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李顯有交代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653章 李顯有交代

第653章 李顯有交代

還有句話,崔耕沒說出來:最多最多,這事兒還能牽扯到武則天。難不成,你還敢找你老媽的麻煩?

孰料,李顯搖了搖頭,道:“這事兒沒那麼簡單。潤兒之死,當然是張氏兄弟動的手。但是,事情的起因,卻是潤兒、蕙兒以及武延基議論張氏的祖宗。孤王是想讓你查查,當初到底是誰泄的密?”

崔耕道:“不是一個叫秀麗的丫鬟嗎?”

李顯不以爲然地道:“一個丫鬟怎麼敢攙和這種事兒?她難道就不想想,孤王對付不了張氏兄弟,還對付不了她嗎?”

崔耕模模糊糊地好像意識到了點什麼東西,道:“那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那個丫鬟只是個幌子,真正的告密者肯定另有其人。”李顯面色陰沉無比,道:“若不是樑王武三思,恐怕就是孤王的那兩個不肖子了。”

崔耕奇道:“太子殿下您也覺得武三思不可靠?”

李顯搖頭道:“孤王對樑王還是信任的。不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到底是不是他,崔愛卿你還是要仔細查一下。現在、孤王主要懷疑的,還是那兩個不孝子!”

李顯對武三思的信任超過自己的兒子?

崔耕乍一聽,感到難以理解。不過他轉念一想,又覺得李顯的想法的確非常符合邏輯。

道理很簡單,此事若是武三思乾的,他的動機,無非就是挑撥李顯和二張之間的關係。而對於這一點,武三思有無數種手段可以施展,未必就一定就要李重潤的命,以至於雙方結下解不開的死仇。

此事若是李重俊或者李重福乾的呢?他們的目的,無疑就是搶奪“皇太孫”之位了。

尤其是李重福,他是李顯的長子卻非嫡子,眼瞅着弟弟繼承皇位,自己年紀雖長卻要俯首稱臣,能甘心嗎?更關鍵的是,李重福的老婆,乃是張易之的外甥女,簡直太有作案的能力了。二張可以不信一個丫鬟的挑撥,難道還能不信自己外甥女兒嗎?

當然了,查清到底是誰出賣了李重潤,對李顯來說是一件大事,對崔耕來講就純屬淌一灘渾水了。

他想了一下,道:“即便真是兩位小王爺之一告的密,也勢必做的非常隱秘。微臣只能說盡量,查,到底能不能查出來,可不敢做保證。”

“孤王當然知道查清此事的難度,不過……”

說着話,李顯忽然起身,對着崔耕躬身一禮,繼續道:“不過,不爲潤兒報仇,孤王寢食難安。崔愛卿,拜託了!”

崔耕嚇得趕緊閃在一旁,道:“太子殿下快快請起,這不是折殺微臣了嗎?”

李顯躬着身子,紋絲兒沒動,堅定道:“崔愛卿若是不答應的話,孤王就永遠不起!”

所謂“永遠不起”,當然是誇張之語。但是,李顯身爲當朝太子,做到如此地步,也就由不得崔耕拒絕了。

他也只得道:“太子殿下不必如此,微臣答應您還不成嗎?我定然全力查清此案,報與您知道。"

“你要多長時間?”李顯步步緊逼,敲磚訂腳。

“兩……啊,不,一年,最多一年時間。”

李顯這才起身,道:“好,就是一年時間,孤王拜託崔愛卿了。”

稍後,君臣又說了一會兒閒話,崔耕就告辭離去。

一路之上,他都有些神思不屬。

崔耕暗暗琢磨,查清李崇潤是被誰害死的,着實不是一件小事。關鍵不在於李顯,而在於韋后。

李崇潤活着,他就是李顯天然的繼承人,沒人能和他爭。但是,他死了呢?韋后就有要瘋的趨勢這個位子,本來是我兒子的。他得不到,可能害死他的人卻能得到,這還有天理嗎?

所以,按照歷史的正常發展,韋后會在李重潤死後,先誣陷李重福,後打壓李重俊,甚至自己做起來皇帝夢。以至於被李隆基抓到機會,將李顯這一支連根拔起。

如果自己能查清李重潤之死的真相,讓韋后不再猜忌李重俊或者李重福,李隆基還有機會造反嗎?

“嘻嘻,二郎,你在想什麼呢?”

