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 三方白馬盟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347章 三方白馬盟

第1347章 三方白馬盟

那人惡狠狠地道:“那是因爲我長頭髮了!你再仔細看看,我是誰?”

“你是……”崔耕努力回想,卻依舊搖頭,道:“似乎有點印象,卻實在想不出來。”

“哼,越王真是貴人多忘事啊。那我提醒你一下,洛陽法賢寺,佛汗斂財。”

“我想起來了!”崔耕道:“你……你是圓清和尚!你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當初,崔耕和賀婁傲晴一起查辦鄭普思,路過洛陽,遇到了法賢寺的圓清和尚,藉助“佛像流汗”的騙局,詐騙百姓錢財一事。

後來,他發現,圓清和尚的幕後主使是成王李千里。

於是乎,崔耕將計就計,坑了李千里的錢財賑濟災民。當時也沒和李千里撕破臉,圓清和尚到底怎麼處置,他也沒深究。

萬沒想到,今日竟是這圓清和尚出賣了自己。

崔耕着實有些委屈,自己都對圓清和尚網開一面了,他怎麼就那麼不知感恩呢?

圓清和尚怨毒無比地道:“你還不知道吧?成王千歲對某恩重如山,我願意豁出命去報答他。當初要不是你,說不定成王千歲都登基做殿了。成王失敗後,我隱姓埋名,就是爲了給他報仇雪恨。天可憐見,今日某隨李公子來到瓜州,竟然遇到了你!這還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啊!”

崔耕怒道:“報應個鬼啊!李千里謀反,他還有理了不成?本王平叛又有什麼錯?”

圓清和尚得意道:“您不認這個理兒也沒關係,總而言之,你死定了,哈哈!”

“原來你就是越王崔耕?你害得我好苦啊,我要你的命!”

圓清和尚的話音剛落,王君就大叫着,向着崔耕的方向,衝了過來。

“啊,不可!”

“住手!”

“快停下!”

……

活捉崔耕,可比殺了崔耕功勞大多了。

眼看着王君爲了戴罪立功,殺崔耕自證清白,人們面色緊張,齊往前闖,趕緊喝止。

這時候,包圍圈兒驟然縮小,雙方離得很近。

忽然間,王君左手一擡,一道寒光閃過。

啊!

隨着一聲慘叫,李子俊跌倒在地,哽嗓咽喉上正插着一支袖箭。

“啊?賊子敢爾!我要你的命!”承宗勃然大怒,就要招呼人手上前,將王君亂刃分屍。

王君卻毫無懼色,大手一擺,道:“且慢!瀚海都督莫着急啊。這李子俊一死,咱們就可以談談了。”

“你殺了我的愛女婿,咱們還談什麼?”

“嗨,女婿再重要,能有兒子重要嗎?”

“兒子?什麼兒子?”一股不祥的預感,涌上了承宗的心頭。

王君苦笑,道:“說實話,我在瓜州的小日子過得好好的,真不想背井離鄉投靠越王。但是,奈何,某棋差一招……把你的兒子綁了,可能還殺了你的族人。恐怕我就是親手殺了越王,也難逃一死啊。”

“我兒子究竟在哪?”

“已經被某的未婚妻夏宇春綁了,具體在哪,我也不知道。當初,我是爲了以防萬一,才準備了這麼個後招。沒想到,竟然作繭自縛。現在,既然李子俊已死,咱們談談吧。”

“這樣啊……”承宗沉思半晌,道“行,姓王的,有兩下子。能在短時間內,想到殺李子俊破局,腦子轉的真是夠快的。”

二人都是極聰明的人,響鼓不用重錘敲,略談了幾句,就把對方的意圖摸清了。

的確,今日之事的關鍵,在於李子俊。

若沒他這個知情者,現場到底發生了什麼,還不就在承宗和王君一說?

對於王君來講,本來是以防萬一,讓夏宇春綁了承宗的兒子,做爲最後交換王忠嗣的手段。

沒成想,崔遠竟變成了崔耕。

只要李子俊活着,承宗就算朝中有人。王君已經和承宗有了仇怨,現在又牽扯到了越王崔耕,承宗要碾死他這個八品官兒,還不跟捏死個臭蟲差不多?

若王君想投崔耕呢?有李子俊在場,承宗也不能和他達成妥協啊!

