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1章 整合雜牌軍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491章 整合雜牌軍

第1491章 整合雜牌軍

到底怎麼辦?

其實大家現在的選擇無非兩條:其一強行攻下小勃律國,從小勃律國往前走,繞路出海。其二,強行往回走,迴轉劍南道。

往西走,是對抗駐紮在小勃律國的十萬吐蕃軍以及小勃律國本身的幾千軍隊,如果運氣不好的話,還要對付西域其他諸國的軍隊以及大食軍。

往東走,是對抗幾十萬回紇軍以及幾十萬安西軍。

而現在崔耕這邊有多實力呢?精銳陌刀隊八百,高昌軍四千,武裝平民兩萬餘人,以及拔那汗義軍七千餘人。

四千高昌軍大概能達到普通唐軍的程度,七千拔汗那軍,還不如唐軍呢。

崔耕考慮良久,還是決定打小勃律國。一是拔漢那人在小勃律國有內應;二是,這事兒是有“先例”的。

在歷史記載中,高仙芝正是以一萬唐軍打敗了十萬吐蕃軍,並且攻佔了小勃律國,一戰成名。現在崔耕手下有着“盛唐夢之隊”,未必就不能複製高仙芝的奇蹟。

當然,人家高仙芝當時是率領的大唐的精銳部隊。而現在崔耕的手下,卻是一羣雜牌軍,還是有些不同的。現在崔耕的當務之急,是將這羣雜牌軍,統合成一支統一的軍隊。

“諸位,且聽本王一言……”

崔耕將形勢簡單分析了一遍,最後道:“所以,咱們手中的實力,大概是一萬多一點。你們是想一萬破十數萬呢?還是一萬破近百萬呢?大家議一議吧。”

薛裕賠笑道:“雖然越王乃大唐第一名將,但咱們現在最好是保守點兒,一萬破十萬吧。”

“那好,薛裕王子的實力最強。就請薛裕王子前往小勃律國,一舉破城吧。”

“別介啊!”薛裕一聽這話就趕緊又跪了,道:“我們拔漢那人哪是吐蕃人的對手?真到了小勃律,別說破城了,自保都困難。”

李泌當然知道崔耕是怎麼想的,馬上配合着怒喝道:“薛裕,你好大的膽子!按你的意思,是我們這點子人做主力攻打小勃律國?你們拔汗那人卻要在一旁袖手旁觀?”

薛裕道:“我不是那個意思。呃……我是說……我們拔汗那人雖然願意出力,但若沒有越王的指揮,根本就不堪一擊啊!”

“哦,敢情你還真明白這個啊。”李嗣業冷笑道:“我還以爲,你覺得一萬破十萬,是多麼容易的事兒呢?”

薛裕道:“那哪能呢?我是對越王千歲有信心,卻對自己的實力沒啥信心。別說一萬對一萬了,就是七千對七千,都未必打得過人家。”

“難得王子殿下如此有自知之明。”崔耕點了點頭,道:“那本王要求,直接接管拔漢那的軍隊,王子殿下有何意見?”

薛裕毫不猶豫得道:“沒意見。在下認爲,當此危急存亡之秋,非越王直接全軍指揮不可。”

“那你手下的其他人……”

“也大都是這麼想的。但有不從越王之軍令者,越王儘管軍法從事,我等毫無意見。”

“好!要的就是王子殿下這句話。”崔耕輕輕一拍几案,道:“傳本王的命令。”

包括薛裕在內,諸將齊齊跪倒在地,道:“末將在!”

“王思禮爲練兵大使,從今日起,除陌刀隊外,所有軍人歸其訓練,務必在行進途中,對全軍進行統合。對了,王思禮可從拔漢那人中選二百人出來,將陌刀隊補全。”

“謹遵王命。”王思禮跪倒。

崔耕又道:“郭子儀、安祿山、辛承嗣、張守,你們四人各自統領三千兵馬,爲我軍主力。”

“喏!”

