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

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

“嗯?”

崔耕扭頭一看,說話之人自己還真認識,正是應邀來大周觀禮的,新羅使者金正初。

如今大週週邊的國家中,能稱得上大國的,無非是吐蕃、新羅、突厥和扶桑。

扶桑在幾十年前的白江村口一戰,被大唐打斷了脊樑,自不必談。吐蕃新近被唐休好一陣收拾,對大周也非常敬畏。突厥實力雖強,但和大周互有勝負,對周朝的實力非常瞭解,也保持着適當的尊重。

唯獨新羅不同。

這個國家,原本險些被高句麗滅國,不斷向大唐求援。

後來,新羅和大唐聯合起來,先滅百濟,後滅高句麗,並平分了兩國的土地和人口。

可正在這場戰爭剛剛結束的時候,新羅人突然翻臉,奪取了原屬於高句麗,現在屬於大唐的不少城池。

當時唐高宗李治在位,可不會慣着新羅,馬上命大將劉仁軌出兵征討。

唐軍連戰連捷,深入新羅腹地,眼瞅着新羅就要滅國了。新羅王金春秋嚇得趕緊遣使入朝謝罪。

也是新羅走運,當時吐蕃名將論欽陵主政,對唐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攻擊。

平心而論,論欽陵的軍事才能,絕不在大唐軍神薛仁貴之下,唐軍連戰連敗。李治無奈之下,將剛剛平定了高句麗的精兵強將,大部分調往西域,與吐蕃交戰。

新羅見大唐安東都護府空虛,降而復叛,盡取高句麗舊地。

總得來說,這段歷史,是一段新羅人運氣爆棚,不斷撿漏的歷史。

但在新羅人自己看來,卻是新羅人先滅百濟,後滅高句麗,最後又擊敗了唐軍,國土擴展了五倍。再加上幾十年沒和唐軍交過手了,新羅人很有種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覺。

新羅使者金正初也不例外。

他抱拳拱手,道:“崔奉宸有個外號,叫崔飛將,一首《秦時明月》,令人歎爲觀止。《將進酒》豪邁絕倫,我新羅上下無不讚嘆。正因大周有了您這等人物,我新羅才心甘情願承認大周爲天朝上國。不過麼……”

崔耕道:“怎樣?”

金正初斜眼瞥向盧絢,砸吧了一下嘴,道:“窺一斑而知全豹,觀貴國這武狀元的武功,小使總覺得貴國的武略麼……有些對不住天朝上國的名頭。”

崔耕臉色微沉,道:“嗯?貴使的意思,是看不起我大周的武狀元?”

“倒也不是看不起。不過,小使不才,乃新羅花郎道嫡傳弟子,也會個三招兩式的。因此,想向貴國武狀元討教幾招,還請崔奉宸做個見證。若是小使輸了,那就是小使夜郎自大,井底之蛙。若是小使贏了一招半式呢……也不怎麼着,就請崔奉宸寫一首詩,記一下今日之盛事,小使回去之後,也好對我新羅國主有個交代。”

崔耕如今隱隱有大周文學第一人的聲勢,他若是寫詩稱頌,豈不說明大周向新羅服軟嗎?

人們聽了這話,當時就怒了。

“豎子無禮,實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盧狀元,上!給這孫子點顏色看看!”

“新羅人夜郎自大,忘恩負義,是該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麼叫上國威風了。”

……

大家如此義憤填膺,盧絢總不能做了縮頭烏龜,只得將長大的衣裳閃掉,道:“遠來是客,金使者,請!”

金正初微微撇了撇嘴,道:“本使者要是先出手的話,你恐怕就沒機會了。”

話雖這樣說,但這孫子可一點沒客氣,話音剛落地,就陡然而起,撲向盧絢道:“看拳!”

嗚~~

拳頭掛定風聲,其勢如電!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盧絢心中暗叫了一聲不好,趕緊往旁邊一閃,側身躲過。與此同時,右肘一拐,戳向金正初的肋下。

“來得好!”

金正初不閃不避,以肘相迎。

嘭~~

一聲沉悶的響聲過後,金正初往後退了三步方纔站定。而盧絢,則連退七八步才穩住了身形。最令人擔心的是,他以手撫肘,面露痛苦之色

金正初冷笑道:“盧狀元,你現在認輸,還來得及!”

“呸,再來!”

盧絢再次蹂身而上。

就這樣,雙方你來我往,戰在了一處。當然了,很顯然,盧絢不是金正初的對手。

二三十個照面後,就被人家一腿踹在了小腹上,哼哼唧唧,再也起不來了。

人們面面相覷,都明白,盧絢這輩子算是完了!

以武則天好大喜功的個性,日後肯定會把此人冷藏起來。兵部有眼色的話,甚至不會給他授官,只當這個武狀元完全不存在。盧絢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面色慘白,雙目之中滿是絕望之色。

再說金正初,卻是志得意滿,看向崔耕,道:“怎麼樣?崔奉宸,願賭服輸,現在就作詩一首吧?您可千萬別拖時間,沒得失了“天朝上國”的風度,哈哈!”

他特意把“天朝上國”四個字兒咬得甚重,譏諷之意溢於言表。

崔耕心說,你特麼的都是自說自話,本官哪兒答應和你賭了?什麼時侯,你們棒子能改了這個“自我感覺良好”的臭毛病呢?

然而,還沒等他開口呢,已經有個人忍不住了,卻是吐蕃使者論彌撒。

他沒法不着急啊,最近吐蕃被大周殺得膽寒,要是大周不算“天朝上國”的話,那吐蕃又算什麼?

論彌撒高聲道:“新羅使者,你以爲把大周武狀元打敗了,就能說明什麼問題嗎?別做夢了!”

“嗯?”金正初奇怪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還什麼意思,知道什麼叫“野無遺賢”嗎?現在人家大周,就是標準野無遺賢。這賢才都在朝廷裡當官呢,從民間選拔個武狀元出來,比之朝中大將遠遠不如,有什麼奇怪的?”

擦!

還能這麼解釋?

崔耕原來覺得封常清的理論太過麻煩,萬沒想到,論彌撒竟能歪打正着,把這事兒說得如此簡單明瞭,清麗脫俗。

但是,金正初卻以爲論彌撒在故意唱反調,冷哼一聲道:“野無遺賢,說的是聖人在世纔有的景象。吐蕃使者說大周野無遺賢,你自己信嗎?”

“怎麼不信?要不你們就比一比……”

說着話,論彌撒的眼光就落到了一個壯漢的身上,其人正是背叛吐蕃投奔大周,受封爲左羽林大將軍的論功仁。論彌撒不知道別人的本事,對於這位同族的本領可是太瞭解了。

他沒提論功仁的官階,只是道:“你就和這位崔奉宸的弟子比一比吧,不是本使者瞧不起你,你那兩下子啊……嘿嘿,白給!”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