正在崔耕胡思亂想之際,但覺肩膀一沉,一陣銀鈴兒般笑聲,在身後響起。他扭頭一看,趕緊躬身行禮,道:“原來是安樂公主,微臣……”

“行啦,咱們之間還講這個!”李裹兒一扯崔耕的袖子,道:“二郎,你隨我來!”

“幹什麼?”

李裹兒微微用力,不滿道:“你跟我來也就是了,怎麼?還怕我吃了你啊!”

崔耕可不想被人看見,自己和安樂公主拉拉扯扯的,只得道:“好吧,那就請公主頭前帶路。”

二人穿房繞屋,七扭八轉,功夫不大,就來到一個小院內。但見兩大一小,三個男子都已經等候多時了。這三人正是唐昌郡王李重福,義興郡王李重俊和北海郡王李重茂。

李重福今年二十一歲,溫文爾雅,文質彬彬,跟李顯的氣質極爲相似。

李重俊今年剛剛十八,好武惡文,喜歡舞槍弄棒,看起來沒什麼心機。

至於李重茂,則是個剛剛六歲的孩子,玩心甚重,正一臉好奇地看向崔耕。

崔耕剛要給這三位王爺見禮,李重俊就上前一步,把他攔住了,道:“崔奉宸不必多禮。實不相瞞,今天我們兄弟幾個把你找來,是有事相求。”

“哦?但不知三位王爺有何吩咐?”

李裹兒“嘻嘻”一笑,道:“還是我來說吧,吩咐可談不上,我們想讓二郎你帶我們去玩兒。”

崔耕訝然道:“玩兒?”

“對,就是玩兒。”李裹兒苦惱道:“自從大哥出了事,父王就對我們下了禁足令,沒有他的允許,不準出東宮。”

崔耕馬上會意,道:“太子殿下這也是爲了你們好,二張喪心病狂,誰知道他們還會出什麼幺蛾子。”

“那也不能一直把我們關在這兒啊!”李重俊不滿道:“往常也就罷了,最近的那場大熱鬧兒,我們可不能不看。”

崔耕當然明白,他所謂的這場大熱鬧兒,就是武舉。

往年大周朝也有武舉,其過程和文舉一樣,各州選出貢士,赴京趕考。比如崔耕的好朋友泉州沈拓,就是通過武舉得官的。

但是,今年的武舉不同。武則天爲了表達求賢若渴之意,搞了個大新聞不需要各州推舉,只要你認爲自己不含糊,有望考中,就可以來洛陽參加武舉。

非但如此,女皇陛下還宣佈,這的次武舉不問出身,哪怕是朝廷欽犯,奴婢乞索兒都可參加。

爲了表達決心,她甚至專門下了一道聖旨:凡是參與了十七年前徐敬業謀反案,十四年前李衝謀反案的人,盡皆赦免。也就是說,以後官府就是明知某人蔘與了這兩場謀反案,都不準追究。

女皇陛下下了這麼大的本錢,這場武舉的精彩程度,當然遠勝以往。尤其是三日後的決賽,被選中的四十名武進士,要用木刀木劍,當場決出前三名,更是令全洛陽百姓都大感興趣。

李重俊等人想看這個熱鬧的心情,着實可以理解。

崔耕道:“那幾位的意思,是想讓本官到太子殿下那,給你們求求情?”

“不用求情。”李裹兒道:“父王已經跟我們說啦,單獨出去,肯定不行。但要是跟二郎你一起出去,就沒問題。怎麼樣?這個忙,二郎你到底幫不幫?”

“這樣啊……”

崔耕猜測,這一方面是李顯希望自己保護他們,另一方面,是提供機會,讓自己和李重俊、李崇潤多多接觸,好方便查清誰是那個告密之人。

所以,他稍微一考量,就點頭道:“沒問題,三日後,咱們就一起去城外教軍場,看這場大熱鬧。”

“嗨,還什麼三日後啊!”李裹兒眼珠一轉,扯着崔耕的袖子道:“這些日子,人家在東宮內都快悶出病來了。不如今日,你就帶我們出去轉轉吧。”

“也不是不行,幾位想去哪?”

李重俊興奮地叫道:“玉春樓,玉春樓啊!”

什麼?玉春樓?

崔耕聞聽此言,不由得白眼一番翻,暗暗腹誹道,你這到底是想吃飯啊,還是想嫖妓啊?這萬一帶壞了李重茂小朋友怎麼辦?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