但李子俊死了就不一樣了。

很簡單的道理,承宗對大唐有着不臣之心,到底是李隆基把崔耕滅了,並對回紇部進行賞賜好,還是崔耕繼續牽制大唐朝廷好,很難權衡利弊。

現在,承宗完全可以把李子俊之死,推到王君和崔耕的身上。然後,放他們離去,交換自己的兒子。

圓清和尚卻沒這麼聰明,還傻乎乎地道:“瀚海都督這話是什麼意思?莫非真的要跟那廝和談不成?”

承宗的嘴角泛起一絲獰笑,道:“嘿,什麼意思?那意思是……你早就該死了!”

嗆!

承宗鋼刀出鞘,衝着圓清和尚摟頭便剁!

“殺!”

他身後的甲士們雖然不大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卻也知道自家酋長的意思,一擁齊上,將李子俊帶來的人俱皆砍死。

反正李子俊已死,這些人包括圓清和尚在內都是小人物,承宗倒也沒必要驗證王君的話後再清場。

稍後,承宗之子失蹤的消息傳來。

王君留下做人質,崔耕等人離去。

崔耕聯繫上夏宇春之後,夏家帶上親信家眷以及王君的老爹,離了了瓜州,前往劍南道。最後崔耕又用承宗之子換了王君,一起趕往石堡城。

在崔耕看來,這次瓜州之行,既救了王忠嗣,又收了王君,算是大有收穫,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然而,事實上,此事的影響,比崔耕此時的想象中要深遠得多。

……

……

天寶三年,八月初九。

大唐天子李隆基,越王崔耕,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各帶兩萬騎兵,來到石堡城附近,紮下了營寨。

華石山下,事先早已挖好了一個方形土坑,是爲祭臺。又有一匹白馬栓於坑內,是爲祭品。

崔耕帶着郭子儀和安祿山,李隆基帶着郭知運和張說,尺帶珠丹帶着韋乞力徐尚和悉諾邏恭祿,來到祭臺之前。

首先,張說作爲司禮官,宣讀盟誓內容。大概意思就是,十年內,三方永不互相攻打,如違此誓,如同白馬的下場一樣。

然後,由三方地位最高之人,也就是李隆基,將白馬殺死,取其鮮血,盛於金盤之內。

李隆基、崔耕、尺帶珠丹各將盟誓內容複述一遍,取白馬之血放入口中。

歃血爲盟之禮至此結束。

盟誓之禮結束後,尺帶珠丹心情放鬆,望着高處的石堡城,道:“越王的本事,本贊普算是見識了,就是倆字兒,偷襲!安戎城是如此,石堡城也是如此。”

“怎麼?贊普不服氣?”

“哪裡,兵不厭詐嘛,本贊普怎會不服?只是感到……光靠偷襲取勝,越王似乎有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

崔耕眉毛一挑,道:“哪裡,贊普誤會了。其實,本王取二城的關鍵,根本就不在於偷襲,而在於得道者多助。”

“什麼意思?”

“比如攻克安戎城吧,當時有你們吐蕃人翟都局相助。再比如攻克石堡城吧,更有悉諾邏恭祿將軍之子悉諾元顧平相助。這難道不是得道者多助?”

“什麼?悉諾邏恭祿將軍之子?”

當初,安祿山利用悉諾元顧平破石堡城,將守軍斬殺殆盡,在崔耕的授意下,沒公佈此戰的細節。

今日崔耕提出來,當真對小贊普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甚是感到了深深的背叛。

他面色鐵青,看向悉諾邏恭祿,道:“此言當真?”

“呃……”

悉諾邏恭祿額頭上的汗水滾滾而落,道:“微臣之子,的確失陷於安戎城內。那逆子到底有沒有歸順大唐,微臣委實不知啊!”

“那你怎麼不早說?”

小贊普終究不願意在崔耕面前丟臉,狠狠一跺腳,揚長而去。

悉諾邏恭祿緊緊跟隨,心中不由得連連叫苦。沒辦法,當初沒有第一時間對小贊普報告此事,以後再解釋,可就說不清楚了。毫無疑問,經此一事,在自己和小贊普之間,形成了一道難以抹平的裂痕。

崔耕見狀,卻是心情愉快之極。

他心中暗暗琢磨,在歷史上,是蕭嵩使反間計,滅了悉諾邏恭祿。自己只要找準機會,不斷在悉諾邏恭祿和小贊普之間製造矛盾,恐怕悉諾邏恭祿授首的機會,就不遠了啊!

不過,他很快就高興不起來了。

正在崔耕剛剛和本隊人馬會和之際,忽然間,有一探馬騎兵疾馳而至,面色慘白道:“啓稟王上,大事不好啊!”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