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日用有預言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183章 日用有預言

第1183章 日用有預言

半個時辰後,甘露殿。

崔日用面上無悲無喜,以無可挑剔又頗有風儀的姿勢跪了下去,高聲道:“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平身。”

“謝萬歲!”

按禮儀,崔日用是做過兩次宰相的人,李隆基應該說得是“平身,賜座。”如今李隆基只說了“賜座”二字,崔日用也只得直直地站在那裡了。

李隆基舉目前望,整好與崔日用的眼神接觸。

“該死!”李隆基暗罵了一聲。

實際上,李隆基已經無數次見到這種眼神了,但每見一次,他都感到非常不舒服。

無他,就算姚崇、宋、魏知古等老資格,一般情況下,都不敢或者不願與自己對視。

可就是這個崔日用,一直以上,都是不卑不亢地與自己對視,似乎雙方是平等的。就好像,好像……對,就好像是崔耕那個亂臣賊子的眼神!

想到崔耕,李隆基的面色更見冷厲,咬着牙道:“崔日用!”

“微臣在!”崔日用的聲音依舊那麼從容不迫。

“聽說你最近與楊思勖走得甚近?”

“不錯,正是。”

“那楊思勖彈劾王毛仲,你也有所知聞?”

“然也。”

“那好,朕來問你……崔耕對王毛仲之死能未卜先知,你作何解釋?”

“未卜先知?”崔日用先是一愣,隨即頗爲不以爲然地道:“怎麼個未卜先知法兒?崔耕要是真有那本事,還用得着避居嶺南道?真是令人可發一笑。”

“正是因爲如此,朕才甚是奇怪呢。”李隆基盯着崔日用的眼睛,道:“當日嶺南道有端州司馬狄雲鶴,面刺崔耕不顧大仇與朕妥協。但崔耕卻說,自己掐指一算,那王毛仲就命不久矣,所以不必報仇。他怎麼算到的?”

哈!

崔日用先是一樂,隨即笑容迅速收斂,道:“陛下您可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了,那崔耕分明是在裝神弄鬼。”

“此言怎講?”

“您想啊,崔耕要在泉州登陸,是不是到了刺桐港就直接上岸?”

“當然不能。嶺南王在嶺南的初次亮相,怎麼也得選良辰擇吉日,萬事俱備……呃……”

話說到這,李隆基陡然明白了,道:“你是說……崔耕早就知道王毛仲已死,卻故作不知,布了一個局?”

“就這麼簡單。”

事實上,崔耕是先安排了安祿山行事,再“預測”到了王毛仲的死期。但是在不知內情的李隆基看來,崔日用的這個解釋,卻是最符合邏輯的認知。

他心中暗暗琢磨,對啊,只要略施小計,就可以貪天之功而己有,崔耕傻了纔不幹呢!

另外,崔耕如此裝逼,好有利於離間朕和崔日用以及楊思勖的關係!

這個解釋可比什麼崔二郎遙控指揮,崔日用獻計,楊思勖陷害王毛仲可信多了。他崔二郎又不是神仙,難道還真能運籌帷幄之中,決策千里之外不成?

這麼簡單的道理,朕怎麼之前就沒想到呢?

呃……似乎也不算簡單,這條計策不光朕沒想到,嶺南道的人也沒想到,他們甚至以爲是崔耕天命在身呢。

如此說來,還得說是崔日用的眼光遠超常人。

……

本來麼,誰願意承認自己笨啊,更何況是心高氣傲的李隆基?所以,也只能解釋爲崔日用“才高八斗”了。

既然崔日用有如此大才,似乎“恃才傲物”也可以理解。

倏忽間,李隆基看崔日用的目光柔和起來,緩和了一下語氣,道:“崔刺史真是一語道破了天機,朕受教了。”

崔日用道:“哪裡,臣也是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而已。”

他退了一步,李隆基看他越發順眼,又聊起了朝中幾件不大重要的政務。

崔日用確有才華,回答得切中要旨,滴水不漏。

這邊楊思勖則眼珠亂轉,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事實上,剛纔聽李隆基問及崔日用和自己關係的時候,他的心肝兒直從嗓子眼兒裡跳出來。

他暗暗琢磨,敢情皇帝對我和崔日用交往的事兒門兒清啊,那我剛纔提議崔日用解釋此事,豈不整好落入了皇帝的算計中?

現在問題來了,那皇帝爲何還裝模作樣地對我的提議表示贊同呢?

是了,我在皇宮內經營日久,他怕有人給崔日用通風報信,恐怕……就是連趙七都信不過。

既如此……崔日用和我,今日恐怕都討不了好去。

然而,儘管他想得如此嚴重,但崔日用卻在三言兩語間把事情化解了。

崔日用如此之能,就不能不讓楊思勖對自己和崔日用之間的關係重新進行評估了。

原本他只是貪財,才和崔日用有來往。後來,崔日用幫他對付王毛仲,他纔開始對崔日用刮目相看。

現在,崔日用輕易化解了這番危機,楊思勖就開始思考,以崔日用爲自己政治盟友的可能性了。

所以,就在李隆基和崔日用交談之際,他不斷地插上一兩句話,誇獎崔日用的才能。

經過楊思勖不斷敲邊鼓,有那麼一瞬間,李隆基都覺得,讓崔日用復相,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忽然,李隆基輕咳一聲,道:“崔愛卿,關於你那個族弟崔的提議的,金城公主和親吐蕃一事,你是如何看的?”

