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

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

張說見機得快,道:“你明裡說得是太上皇,實際上卻指的是崔耕吧?”

“正是如此。崔耕也算我大唐名將之一,若有他出馬,吐蕃的四十萬大軍又有何懼?”

“不是……”張說道:“崔耕到底怎麼回事兒,你姚相又不是不知道。人家能聽咱們的命令,前往蘭州,助朝廷大軍一臂之力嗎?”

李隆基也皺眉道:“如果能讓崔耕和吐蕃對磕,那當然是最好。但他就算真的忠肝義膽,一心爲大局着想,也肯定會擔心後路的安全,不會同意啊。”

劉幽求道:“再者,崔耕的大軍遠在嶺南道,軍情如火,這也不敢趟啊!”

姚崇卻微微一笑,道:“諸位以及陛下都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怎麼大家都想嶺南道的兵馬,就不想想崔耕在其他地方的兵馬呢?”

“其他地方?”李隆基忽地眼前一亮,道:“朕明白了!你是說……劍南道?”

“正是如此。從劍南道出兵,甚至可以直接攻打吐蕃。就算出劍門關,經大唐州府,也沒有多遠的路途。如今劍南道是上官婉兒控制,算是崔耕的一塊飛地。如果陛下下旨,向太上皇命請求,劍南道出兵十萬,進攻吐蕃。崔耕會如何反應呢?”

李隆基在政治鬥爭上相當精明,馬上就輕拍着御案道:“妙啊!姚相真乃朕之張良張子房之也。”

張說也馬上意識到了姚崇此計的毒辣之處,意味深長地道:“姚相能不能比得過張子房微臣不知道,不過比之陳平卻綽綽有餘了。”

張良和陳平都是漢初的名臣,粗看起來差不了多少。但是,張良出的計策都是陽謀,堂堂正正,名望甚高。

但陳平的計策卻是陰謀居多,頗爲世人所詬病。所以,張說這句話,實際上是諷刺姚崇乃是愛使陰謀的卑鄙小人。

事實上,姚崇此計,是介於陰謀和陽謀之間。

朝廷和崔耕達成的協議,是崔耕據嶺南道,所有軍政大事,朝廷概不得干涉。

但是,劍南道如何處置,雙方都沒提。

對於崔耕來講,這吃下肚子裡的東西再吐出來,那怎麼可能?反正自己已經把劍南道安撫使的職司辭了,嶺南道名義上和自己全然無關,李隆基也挑不出自己的理來。

對於李隆基來講,把此地也交給崔耕太過憋屈。與此同時,只要派一支兵馬堵住劍門關,劍南道的人力財力就全部無法支援崔耕的嶺南道。所以,維持現狀也不是不可接受。

現在,這一步閒棋發揮作用了。

李隆基同時下旨給上官婉兒和李旦,要求劍南道出兵。

民間輿論可不管崔耕是否名義上還是劍南道安撫使,他們只知道,國家危難之際,劍南道是否聽從朝廷的命令抗敵。

若上官婉兒拒絕呢?那當然就是崔耕從中作梗。你崔耕如此不明大義,有何面目稱“崔青天”?

若上官婉兒答應呢?蜀中沒什麼名將,你崔耕就能眼睜睜地看着蜀地這十萬子弟兵送死?再說了,萬一李隆基有意坑這些劍南兵怎麼辦?你崔耕於心何忍?所以,只能是崔耕親自領軍。

崔耕只要不想自己名聲上有污點,就必須自帶乾糧爲李隆基效力。甚至於,還得冒着被李隆基背後算計的危險。

至於李隆基?逼老爹讓位的事兒都幹出來了,還真是蝨子多了補藥,債多了不愁。

不得不說,姚崇這個法子,太卑鄙無恥了,簡直是把君子可欺之以方用到了極致。

朝堂上計議已定,李隆基的旨意馬上就到了嶺南道和劍南道。

崔耕略微一思量,就決定出兵。

除了愛惜名聲之外,關鍵是,李隆基沒聽崔日用的話,像歷史記載中那樣,把薛訥調去安東都護府戴罪立功。

沒有這位名將坐鎮,大唐和吐蕃的這次國運之戰,到底誰勝誰負,那還真不好說。

這事兒其實就是崔耕的鍋,他責無旁貸。

不過,話又說回來,崔耕修書一封,讓上官婉兒從劍南道出兵容易,他自己趕往前線可就難了。

崔耕毫不懷疑,若是李隆基發現有機可乘,會命人襲殺自己。人帶的少了,安全問題解決不了。人帶的多了,軍情如火,趕路的速度成了問題。再說了,這穿州過府的,李隆基也不放心自己帶太多人啊。

最後,崔耕決定,這次去前線,還是喬裝改扮而行。李隆基就算再想殺自己,也得面子上過得去,總不至於畫影圖形捉拿自己吧?

老規矩,他命封常清和周興坐鎮嶺南道,自己帶着楊玄琰、宋根海、劇士開、黃有爲以及吳知出發。上次崔耕去林邑時,吳知生病了不能成行,這次終於趕上了。

飢餐渴飲,曉行夜宿,崔耕扮作客商,儘量疾行,十日之後,終於到了華州境內。

算算路程,最多三日就能到達前線,崔耕的心情一陣放鬆。

到達華州城時,已經天將近午,崔耕乾脆找了一個上好的酒樓,準備好好的吃一頓。

可他們剛在三樓的雅間內安頓好,就聽到一個憤懣的聲音傳來:“哼,崔耕這個亂臣賊子!某真恨不得生食其肉,寢取其皮!”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