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

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

“安利?”闕特勤和同俄特勤眼中盡是迷茫之色。

安祿山循循善誘道:“歡迎兩位可汗成爲大唐安利公司突厥總代理,小的給兩位介紹一個非常先進的銷售模式,叫做直銷……”

也多虧了安祿山口舌便給,將後世非常“先進”的直銷觀念,改頭換面,介紹給了同俄特勤和闕特勤。

總地來說,就是大唐羊毛倉所售賣的羊毛布,揚州白糖工坊所出產的白糖和冰糖,乃至長安玻璃工坊所產的玻璃器皿和鏡子,都不對突厥發售,而是交給大唐安利公司。

而大唐安利公司,就會獨家交給同俄特勤和闕特勤,在突厥發賣。

這兩位可汗,再將貨物賣給自己的下線突厥的實權人物。然後,這實權人物再賣給突厥部落的族長,族長再賣給部民。

同俄特勤還在懵懂之中呢,闕特勤已經明白了這個“安利公司”的深意。

總地來說,這對自己的權位,好處非常大。

原來的突厥可汗,要想穩居其位,首先是和中原天子一樣,聲稱君權天授,是上天讓阿史那氏統治突厥的。所以,除了突厥可汗外,各執掌軍事大權的“殺”,都必須姓阿史那。甚至規定,雖然的確姓阿史那氏,但長得不象阿史那氏之人的,也不可爲“殺”。

然而,這個辦法並不怎麼靠譜。比如西突厥滅亡後,繼承其衣鉢的突騎施,其國主就並不姓阿史那氏。甚至大唐以爲奇貨可居的西突厥王族之後,都成了浪費糧食的米蟲。

突厥可汗穩居其位的第二樣依仗,就是帶着部民們去搶劫了。越是屢戰屢勝,權位越是穩固。當然了,偶爾打敗也不是不行,突厥人只以搶不到東西爲恥,榮譽那是什麼?能吃嗎?

但是,若是總打敗仗,搶不着東西,這可汗的位置也就不安穩了。

現在,崔耕給闕特勤提供了第三項依仗:利益均分,收取賦稅。

沒錯,這個所謂的直銷,就相當於突厥可汗向所有突厥人收稅了。

儘管突厥人自從立國以來,就建立了稅收制度。但這種制度是象徵性的,可汗能支配的稅收極少。可汗既然沒有錢,那腰桿子自然就不硬。

現在好了,一個直銷制度,可汗就可以直接獲得部民賣羊毛的部分收益。除非那些部民賣了羊毛後,不買羊毛布,不買玻璃器皿,不買白糖……呃,那樣的話,那些部民賣錢有什麼用啊?

與此同時,這個制度也將使突厥貴族的利益,和可汗的利益結合起來。

大家按照政治地位,剝削草原牧民,每個突厥貴族都從這項制度上獲益。

原來闕特勤也想到過,羊毛倉乃是獨門的買賣,天下就這一家收羊毛的,長此以往,突厥人到底會聽誰的?

現在崔耕這個“安利”公司一出來,他不由得長鬆了一口氣,只要自己身爲“安利”公司的突厥總代理,拿捏起手下來,就毫不費力。

至於說,自己也被大唐拿捏?現在也實在顧不得那麼多了。

現在崔耕佔了漠南之地,突厥的戰略形勢極其惡劣。難不成,非得撕破了臉,自己被抓到長安給李顯跳舞,才消停下來嗎?

想到這裡,闕特勤點頭道:“崔相這個大唐安利公司的主意,着實不賴,本汗允了。不過,我還有件事不大明白,還請崔相解惑。”

“可汗請講。”

“您這樣做,對本汗和同俄特勤很有好處,但是對於大唐……又有什麼好處呢?”

其實崔耕和闕特勤之間,是麻桿打狼兩頭怕。闕特勤覺得突厥的劣勢很大,但與此同時,崔耕也不想真把闕特勤逼上絕路,非要和大唐決一死戰不可。再說了,就算打勝了,把突厥滅了又如何?這片草原始終會有新的主人出現的。

當然,這番道理就沒必要對闕特勤解釋了。

崔耕微微一笑,道:“如果說,本官是爲了報答丈人之恩,還突厥當日相助大周之情,你信不信?”

