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大恩卻成仇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228章 大恩卻成仇

第1228章 大恩卻成仇

被朝廷的兵馬包圍了?不用問,這是針對我的啊!事到如今,也唯有死馬當活馬醫了。

崔耕心思電轉,低聲吩咐道:“本王暫與杜賓客虛與委蛇,你趕緊想辦法混出去,通知劍南道的兵馬來救駕。對了,順路將黃有爲、楊玄琰找來。”

“得令!”

劇士開儘管明知道混出去的希望不大,還是趕緊鑽出了帳~篷,依命行事。

郭子儀則看了個莫名其妙,道:“你們在搞什麼鬼?快點吧,朝廷的欽使在外面等着呢。”

“呃……沒什麼,沒什麼。”崔耕嘆了口氣,道:“你我相識即是有緣,只是今日這緣分恐怕盡了啊!記住,待會出去之後,千萬莫和某表現的太親近,免得惹禍上身。”

張守疑惑道:“難不成崔兄真犯下過什麼通天大罪不成?即便如此……也牽連不到我們倆吧?”

郭子儀也疑惑道:“怎麼聽崔兄這話裡話外的意思,是不想和我們有瓜葛似的?告訴你,某這條命是你救的,就是你真犯了什麼通天大罪,某也會拼了性命爲你求情!”

張守也道:“對,也算我一個!俺就不信了,有咱們仨的救駕之功,什麼罪過不能抹了去?”

“二位的好意某心領了,只是……”

咚咚咚~~

話剛說到這,隨着一陣腳步聲響,楊玄琰和黃有爲,從帳外鑽了進來。

與此同使,外面杜賓客的聲音響起,道;“磨磨蹭蹭的幹什麼?崔炎速速出來接旨!”

“咱們快出去吧。”

崔耕剛纔說那番話,主要目的還是拖延時間。本來麼,他出去接旨,是非常嚴肅的場合,郭子儀和張守兩個大男人,能和他表現的多麼親近啊?

當即,他帶着楊玄琰、黃有爲以及郭子儀、張守一起,去見杜賓客。

“你就是崔炎?”

“正是下官。”

“行了,跪倒接旨吧。”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崔耕等人皆跪。

但是,與此同時,杜賓客帶來的那些甲士,卻依舊站得筆直,而且手握到了腰間的刀柄。

危險!

崔耕一中一凜,額頭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楊玄琰和黃有爲也暗暗做好了準備,做最後的反抗。

可那杜賓客一開口,大家都傻眼了。

李隆基這次的聖旨,沒有用什麼駢四儷六的文字,而是通篇大白話,即便目不識丁之人,也能一聽就懂。

這道聖旨的大意是,這兩次五千破十萬的大功,主要是崔炎一個人的。

其人智深如海,不讓古之諸葛孔明;其人勇冠三軍,就是關羽張飛再世也得甘拜下風。

所以,特加封崔炎爲宋國公、左羽林將軍,賜彩帛三千鍛,吐蕃奴隸五百人,以示榮寵。

崔耕聽完了,是徹底懵圈兒了。

他暗暗琢磨,李隆基不知道崔炎的真實身份也就罷了,怎麼這賞賜如此出格?

好麼,一下子就到了公爵,就算把崔炎的功勞都擺到桌面上,也是升遷太速了吧?

然而,這還沒完。

杜賓客唸完了聖旨之後,一使眼色,頓時,有名甲士將三支響箭射向了半空。

頓時,御營內騎兵四出,將這份聖旨在唐軍各營地內高聲重複。普通士兵懂什麼,頓時齊聲呼喝崔炎的名號,把他當成了力挽狂瀾的大英雄。

崔耕見此狀況,越發糊塗了。

待那陣陣呼嘯聲漸低,他輕咳一聲,道:“杜將軍,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某雖薄有微功,卻絕沒到……”

“嗯?”杜賓客的臉馬上就沉下來了,道:“宋國公,莫非你要恃功而驕,質疑陛下?”

“下官不敢!”

