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佛子與魔徒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036章 佛子與魔徒

第1036章 佛子與魔徒

所謂蒸餅,就是饅頭。儘管此物在漢時就做饅頭了,但自晉朝以來,胡風漸盛,人們將其改稱爲蒸餅、籠餅。直到大宋年間,纔會回覆舊稱。

那小乞丐的話音剛落,臺下就傳來了陣陣恥笑之聲。

“庶子無理!”

“一個乞索兒也想要佛寶,真是可笑可笑!你有那個福分嗎?”

“人貴有自知之明,可惜這乞索兒沒有。”

……

然而,崔耕既沒有斥責那小乞丐,也沒有譏笑他自不量力,而是溫言道:“這位小哥,能不能告訴我,你因何想要這佛寶啊?”

“因爲……爺爺快要病死了。”那乞索爾抽泣道:“我只有爺爺這麼一個親人了,求大師賜予我佛寶,救救我爺爺吧。”

崔耕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既然你爺爺對你如此重要,你爲何只肯用一個蒸餅來換佛寶?”

“因爲……因爲……”那乞索兒嚥了口吐沫,道:“這就是我最珍貴的東西了,我不是要佔大師的便宜,實在是沒辦法了。我求求您,求求您……只要您答應我,我給你做牛做馬……”

“不必做牛做馬。”崔耕右手一擡,打斷道:“真難爲你一片孝心,這寶物我換了。”

“啊?您真換了?我謝謝您。”

那乞索兒跪在地上,連磕了幾個響頭。

崔耕擺了擺手,又從袖兜中掏出來一塊金子,大約有一兩重,道:“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佛寶也不一定有用,你再拿這錢,找大夫看看,雙管齊下,盡人事聽天命吧。”

“謝謝大師,謝謝大師。”

那乞索兒連連磕頭,轉身離去。

這就去了兩件佛像了,對於最後一個佛像,人們依次而上,爭奪得愈發激烈。

他們獻出來的財物越來越好,崔耕卻搖頭不換。

甚至有個富商提出,要拿黃金千兩來換這佛像,他都堅決不允。

那富商怒道:“你這和尚,好沒道理。那乞索兒的一個蒸餅你肯換,我這千兩黃金你卻不肯換,你家佛祖,就是叫你這樣弘揚佛法的?”

“趕巧了,還真被您說着了。”崔耕微微一笑,道:“沒錯,我家佛祖還真是讓我這樣弘揚佛法的。”

“你……你真是豈有此理!”

崔耕不慌不忙地道:“並非豈有此理,而是確有道理。敢問這位施主,你有多少家財?”

“我你都不認識?我乃西原城中第一富商,樸夕陽是也。幾十萬貫總是有的。”

“還是的啊。你家財幾十萬貫,卻只願意用黃金千兩來換佛寶。也就是說,是願意用自己家財的幾十分之一來換。而那小乞兒呢,用一個饅頭,也就是他全部的財產來換。你以爲……誰對佛祖更誠心?”

“我……”

那富商被說了個啞口無言,轉移話題道:“那剛纔那個小販又怎麼講?他再窮,兩個梨子對他也不算什麼吧?”

“的確,那兩個梨對他不算什麼。但是,與此用時,他並未想從我這換點什麼,這就是無心之善,非常可貴。”

“無心之善?那別人也宣稱不想換東西,你也拿佛寶給他?”

“宣稱是宣稱,事實是事實。”崔耕道:“這樣,我送大家一副對聯,你們就明白了:有心爲善雖善不賞,無心爲惡雖惡不罰。”

這對聯出自後世蒲松齡的《考城隍》,非常有名。

在大唐年間,佛家的因果報應學說,在便於人們理解方面,還做的非常粗陋。

崔耕將這後世的名句一拿出來,對於一般人來說,簡直有振聾發聵之感。

“好,崔大師真有道高僧也。”

“什麼叫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我現在算是見識了。”

“今日能聆聽崔大師的教誨,某真是幸何如之啊。”

……

在人們的讚歎聲中,那富商灰溜溜地下了高臺。

然後,崔耕趁熱打鐵,又講了幾個佛門小故事,大體意思,都是心誠則靈。

比如某貪官死後受審,閻王卻說他應該投生一個富貴人家。那貪官就奇怪啊,我這輩子沒幹啥好事兒,爲何下場如此之好呢。那閻王就說了,因爲你曾經寫過一份奏章,要求朝廷不要增加鹽稅,全無私心。單這一件事,就抵消了你全部的罪孽還有富裕。那貪官說,可是,我那奏章朝廷也沒準啊。閻王回道,朝廷若是準了,你下輩子就該封公封侯嘍,又何止是投胎富貴人家?

再比如,某婦人不知如何唸佛,有人戲謔她,就說念“棒槌”就是念佛了。於是乎,那婦人就一直念“棒槌”。唸了三十年之後,竟然有佛陀下降,接她白日飛昇,進入西天極樂世界。

……

幾個小故事講完,百姓們對心誠則靈理解的更加深刻。

崔耕這纔看向那失去了女兒的婦人,道:“你現在明白了吧?若有和尚以錢財的多寡,衡量對佛是否恭敬,那就是魔王波旬的弟子假扮的。若是以心意的多寡,來衡量是否對佛祖恭敬,那就是真佛子。”

那婦人滿面羞慚,跪倒在地,道:“民女錯怪了大師,還請大師恕罪。只是……現在有魔王的徒子徒孫,佔據了奉德寺,不知崔大師,準備怎麼做呢?”

崔耕等的就是這句話!

奉德寺乃是新羅佛門護法神異次頓的道場,連金喬覺都不願意直攖其鋒。

他剛纔費勁力氣,調動人們的情緒,樹立自己的權威,爲的是什麼?還不就是爲了號召百姓們,造成輿論,幫那個小女孩報仇雪恨嗎?

當即,他豁然而起,慨然道:“某要往奉德寺一行,把魔王的徒子徒孫揪出來,爲那可憐的小女孩討回公道!你們……誰願意跟我來!”

“我願意!”

“願附驥尾!”

“殺魔子魔孫啊!”

……

不得不說,奉德寺的和尚們乾的這事兒太缺德了,犯了衆怒。而崔耕現在的號召力,又太強了。

當即,百姓們羣情激奮,踊躍參加。

金喬覺卻覺得不是事,輕扯了撤崔耕的袖子,道:“崔先生還請三思,這奉德寺……不好惹啊。”

“不好惹也得惹,若奉德寺內的妖僧不除,百姓怎麼可能傾慕佛法?佛法怎能大行於世?”崔耕盯着金喬覺的眼睛,道:“某心意已決,事到如今,你究竟站哪邊兒?”

“我……”

“傳播佛法”一下子就點中了金喬覺的死穴。他一咬牙一跺腳,道:“崔先生不愧是高僧大德轉世,爲了弘揚佛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弟子不才,願意護法!”

“好,王子殿下且放寬心,我不會讓你難做的。”

然後,崔耕抖擻精神,帶着數萬百姓,往奉德寺方向而來。金喬覺也趕緊派人,通知了官府,以防萬一。

鬧了這麼大動靜,奉德寺內的和尚們豈能不知?

崔耕來到寺前,但見八百僧兵各持兵刃,弓上弦刀出鞘,擺開陣勢,已經等候多時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