,指南針、沙盤和望遠鏡的要點,本官也都告訴你了,你就不必如此委屈自己了吧?不如以後……咱們平輩相稱?”

在崔耕的想法裡,論功仁就應該高高興興地答應下來。畢竟,沒有誰想平白無故地多一個年紀差不多的師父不是?

孰料,人家論功仁連連搖頭,道:“恩師這是說得哪裡話來?徒兒雖是蕃人,卻也知一日爲師,終身爲父的道理。難不成,兒子還能和老子同輩相稱?”

“呃……這……”崔耕被論功仁堵得一陣沒脾氣。

他想了一下,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道:“一日爲師終身爲父?你論公子在吐蕃的地位,跟吐蕃王子差不多。從小到大,不知拜了多少人爲師了。千萬別告訴我,你對每個人都那麼尊敬。”

“對每個人都那麼尊敬,當然是不可能的。”論功仁面色誠懇,道:“關鍵是,恩師值得徒兒如此尊重!”

“此言怎講?”

“恩師乃嶺南道清源縣人……”

也真難爲論功仁了,在大周的這段時間裡,竟然把崔耕的過往,瞭解得清清楚楚,

爲武榮折衝府長史時生擒倭皇;任嶺南道肅政使時,屢破冤案啊任江都縣令爲民請命,天降甘霖啊;爲定州長史時,平定蝗災啊……

一樁樁,一件件,被論功仁說出來,不僅沒有一件遺漏,而且繪聲繪色,宛若親歷,甚至略帶誇張!

崔耕聽了,面含微笑,心中暗忖,平時倒不覺得,現在仔細聽旁人一說,原來哥們我這麼牛逼啊。

封常清則覺得,奶奶的,這個吐蕃人也太能白話了吧,哪怕宋根海跟他比起來,也得相形見絀,看來大人身邊的第一馬屁精的位置,要換人了。

說到最後,論功仁總結道:“不錯,弟子原來拜恩師爲師,的確是存着很多功利之心。不過,自從知道了恩師的過往之後,弟子已經是心服口服外帶佩服。還請恩師,不嫌徒兒愚魯,真心誠意的收下我這個不成材的弟子!”

“這樣啊……”崔耕遲疑道:“讓我誠心教你也不是不行,但是……你馬上就要帶着令兄的靈柩返回吐蕃了,我就是想教你,也沒時間啊!”

“沒關係,只要恩師答應就成,弟子護送兄長的靈柩回去之後,用不了多久,定會再回大周,聆聽師父的教誨!”

人家論功仁的姿態放得如此之低,崔耕總不好意思拒絕。

再者,現在吐蕃是論欽陵當政,他的長子論功行又已經死了,這論功仁的地位就跟吐蕃太子差不多。能做論功仁的老師,就可以影響吐蕃對大周的戰略,如此大好的機會,崔耕又怎能錯過?

他點頭道:“好,就依賢徒所言。”

論功仁再次跪倒行禮,把頭磕得梆梆做響,道:“弟子拜見恩師。”

原來論功仁拜師,只是雙方各取所需罷了,現在這次行禮,纔算真正意義上的拜師儀式。

然後,崔耕珍而重之的回禮,雙方重新落座。

論功仁問道:“徒兒即將返回吐蕃,不知恩師有什麼要交代的沒有?”

有什麼交代?

崔耕絞盡腦汁,回想後世的記載,忽然面色微變!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