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接任新職司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511章 接任新職司

第511章 接任新職司

不消一會兒,崔耕就在小太監的引領之下,來到了大殿之內。他一見二張在場,就明白今天準沒好事兒。

至於吉頊?這傢伙就是白眼狼一個,是敵是友,着實難分辨得很哪。

君臣見禮已畢,武則天賜座,溫言道:“崔著作保廬陵王進京,實在是辛苦了。”

崔耕慨然道:“爲報皇恩,微臣斧鉞加身尚且不懼,又何談辛苦二字?”

武則天要做虧心事兒了,未免面色稍稍有些尷尬,道:“朕曾經說過,崔愛卿若是能順利迎廬陵王回京,定當不吝重賞。不知崔愛卿心裡有什麼想法沒有?”

當着吉頊和二張的面兒,崔耕就不會說什麼“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的諂媚之詞了。

他想了一下,道:“微臣年不過三十,就官居五品,又豈敢再奢望什麼非分之福?只是……此行的右控鶴監的女兵們,不僅未得封賞,還沒房子住,還請陛下多多考慮!”

右控鶴監女兵的事兒?

武則天一聽這話,馬上就找着話頭兒了,道:“這倒是朕的疏忽了,傳朕的旨意,賞那些女兵每人黃金二十兩。”

黃金二十兩,當然有些寒酸。但是,對於朝廷的正規封賞來說,這已經相當不少了。別忘了,宰相一年所有正當收入加起來,才五六千貫,單說俸祿,一個月還沒二十兩黃金呢。

崔耕再次跪倒道:“微臣代右控鶴監的所有將士,謝陛下隆恩。另外,那右控鶴監衙門的事兒……現在這衙門又被成均監佔去了,還請陛下下旨,讓他們把衙門讓出來。”

頓了頓,崔耕又苦笑道:“這回沒有陛下撐腰,微臣可是不敢放肆了。”

武則天往左右看了一眼,頗有點想瞌睡找着枕頭的感覺,道:“旨意麼……朕就不下了,這件事兒其實對崔愛卿只是舉手之勞。”

崔耕愕然道:“啥?微臣自己解決?我一個小小的著作郎,怎能解決得了成均監的事兒?”

武則天意味深長地道:“著作郎管不了成均監,但是……成均監司業,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管成均監了嗎?”

崔耕模模糊糊地好像抓住了點東西,結結巴巴地道:“什……什麼意思?”

“這事兒不是明擺着的嗎?”張昌宗再也按捺不住了,主動揭開謎底道:“崔著作,你迎回廬陵王有功,陛下準備把你從五品的著作郎,升爲從四品的成均監司業哩。怎麼樣?夠對得起你崔著作了吧?哈哈!”

“我……”

崔耕聽到這個消息,一口老血好懸沒噴出來。

著作郎雖然不算啥,但是,再加上《神都時報》,和《大周皇家報》這兩份報紙,分量就着實不輕了。

但是,成均監司業呢?除了品級高一點之外,完全沒有實權啊!

這也就罷了,最關鍵的是,別忘了,他臨出京之前,可是連上奏章,狠狠地懟了成均監一回。

那奏章上面寫的清楚,國子監所有監生、司業、博士,要通通開革,另起爐竈。

正所謂“奪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崔耕當日的所爲,就是要砸這些人的飯碗,此仇此恨絕不比“殺人父母”弱不了多少。

他要是遵了武則天的旨意,進成均監爲司業,上司。同僚,乃至學生,就都是他的敵人。千夫所指,那還活不活了?

電光火石間,崔耕已經想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道:“陛下,這可萬萬使不得啊!您也知道,微臣跟成均監的人不對付,這到了監裡面……”

“崔著作此言差矣!”吉頊擺了擺手,打斷道:“不錯,當初是你崔著作上書,要改革成均監。陛下當初之所以沒答應,是因爲此事牽扯甚廣,而不是成均監的那些弊端不存在。現在,陛下讓你進成均監爲司業,就是想讓對成均監,進行查訪,提出更穩妥的改革方案。崔著作,你可莫辜負了陛下的一片苦心啊!”

張昌宗也看出了便宜,連連點頭,道:“對,對。崔著作不是說,爲報皇恩,微斧鉞加身都尚且不懼嗎?這怎麼這一動真格的,就縮了卵~子了呢?”

崔耕被他擠兌得沒脾氣,心說,我那就是說句漂亮話好不好?誰會當真啊!

唉,看來二張是一計不成另生一計,想出了這麼個明升暗降的主意來對付我。不行,絕對不能讓他們如願!

想到這裡,崔耕眼珠一轉,復對武則天磕了一個頭,道:“微臣的確是爲陛下辦事不避斧鉞。不過,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讓微臣提出更穩妥的方案不難,您得再答應我一個條件。”

武則天本身對崔耕並無惡感,只是要減除他一部分權力而已。至於爲何非讓崔耕進成均監?那是因爲,成均監人事複雜,可以牽扯崔耕大部分精力。這樣一來,他就不能繼續給太子李顯出謀劃策了。

女皇陛下當即道:“哦?不知崔著作的條件是什麼?”

“微臣曾經上書陛下,要將成均監上下人等一體開革,另起爐竈。陛下未準微臣的奏章,當然有陛下的道理。現在,微臣又有了一個新的主意。”

“什麼主意?”

“微臣這個主意,就是試點。國子監其他人微臣不管,我想新招一些學生,乃至博士進來,單獨授業。不用多,只要一年時間,陛下就可以看到微臣辦法的效果新監生和老監生,誰更是朝廷的棟樑之才!”

吉頊本能地就反對道:“不妥!當時陛下反對的,不僅僅是另起爐竈的效果,還有其他問題。比如國子監舊有人員的安置,稍一不慎,就會釀成大禍!”

對於擁有後世記憶的崔耕來說,這個問題,就更不是問題了。他胸有成竹地道:“吉大人不必擔心,本官有一個法子,絕不會影響國子監舊有人員的安置。這個法子就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

在場都是聰明人,不用崔耕解釋,單憑字面的意思,就把崔耕的方案,給腦補清楚了成均監原有的監生、博士、司業不動,直接招募新人。

監生入了成均監,也不是就可以永遠在監裡面混日子。按規定,五年時間,無論成與不成,監生必須出監。

到了那時候,經成均監考試合格的監生,就可以直接做官,踏入仕途。不合格的呢,那就頂着一個監生的名頭,出來自己吃自己。

當然了,還有些監生覺得,以監生入仕途,前途不廣,又主動參加科舉,但那就是特例中的特例了。

最近十來年,國子監的制度都敗壞的差不多了因爲武則天好大喜功,大肆用監生做“齋郎”,只要在國子監混個兩三年,都有官坐。

現在,崔耕的主意就是,老監生,或者做官,或者自己出監,漸漸地總會完全消失。那些博士啊、司業啊,沒有了學生,還有什麼臉面繼續在成均監混日子?

也就三五年,就能把成均監的舊勢力清掃一空。因爲沒有直接觸動現在監生們的好處,反彈會小上很多。

武則天望着崔耕,心中暗想,這崔二郎真是個人才啊,稍微心思一轉,就給朕出了個這麼好的主意,道:“好吧,就依……”

“且慢!”

正在這時,吉頊眼珠一轉,道:“啓稟陛下,微臣以爲,崔著作這個主意雖然看起來不錯,但是,還有幾個問題,難以解決。”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