“哼,最好是不敢。記住,聖天子金口玉言,出口成憲。陛下說這功勞是你的,那就是你的。你敢不要,就是抗旨不遵!”

崔耕聽着這話話裡有話,心中一動,道:“杜將軍剛纔還說,陛下有給郭子儀和張守二人的旨意,現在總該拿出來了吧?”

“是有這麼回事兒。嗯,張守、郭子儀接旨!對了,只要他們二人跪下,其他人就不用跪了。”

“吾皇萬歲萬萬歲!”張守和郭子儀再次跪倒。

杜賓客道:“查,張守和郭子儀貪生怕死,投降吐蕃。待我軍大勝之後,他們又反戈一擊,再次歸唐。朕燭照萬里,焉能受此二賊矇蔽?着杜賓客將其二人就地正法,不必審訊。欽此!”

“啊?什麼?”

郭子儀和張守萬沒想到,自己五千破十萬之後,非但沒獲得任何封賞,相反要人頭落地!

郭子儀高呼道:“冤枉啊!我們二人從未投降吐蕃,全先鋒營中所有將士,皆可作證!”

“哼,全先鋒營的將士?”杜賓客眼中的不忍之色一閃即逝,惡狠狠地道:“那陛下以及全軍將士,都見你們出現在吐蕃大軍中,又作何解釋?”

“那肯定是吐蕃派人冒充我們。”

“一派胡言!陛下明鑑萬里,又豈能認錯?實話告訴你們吧……”

說着話,杜賓客一指張守道:“你的全家老小,已經俱被陛下下旨斬首!”

然後,又一指郭子儀道:“陛下飛鴿傳書到華州,你的全家老小,恐怕現在也早就做了刀下之鬼!”

“原來……如此。”

事到如今,不僅郭子儀和張守,就是崔耕也大概能猜到此事的前因後果了。

當初,先鋒軍反向突圍,王海賓戰死沙場。

吐蕃人將計就計,不但對唐人宣佈王海賓已然戰死,而且說郭子儀和張守這對大唐雙耀貪生怕死,已經投降了吐蕃。

甚至於,韋乞力徐尚完全可以派兩個身形類似之人,假扮郭子儀和張守出現在大軍之中,反正唐軍也沒法子湊近了細看。

結果,李隆基真的信了這番鬼話,殺了張守和郭子儀的全家。

此事的性質,大概跟漢武帝殺李陵的全家類似。漢時,李陵因爲後援不至,被迫在浚稽山以五千士卒迎戰匈奴兵八萬人,連戰九日,最後力竭被俘。李陵沒有投降匈奴,漢武帝卻誤信謠言,殺了李陵的全家。縱觀漢武帝一生,此事是個極大的黑點兒。

現在李隆基的錯誤,明顯比漢武帝更大。

畢竟到了最後,李陵是真的投降了匈奴,大節有虧。而郭子儀和張守呢?他們卻再立了奇功一件。

從某種意義上講,郭子儀和張守不僅救了五十萬唐軍的性命,而且救了李隆基的性命。

把自己救命恩人的全家給殺了……罵李隆基一聲無道昏君,不算過分吧?

大恩成仇。

最後,李隆基決定把所有的功勞,都安在“崔炎”的身上。而張守和郭子儀呢?只能請他們見閻王去了。

現在郭子儀喊冤有什麼用?很明顯,李隆基明知他們是冤枉的,必欲除之而後快。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啊!”張守仰天長嘆,道:“想不到張某人縱橫一生,竟落得如此下場?!”

郭子儀更是將牙關咬的咯咯響,道:“陛下此舉,欺得了軍心,欺得了天下人。可欺天乎?可欺地乎?可欺神明乎?”

這話聽起來沒什麼,但暗含的意思,卻是詛咒李隆基必遭報應。

杜賓客不敢任其說下去,惡狠狠地道:“廢話少說,哪個廟沒冤死的鬼啊!來人,給本將軍把他們砍了!”

“喏!”

那五十名甲士早有準備,齊往前闖,就要將郭子儀和張守砍成肉醬。

正在這時,忽然有一道清亮的聲音響起,道:“且慢!我有話說!”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