“呃……說實話,本汗還真不怎麼信。”

“您不信就對了,因爲這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點原因。本官之所以行這安利公司制度,是想發財。”

“發財?”

“你們想,如今西域百國林立,再往西還有大食國虎視眈眈。如果兩位大汗把西域百國征服了,能收多少下線?能提供給安利公司多少利潤?”

“有道理啊……”闕特勤頓時眼前一亮。

原來突厥人喜歡搶中原,不喜歡搶西域諸國,主要是因爲西域諸國太窮了,搶不着什麼好東西。

現在可不一樣,完全可以讓西域人養羊啊!

一時間,闕特勤覺得自己全身充滿了幹勁,前途大大的有。

他想了一下,繼續問道:“那我和同俄兄弟把西域百國佔了,豈不成了大唐的心腹大患?難道崔相你就一點都不擔心?”

崔耕微微搖頭,道:“你們若果真把西域百國佔了,需要對付的就不是大唐了,而是大食國。大食擴張成性,垂涎西域久矣,就算你們想與之交好都完全不可能。”

同俄特勤不以爲然地道:“大食國有何可怕?他們老老實實地最好,若是主動挑釁,我把他們全捉了牧羊!”

崔耕也不爭辯,道:“那敢情好,那咱們的安利公司,可要賺個盆滿鉢滿了。”

闕特勤察言觀色,明白崔耕恐怕不大看好自己等人的戰力,道:“那大食人,果真那麼可怕?”

崔耕嘆了口氣,道:“不管大食人的戰力如何,終歸是帶甲百萬的大國。我以爲你們雙方的勝算,大概在五五之間。”

“這樣啊……”

闕特勤沉吟半晌,苦笑道:“若羊毛之利,真如崔相所言,恐怕即便我們二人不想進攻西域百國,部民也不會答應。看來,非得和那大食做過一場了。”

崔耕伸出手來,道:“所以,大唐和突厥之間是友非敵,咱們雙方還是精誠合作爲好。”

“好,咱們精誠合作,永不相負!”

啪!啪!啪!

三人連擊三掌,定立了和平的盟約。

至少短期內,大唐和突厥之間,是不會掀起大戰了。

然後,闕特勤爲了籠絡崔耕,把旁人摒去,告訴了他一個天大的秘密:在進攻突騎施的過程中,自己的胯~下好死不死的中了一箭,已經不能人道了。

自己膝下無子,所以,這突厥可汗的位置,最終還是要給拉達米珠的兒子坐的。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同俄特勤才和自己才達成妥協。

當然了,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裡,這可汗的位置是不會讓出來的。

闕特勤還年輕力壯呢,誰知道他什麼時候死?崔耕也只能是姑妄聽之。

雙方計議已定,大規模的羊毛貿易開展起來。

突厥的主力漸漸西移,唐軍自然也用不着在邊境保持二十萬左右的兵力了。

最後,兵部傳下調令,朔方道的客軍全部迴歸本部,只留下朔方道原本的四萬府兵。

原來的客軍雖說不發軍餉,但皇帝還不差餓兵呢,十幾萬大軍人吃馬嚼,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這回就全省下來了。與此同時,羊毛倉的稅收不斷運往京中,不到一年已達五百萬貫,朝廷的財政狀況大爲改觀。

李顯對崔耕下旨嘉獎,封其子崔瓊爲七品文林郎。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並沒有將他召回長安。

崔耕對此倒是無可無不可,回京可以更深刻地影響朝政。不回京可以更好地控制羊毛倉,各有利弊。

眨眼間又是三個月過去,崔耕的朔方軍大總管府,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崔二郎,你給我出來!咱們把話說清楚!”有一妙齡少女,年可十五六,姿容婉麗,雙手叉腰站在城主府外,柳眉倒豎杏眼圓睜,嬌聲叱道。

“我的娘誒!該不會是咱家大人不小心在哪惹得風流債吧?這事兒咱可攙和不起。”

守門的兵丁不敢怠慢,趕緊進去通報。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