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

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

“好,做的好啊!這首詩簡直做得太好了,就是比不上崔飛將,也相去不遠了。”

吉溫聽完了,忍不住連連讚歎。

一來,這首詩的確是寫得不錯,就算沒有距離“崔飛將相去不遠”,也能稱爲上等佳作。

二來,這首詩是把吉溫比作了輔佐劉備三分天下的諸葛亮,吉溫聽了自然非常高興。

三來,也是最重要的,這冒牌的李子嶠有如此才學,入了長安之後,才能穩穩坐上太子之位,甚至來日登基爲帝。

剛纔吉溫爲什麼一見面,就要這冒牌貨做詩?就是想看看此人的才學。

莫覺得李隆基沒兒子,此人去了長安,就能穩坐太子之位了。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兒?

別人不說,單說武惠妃吧。她能殺了李隆基的其他兒子,就不能再殺一個李子嶠?甚至,在殺李子嶠之前,得先把他的“黨羽”吉溫給宰了。

所以,現在顧不得考慮好控制不好控制的問題,這個冒牌的李子嶠是能力是越強越好。

若是這冒牌貨賴泥扶不上牆去,吉溫也只能對這場大富貴敬謝不敏了。現在看來,這冒牌貨的才學,比他想象中還高出不少,簡直是想瞌睡遇着了枕頭。

冒牌李子嶠微微一笑,道:“哪裡,吉先生謬讚了。怎麼?您真覺得,在下的這首詩,看得過眼?”

“看得過眼,簡直太看得過眼了!”

吉溫納頭便拜,磕了一個響頭,道:“微臣參見太子爺,願爲太子爺效死。”

剛纔他還稱“子嶠”呢,現在就稱“太子爺”了,可見是同意了這場同盟。

冒牌李子嶠趕緊以手相攙,賭咒發誓道:“吉先生快快請起,事成之後,咱們富貴共享之。如違此誓,某定當被亂刃分屍,永墮地獄!”

“太子爺有如此胸懷,日後定成一代明君。”

……

二人都有心合作,一副君臣相得的模樣。

嘉實臘見狀,嘴角泛起一股微不可查的冷笑。

忽然,他輕笑一聲,道:“好了,二位已經認識,就沒雜傢什麼事兒了。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嘉實臘上馬,迴轉太和城。

望着他遠去的背影,冷風一吹,吉溫的心中忽然有一股子疑雲泛起。

他暗暗尋思,怎麼?這死宦官給了我一個冒牌太子,這事兒就完了?

他不是想殺崔耕嗎?

事成之後,這冒牌貨就是大唐天子,我最差也能撈一個宰相當當。有了如此榮華富貴,我們吃飽了撐的,去撩~撥崔耕?

崔耕殺了我親叔叔又怎麼樣?就是殺了我親爹,我也不會爲了報仇,放棄榮華富貴啊!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冒牌貨肯定也是那麼想的。

這老閹貨,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也許……他是覺得,自己一心爲了給河蠻人報仇,將心比心,我們也會努力找崔耕報仇?

搞不懂啊,搞不懂!

……

……

一個月後,泉州,越王府。

“這可有意思了……”

崔耕看着一份公文,意味深長地輕輕拍了拍几案。

這份公文上寫的清楚明白,李隆基當初在潞州任職之時,和趙麗妃生下一子,取名李子嶠。

不過,因爲是非婚而生,李隆基怕武則天找茬,就把這個孩子隱匿了下來。

後來,李隆基年事已高,膝下無子,準備讓這孩子認祖歸宗。可是,這孩子竟然早已離開了潞州,不知所蹤。

天可憐見,現在這孩子幸得義士吉溫相助,終於來到長安,與父皇相認。

從今日起,封李子嶠爲齊王。

吉溫乃故宰相吉頊之侄,德才兼備,理應重用。如今又立了扶保皇子的大功,特加封其爲齊王府長史、御史中丞。

崔耕當然知道,真正的李子嶠就在自己的身邊,那長安這個,肯定就是個冒牌貨。

如今這冒牌貨作爲李隆基名面上唯一的兒子,沒被封太子,而是被封爲齊王,其中涉及到的多方博弈,恐怕就是局中人都不能盡知。

以後大唐的政局該如何走,真是令人撲朔迷離了。

當然了,以崔耕如今的實力,李隆基有沒有這個繼承人,根本對他造不成什麼影響。他也有信心,若這李子嶠整什麼幺蛾子,自己能出兵干涉。

所以,崔耕並沒有什麼驚慌的感覺,只是以“有意思”稱之。

“父王,父王,什麼就有意思啊……我……我也想玩兒。”忽然,門外有個黃鸝般的女聲響起。

崔耕當然認得這個聲音,輕笑一聲,道:“原來是芬兒啊,進來吧。”

簾櫳一挑,一名粉琢玉砌一般的女童,走進了屋內。

他正是崔耕的女兒崔芬,乃曹月嬋所生,今年週歲八歲,虛歲九歲,甚得崔耕喜愛。

崔芬一進書房,就如同一隻小猴子一般,爬到了崔耕的身上,道:“父王,到底是什麼好玩兒的東西啊?”

“沒什麼。這是爹爹在自己處理國家大事,可不是什麼好吃的,好玩兒的。”

“那到底是什麼國家大事呢?”

“呃……說了你也不懂,芬兒莫問了。芬兒乖,爹爹一會兒帶你去後花園玩兒。”

孰料,小丫頭瓊鼻一縱,不滿道:“什麼國家大事,我不懂了?芬兒已經長大了,可不是三歲兩歲的孩子了。”

“芬兒當然不是三歲兩歲的孩子,你都九歲啦!”崔耕忍着笑意,道:“好,既然你說自己懂國家大事,那父王就考考你。”

“您儘管考。”

“呃……這樣吧,我來問你,現在國家的各項法令,可有什麼不妥之處?只要能說出來一條有道理的,我就承認,你確實長大了。”

“國家的各項法令,可有什麼不妥之處?”崔芬的大眼睛亂轉,忽地眼前一亮,道:“有了!國家現在的收稅,很不合理!”

“嗯?怎麼不合理了?”

“咱們的稅收,基本上是家裡人多的多交,家裡人少的少交。這就不合理。”

“爲什麼?”崔耕的面色一肅,開始正視起自己這個可愛的女兒來。

崔芬道:“孩兒覺得吧,收稅就是收錢,當然得以錢財多寡而論。有的人家人口多卻貧寒,就應該少交。有的人家人口少卻家境富裕,就應該多交。”

“這……這……”崔耕聽完了,激動道:“這是你自己想的?還是你娘告訴你的?”

“芬兒聽孃親偶然間提起過,有些人家因爲人口多,交不起稅,被迫逃亡的故事。”

“光聽個故事,芬兒小小年紀,就能想到這麼多?”崔耕頗爲欣慰道:“我崔家出了一個鳳凰啊,哈哈!”

小孩子就喜歡被表揚,崔芬昂着頭,得意道;“怎麼?父皇聽了芬兒的建議,是準備改變稅制了?”

崔耕苦笑道:“哪有這般容易?真聽你的,恐怕……我嶺南道永無寧日矣!”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