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不讓諸葛亮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494章 不讓諸葛亮

第1494章 不讓諸葛亮

薛裕道:“敢問越王有何妙策?難不成是引婆勒川水爲兵,沖垮吐蕃人的兩座營寨?”

“你特麼的拉倒吧!”識匿國之主多郎諾非翻了個白眼兒,道:“先別說怎麼把吐蕃人勾~引過來,引過來之後人家能不能上當。記清楚,人家是十萬大軍,站在那讓你用水衝,你能沖走多少人啊?”

薛裕不服氣地道“那你說,該怎麼用此河破吐蕃兵?”

“要我說啊,山川盡皆有靈,這婆勒川肯定有河神在。越王千歲法力無邊,可以跟河神套套近乎,讓河神幫着咱們克敵。”

“什麼亂七八糟的?還讓河神克敵,你怎麼不說讓山神克敵呢?這雪山如此高大,肯定比河神的神力強多啦。”

“對,有道理啊。”多郎諾非建議道:“越王千歲,要不您讓河神和山神一起幫着咱們打吐蕃軍吧?”

“癡心妄想!”

薛裕小聲罵了一聲,就準備看多郎諾非如何被崔耕訓斥。本來麼,要是崔耕真能召喚神仙,還用得着打小勃律國?讓神仙帶着自己飛回去不就行了?

然而,崔耕卻是微微搖頭,道:“恐怕讓你失望了,山神本王可請不動,也只能請請河神。而且,不能讓河神破敵,只能讓此河的水位降低,咱們得以順利通過。”

“啥?”薛裕目瞪口呆,想指責崔耕胡說八道,卻沒那麼大的膽子。

多郎諾非卻猛地一拍大腿,道:“我就說嘛,越王您肯定不是一般人。要不然,能單人獨騎滅了渤海國?說吧,您做法都要什麼東西,俺給您準備。”

崔耕漫不經心地道:“按說是得豬牛羊三牲齊備,不過現在咱們沒這三樣東西,就取一頭馬祭祀吧。另外,全軍上下趕緊取河水沐浴一番,以示誠心。”

“還有呢?”

“沒了。”

“啥?沒了?這麼簡單,那河神就能聽您的?”

“那是自然,本王和河神的關係好着呢,禮數到了就行了。”

……

這回多郎諾非都將信將疑了,在識匿人的想法裡,要讓河神辦事,那怎麼也得殺幾十上百人祭祀吧,怎麼一匹馬就打發了?是河神太好打發,還是越王在吹牛?抑或是……越王真的和河神交情那麼好?

但不管他怎麼想的吧,全軍沐浴,祭祀之禮,兩個時辰之後就弄好了。

其時已經將近黃昏,高臺之上,在落日的餘暉中,崔耕的身上彷彿籠罩着一層金光,狀若天神。

全軍矚目之下,崔耕唸誦可一篇祭文,然後用火焚燒。

緊接着,崔耕一聲令下,一匹白馬被投入了婆勒川中。

希律律~~

那白馬發出了一聲哀鳴,迅速消失於旋窩。

崔耕見狀,哈哈大笑,道:“河神已經收了本王的祭品,大事成矣。”

多郎諾非還是覺得不怎麼靠譜,小心翼翼地道:“那依越王千歲之見,這祭祀什麼時候會起效呢?”

崔耕篤定道:“就在今夜子時!傳本王的命令,全軍速速回營休息。今夜亥時拔營,子時渡河,不得有誤。”

“子時?”多郎諾非一哆嗦,道:“越王你可能不清楚此地的狀況,莫看白天暖和,那子時真能凍死人的。就算子時起效,咱們明早再渡河不就行了?”

崔耕面色一沉,道:“哼,河神降低水位,豈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多郎諾非,你是想對婆勒川河神不敬馬?”

“不敢,小的不敢。”

“不敢就趕緊執行本王的軍令,膽敢違令者,軍法從事。”

“是,是。”

這一個月來,王思禮爲了讓識匿人快速成軍,下了狠手,光腦袋就砍了幾百個。

崔耕一句“軍法從事”,直把多郎諾非嚇得直哆嗦,趕緊下去安排了。

軍營中很快陷入了平靜,直到亥時才重新熱鬧起來。

戰飯早已備好,全軍飽餐了一頓。半個時辰後,再次在婆勒川前排成了一列列整齊的方陣。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了。

但見那河水的水位迅速降低,波浪再不閃現。等到了子時,已經變成一條潺潺小溪,最深處也僅能沒過人的小腿。

薛裕都看傻了,道:“這……這可真是河神顯靈了!當初我們渡過婆勒川時,河水就是這麼多的啊。”

李嗣業也瞪大了眼珠子,道:“越王千歲,您真神啦。古有諸葛亮借東風,今有您越王祭河神。真是不讓先賢專美於前啊。”

多郎諾非此時已經匍匐在地,道:“越王千歲是有大~法力之人,不……您不是人,您是神,是上天派來帶領我們識匿國之神啊!”

“參見真神啊!”

“越王千歲,千千歲!”

“越王法力無邊1”

……

識匿人最爲愚昧,盡皆匍匐在地,連連磕頭,滿臉的狂熱之色。廢話,這回是神仙帶着大家去搶劫,還有比這更強的靠山嗎?大家能不興奮異常嗎?

其餘人等在他們的帶領下,也紛紛跪倒在地。沒辦法,這婆勒川川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減少,說不是人爲,還能有別的解釋嗎?

好吧,還真有別的解釋,其實這事兒和崔耕的祭祀毫無關係,其中的秘密說穿了也完全不值一提。

這婆勒川的河水暴漲,其實是因爲天氣轉熱,雪水融化所致。

但是,這地方白天天氣熱,晚上卻會迅速轉爲零度以下。到了那時候,不僅雪水不再融化,就是已經融化了的雪水,也會迅速凍結。

所以,不僅僅是今天,每天晚上的子時到卯時的這段時間內,婆勒川的水流量都不大,可以直接涉水而過。

當然了,就算知道這番道理,沒有數據的計算,按照常理說,崔耕只能知道那段時間內河水會迅速下降,能不能涉水而過是不敢打包票的。

但是,這不是還有歷史記載嗎?

在歷史記載中,高仙芝帶領一萬精兵征伐小勃律國,遇到婆勒川阻路。於是乎,他就祭祀河神,在子時帶領大軍渡河,結果“人不溼旗,馬不溼韉,已濟而成列矣”。其實不是高仙芝的祭祀感動了河神,而是一種普通的自然現象。

只是這地方人煙罕至,沒人仔細思索其中的道理罷了。

至於崔耕?他就是明白,也沒必要對大軍解釋。解釋清楚了,焉有如此高的士氣?

崔耕見軍心可用,也甚是高興,大手一揮道:“以識匿人爲先鋒,陌刀隊隨後,全軍依次度河。”

“謹遵王命!”

……

現在識匿人的士氣極爲高漲,兩刻鐘後已經在河對岸上整齊成列了,緊接着李嗣業的陌刀隊也已經渡河。

崔耕顧不得後邊的隊伍,趕緊把李嗣業、王思禮以及多郎諾非等人召集在一起開會。

崔耕在三個人的臉上掃視了一圈兒,道:“本王之前說過,此河乃是我軍的致勝之機。現在本王卻僅僅是讓大家順利度河。那麼,有沒有人覺得,本王之前是在說大話呢?”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