“王忠嗣,你沒有上過戰陣,負責統領那未經訓練的兩萬餘高昌人。”

“是。”

“其餘人等,隨本王坐鎮中軍。”

……

分派下去,全軍先在此地休整了三日,進行整編。然後繼續西行,一邊趕路,一邊藉着趕路的機會訓練。

好在拔汗那人的確比較聽話,儘管王思禮練兵嚴苛,還是沒激起什麼大亂子。

又走了十餘日後,這些人竟然對唐軍感恩戴德起來。

“原來安營紮寨還有這麼多講究。”

“十七禁令,五十四斬,雖然嚴苛了點兒,但都是有道理的。若非如此,怎能成天下強軍?”

“攻殺戰守,逗引埋伏,處處有學問。我這半個月纔算開了眼了。”

“越王讓王將軍訓練我等,王將軍毫不藏私,傾囊相授。不愧是上國人物,胸懷寬廣,令人敬佩啊!”

“咱們早先有這本事,也不至於被逼出了拔漢那!嗯,咱們對王將軍都尊敬點兒,爭取多從他老人家那多學點東西。”

……

這些人議論紛紛,戰力也在不斷地突飛猛進。事實上,不止是他們,就是那些高昌的武裝平民,也迅速成長起來。現在他們行止坐臥頗有法度,就算不敵大唐的正規軍,清剿同等數量的山賊毫無問題。

簡短截說,崔耕的大軍行十五日至撥換城,崔耕直接亮明身份,對撥換城守軍喊話。這時候越王好名聲價值和就顯現出來了,沒費什麼力氣,撥換城守軍的一千唐軍主動出城來降。

又十餘日至握瑟德,五百唐軍歸順。

又十餘日至疏勒,再得五百軍。

二十餘日後,到了蔥嶺守捉府府,兩千唐軍加入了崔耕的隊伍。

行二十餘日至播密川,又得一千人。

現在崔耕手中的嫡系部隊已經過萬,即便從數量上,也已經超過了拔漢那人。如果算上那些武裝高昌平民後,更是佔據着絕大的優勢。

到了現在,再叫人家武裝平民已經有些不合適了。其戰力比起一般的大唐府兵也差不了多少。

再過二十餘日後,一行人至特勒滿川。

其實這裡已經不是大唐境內,當然了,也不算小勃律境內。此地乃是一個三不管所在,地勢險要,土地貧瘠,有許多小部族在此繁衍生息。

其中最大是五大部族,也可以叫“五識匿國”。識匿翻譯成漢語,就是“泥濘”,此地的道路難行可見一般。

當然了,這裡的“道路難行”,並非專只路不好走,還有強人攔路的意思。事實上,因爲這裡土地貧瘠,難以維生,幾乎所有部族都不介意客串一回強盜。所謂的五大識匿國,更是個中翹楚。

這一日,薛裕爲先鋒,正帶領一千拔漢那人,往前行進。陡然間,前方呼喝連連,無數識匿人手持利器,從山谷中衝了出來。

爲首之人,乃是一箇中年男子,身長壯碩,手長腳長,臉上塗着花花綠綠的油彩。

他一見對面的薛裕,就哈哈大笑,道:“我當是誰呢?這不是老朋友嗎?老規矩,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色。跟上次一樣,你們留下黃金萬兩,錦緞百匹,我等就放你們過去。牙崩半個說不字,爾等是一個也別想活!”

出乎他的預料之外,薛裕見了他,不但沒有任何驚慌之色,反而笑容滿面,道:“我當是誰呢?這不是屍棄尼識匿之主,多郎諾非嗎?你有沒有聽說過漢人一句話……”

“什麼話?”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說着話,薛裕大手一揮,道:“兒郎們,給我殺!報仇雪恨,就在今朝啊!”

“是!”

經過王思禮近兩個月的訓練,拔汗那人如今要小試……牛刀!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