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

第1600章 隋唐貓鬼事

宋根海道:“您莫不信啊,待會兒那欽使來了,您自己問問就知道了。爲了讓我幫李隆基說好話,那孫子還送了我一張錢票呢。”

“多少錢?”

“一萬貫!”

“嗯?一萬貫。看來那皇宮鬧鬼的事兒,還是真的啊。”崔耕聽了,陡然心中一驚。

一萬貫可不是個小數字,換算成黃金就是一百斤。

用一百斤重的金子,換宋根海的幾句好話。莫說什麼宋根海的舌頭是金子做的了,他整個人都得是金子做的!

話可以隨便亂說,錢財卻做不了假。由此可見,李隆基使者這次簡直勢在必得!

崔耕道:“讓他進來。”

“是。”

功夫不大,一名青衣小帽之人,被宋根海引了進來。

崔耕一見來人,就心中一凜,道:“本王和欽使有要事要談,根海,你先出去吧。”

“是。”

宋根海離去,屋內就剩下了崔耕和這位欽使。

那欽使大禮便拜,把頭磕得“咚咚”有聲,道:“奴婢牛仙童,參見越王千歲。”

沒錯,他就是李隆基最親信的宦官牛仙童。

李隆基不知道的是,當初牛仙童爲了上位和保命,出賣了楊思勖給崔耕。從那以後,他就和崔耕暗通款曲了。

只是崔耕一直沒打算對付大唐朝廷,也就沒怎麼用到牛仙童。這次爲了不使二人的關係外泄,崔耕連宋根海都打發走了。

但充其量,牛仙童只能算是崔耕的盟友,而不是手下。

崔耕趕緊以手相攙,道:“牛公公乃是大唐天子欽使,何必施此大禮?”

“應該的,應該的。”牛仙童道:“李隆基哪算什麼大唐天子啊?依奴婢看來,這天下唯有越王纔是天命所歸哩。當初封禪之時,李隆基的車駕到了來蘇頓,上天震怒……”

崔耕當然明白,他這是要說,李隆基封禪之時,來蘇頓狂風大作,但自己到了,卻風雨驟歇的事兒。

他擺了擺手,打斷道:“此事算不得什麼,不必再提。”

“怎麼能不算什麼呢?”

牛仙童見崔耕對自己不冷不熱的可急了眼了,“噗通”一聲,再次跪倒在地。

“奴婢雖然是刑餘之身,但一直仰慕越王。無時無刻,不盼望着您做這萬里江山之主啊!我……我這一片忠心,天日可鑑,日月可表,但有一個字兒的虛言,就讓奴婢不得好死!”

崔耕道:“哦?如此說來,牛公公是想向本王輸誠?”

“何止是輸誠啊?奴婢願意爲王上效犬馬之勞!”

“那……究竟是爲什麼呢?”崔耕疑惑道:“李隆基待你不薄啊。如今你已經是大唐內廷第一人,縱然效忠本王……我也不可能給你更高的官職了。”

牛仙童滿不在乎地道:“內侍第一人算什麼啊?別人不說,咱就說楊思勖吧?以前他就是內侍第一人,但在那幫子清流眼裡,還不就是倆字兒“閹狗”!現在可好,楊思勖是什麼名聲?平僚人,定南詔,誰還好意思再以“閹狗”稱之?真是羨慕死奴婢啦。”

崔耕心中暗想,楊思勖能打仗,那是因爲他本身就頗有軍事才能,那是特例中的特例。你投靠了我,我可不敢放心讓你領兵。

他淡淡地道:“還有嗎?”

“還有就是……”牛仙童下意識地往四下裡看了一眼,神神秘秘地道:“俗話說得好,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如今皇宮內鬧鬼,這預兆着大唐朝氣數已盡,奴婢不投靠您,還能投靠誰呢?”

“嗯?如此說來,那皇宮內鬧鬼的事兒,是真的了?”

“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啦……”

然後,牛仙童也不隱瞞,將皇宮內鬧鬼的經過,娓娓道來。

崔耕聽完了,只覺得剛纔“國之將亡,必有妖孽”這句話,說得真特麼的有道理。

當然了,不是說崔耕真相信什麼妖孽,而且有人敢用“妖孽”的名義興風作浪,顯然是朝廷的不穩,已經到了相當的程度。不亡國,還有天理嗎?

宋根海剛纔的話,的確是故意嚇崔芬的。皇宮內並沒有什麼鬼怪,專門兒吃小孩子。準確地說,皇宮內鬧的是貓鬼。

什麼是貓鬼呢?

據說,貓鬼亦稱貓蠱,乃是一種用貓的鬼魂害人的巫蠱之術。人一旦被“貓鬼”纏上,身體和心臟都會像針刺般疼痛,這是“貓鬼”正在吞噬人的內臟,那個人不久之後就會吐血而死。

另外,這有一種傳說,貓鬼是一種類似“迷惑人的妖魔鬼怪”的妖怪,其身形人眼看不見,能誘發人產生種種幻覺,最後或者財產被奪,最後死於非命。

但真正的貓鬼到底符合哪個傳說呢?

呃……這玩意兒誰都沒見過,誰知道貓鬼到底是咋樣的?

但話說回來,儘管沒見過,人云亦云以訛傳訛之下,貓鬼成了隋唐年間,傳說中最恐怖的妖魔鬼怪。

無論官府,還是民間。

史有所載,大隋獨孤皇后突然全身刺痛,病倒在牀。隋文帝見其病倒,忙叫御醫診斷。那御醫一見病情,就說:“這不是自然之病,而是貓鬼之疾。”

隋文帝一聽貓鬼,就想到了獨孤皇后同父異母之弟獨孤陀。相傳,獨孤陀的外婆家世養貓鬼。

於是乎,命令左僕射高穎、納言蘇威、大理丞楊遠共同審理此案。

最後果然定了獨孤陀的罪,貶爲庶民。

從那以後,隋文帝下詔:“蓄貓鬼、蠱惑、魘媚等野道之家,流放至邊疆。”

唐律是參照大隋律指定的,《大唐疏議》有規定:“蓄造貓鬼及教導貓鬼之法者,皆絞;家人或知而不報者,皆流三千里。”

無論朝廷正史,還是朝廷律法,都承認了貓鬼的存在。說貓鬼是無稽之談,在這個時代卻成了異端。

在大唐高宗年間的一段公案,更說明了貓鬼在人們頭腦中的根深蒂固。

當時,武則天上位爲皇后,要殺死和他爭寵的王皇后和蕭淑妃。蕭淑妃臨死前詛咒道:“願來世我爲貓,阿武爲鼠,世世噬其喉。”

可見,蕭淑妃也把報仇的希望,放在了貓鬼的身上。

據傳武則天遷都洛陽,正是因爲長安皇宮內的貓咪太多。她擔心蕭淑妃所化的貓鬼害自己,才被迫遷都。

如今大唐皇宮內鬧的貓鬼,據說也是和報仇之事有關。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