聽到這個話題,崔日用原來和煦的面色驟然一變,道:“臣請斬崔以謝天下!”

“哦?此言怎講呢?”

“如今朝廷派去吐蕃談判的使者已經出發,若陛下對此計心中未存疑慮,又何必再問微臣?”

這話就有些不客氣了,李隆基面色轉冷,道:“那可不盡然,朕只是想聽聽崔愛卿你的看法而已。想那吐蕃縱是暫時得勢,待朕平定了突厥,騰出手來。他們怎麼吃下去的,就叫他們怎麼吐出來。”

崔日用對李隆基的表情變化視而不見,尖酸刻薄地道:“哦?果真如此?那被吐蕃吞下去的金城公主能吐出來?”

“你……”

李隆基當時又覺得崔日用面目可憎起來,強忍怒氣,道:“金城公主回不來,但朕說的是那河西九曲之地。”

“河西九曲之地?陛下以爲,我大唐真能那麼容易騰出手來?”

“怎麼?你擔心薛訥戰不贏突厥?”

“薛訥將軍鎮幽州多年,微臣倒不是擔心他戰不過突厥。不過……”

“什麼?”

“陛下您莫忘了契丹和奚族。當初崔耕以一人之力,攪合得契丹雞犬不寧,最終契丹爲我大唐和突厥聯手所滅,奚族也成爲平陽公主拉達米珠的湯沐邑。如今崔耕和拉達米珠遠赴嶺南,這二族豈不蠢蠢欲動?還有那……”

“別說了!”李隆基厲聲打斷。

若崔日用只提契丹和奚族也就罷了,但提到了崔耕,就相當於觸到了他的逆鱗!

但崔日用卻毫不顧忌,繼續道:“還有族久欲立國久矣,若沒了崔耕的鎮壓,也會蠢蠢欲動。三族異動,陛下要騰出手來對付吐蕃,那怎麼可能?”

“你……”

“微臣一片肺腑之言,天地可鑑!”

“好,如此說來,崔愛卿還真是大大的忠臣了。”李隆基冷笑道:“傳朕的旨意,崔日用君前無狀,由常州刺史貶爲……貶爲……殿中侍御史。”

常州乃是中州,其刺史是四品官。崔日用相當於從正四品降到了正六品,連降六級!

崔日用依舊面上無悲無喜,一絲不苟地跪倒在地,道:“謝主隆恩!”

……

……

一刻鐘後,大明宮內。

“崔老弟你等一下,你等一下誒!”

崔日用當時駐足,回頭道:“原來是楊公公,小弟我正要出宮,您找我何事?”

“雜家是想不通啊!”楊思勖吁吁帶喘地來到他的近前,道:“以崔老弟的聰明,難道就看不出來,陛下已經有意讓你復相了。可你爲何在這緊要關頭,又要惹陛下生氣呢?”

崔日用當然明白,這話表面上是楊思勖想知道的,其實是代李隆基問的。

當即,他脖子一梗,道:“莫非楊老哥認爲,崔某人爲了復相,就要說假話逢迎陛下?若某是這種人,當初又怎麼可能被陛下罷相?”

“你不是後悔了麼?”

“某雖然後悔了,卻並不打算改。”

言畢,崔日用施施然而去,朗聲吟誦道:“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楊思勖着急道:“雜家才疏學淺,您倒是解釋解釋,這詩是什麼意思啊?”

崔日用絲毫不停,道:“楊兄請轉告陛下,某不是陳阿嬌!”

……

……

這首詩當然不是崔日用所作,而是崔耕抄的後世李白的詩。

這首詩說得是陳阿嬌因美色被漢武帝寵愛,時間久又拋棄的故事,重點在最後一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崔耕讓崔日用以此詩言志,當然是表明,自己是靠本事吃飯,而不是阿諛奉承上位。

如果現在天下太平,崔日用做這首詩屁用沒有。但若是四面烽火起,他就在再有性格缺陷,再政治手腕兒低能,只要有治國之才,李隆基也得捏着鼻子忍了。

至於說,崔日用有治國之才嗎?廢話,就算崔日用沒有,熟知後世歷史的崔耕有啊!

崔耕扶植崔日用的目的,既不僅僅是爲了報仇,更不是用什麼陰謀詭計對付李隆基禍亂大唐,而是盡最大的可能,一方面避免大唐內戰,一方面在保護虛弱的大唐不爲四夷所欺。

這些想法,他已經通過安祿山,隱隱約約地向崔日用講明。要不然,以崔日用的心高氣傲,也不會甘爲其所用。

不過,崔日用不知道崔耕的底牌,現在他儘管按照崔耕的思路做了,心中還是隱隱懷疑,崔二郎的預言果真準確嗎?

事實很快證明了崔耕的神奇。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