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裡啪啦!
二人手腳並用,動作極快,旁觀之人連招式都看不清。
幾十來個照面,突然間,凌十三“哎呦”一聲,往旁邊跌去。那壯漢大喜,往前一進步,就往地上踹去。
當然了,雙方沒有啥深仇大恨,他不會下死手,力度不算太大。
然而,這就給了凌十三可乘之機,他拼着受了這一腳,猛地一伸,將那壯漢的大腿抱住了,高叫一聲:“哈哈,你上當啦!”
噗通!
那壯漢也跌倒在地,這時候二人也沒什麼招式了,如同街頭打架一般,扭打在一處。
捶,摳,撓,掐……都用上了。
崔耕驚奇,道:“行啊,這凌十三可以啊,都會用計了。”
楊玄琰不以爲然地道:“那是他從小到大,都是隻會這麼一招。他皮糙肉厚力氣大,不知多少次利用這招反敗爲勝利。我天生直覺強,他這招對我沒用,才拜我當了大哥,其實他的歲數比我還大呢。”
“原來如此。”崔耕笑吟吟地道:“這就是,把你拉到同一個境界上,再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你,哈哈!”
……
說話間,凌十三和那人的打鬥已經白熱化了。這種近身打鬥兇險無比,此時那壯漢已經左手扣住了凌十三的右眼珠,凌十三的右手也抵住了那壯漢的左眼。
那壯漢道:“你撒開!”
凌十三道:“你撒開!”
“行,咱們一塊撒!”
“憑什麼啊?”凌十三道;“讓我撒開可以,你得認輸。”
那壯漢好懸沒氣樂了,道:“憑什麼我就認輸啊?莫忘了,你的眼睛也在我的控制之中呢。”
凌十三混不吝地道:“那我不管!實在不行,咱們一起使勁兒,聽眼珠泡響。怎麼樣?長這麼大你沒聽過吧?我也沒聽過。今兒咱們就大開眼……啊,不,耳界。”
凌十三和楊玄琰一樣,是街頭混混出身,最講好勇鬥狠的那一套了。
但那壯漢就不能奉陪了。
不是說他不如凌十三狠,而是這玩意兒完全不值當的啊!爲了爭一口氣,丟了一隻眼,完全划不來。
他手一鬆,道:“行吧,我認輸。”
凌十三依舊不鬆手,道:“任我發落?”
“任你發落。”
“說話不算數,天打五雷霹,死無葬身之地。生兒子沒小雞兒,生女兒養不大……”
“你怎麼還一套一套的?”那壯漢氣急了,道:“哪那麼多廢話?”
“嗯?”凌十三右手微微用力,道:“你想反悔?”
“不是……行,行吧……”
那壯漢滿臉委屈,跟着凌十三唸了一遍發誓的順口溜。
凌十三這才放開了他。
這時前面被那壯漢踹飛的左邊的夥計,掙扎着跑了過來,道:“謝謝,多謝壯士救命之恩。”
凌十三撇了撇嘴,傲然道:“沒什麼,俺就是看不慣某些下三爛,欺負苦哈哈而已。他要是去達官貴人的場子鬧事,我還就懶得管了。”
“這位壯士說的甚是,這人看他穿着那麼體面,沒想到吃完後竟然不付賬,還出手傷人,最主要的是還冒充羽林軍的校尉,如果真的是羽林軍校尉,會沒錢付賬嗎?”右邊的那個夥計也跑過來道。
“你們兩個就少說幾句吧,還要再次多謝各位的幫忙,不然以咱們幾個的本事,不用幾拳,就可能全部被他打倒了。”這時掌櫃的也來到崔耕等人面前道謝。
“不用謝,不用謝,舉手之勞而已。”凌十三被他們一再的謝謝弄得有點不好意思了,轉移話題道:“掌櫃的,這人我們該怎麼處置?”
那掌櫃道:“呃……他不僅吃霸王餐,還冒出羽林軍,而且還打傷了我的人,可不能輕易放過他。至於到底該怎麼處置麼……”
一個夥計道:“我們把他押到官府去,讓官老爺打他的板子。”
“不行,那樣太便宜他了,應該把他關起來,餓他幾天幾夜。”
“我看啊,你們都太小兒科了,應該把他綁到門外示衆,在他身上掛個牌子,寫上:我吃霸王餐,禽~獸不如,斷子絕孫。”
“這個主意我看行,對付惡人我們就得狠下心來。我看啊,在此之前,先喂他吃幾斤屎。他不是喜歡吃霸王餐嗎,讓他吃個夠!.”
……
幾個人吐沫橫飛,商量着如何懲治那壯漢。
“一頓飯錢而已,你們也莫太過分了。”崔耕見他們越說越邪乎,趕緊從袖兜中拿出了一張五貫錢的錢票,道:“行了,行了,他這頓飯我請了,你們該幹什麼幹什麼去吧。”
“謝謝老客。”
五貫錢在這小店裡就是一筆鉅款了,那夥計和掌櫃的臉上頓時和煦如春風,千恩萬謝的走了。
其實他們剛纔一來是痛快痛快嘴,二是嚇唬嚇唬那壯漢,未必就真敢把那壯漢怎麼樣了。
那壯漢滿面通紅,道:“幾位跟我去取錢吧。呃……五貫錢我給不起,只能結我這次的飯菜錢,三十文。”
“瞧你穿的人模狗樣的,怎麼這麼扣扣索索的?”凌十三也有些瞧不起的意味道。
“唉,此事說了你們也不懂。”那壯漢顯然不願意深談。
崔耕擺擺手,道:“既然你手頭不方便,那就算了吧。誰沒個爲難召窄的時候,咱們來日再會。”
那壯漢也不矯情,道:“成,咱們交個朋友。我住在興仁坊貔貅巷,叫李光弼。日後幾位有什麼用得着地方,只要不犯法,儘管來找我。”
“啥?李……李光弼?”崔耕陡然心中一驚,道;“你祖父是契丹人,叫李楷固是吧?”
“我的外祖的確叫李楷固,已經故去多年了。怎麼?您認得某的外祖?”
“呃……外祖父?”
崔耕仔細思想,發現自己的確記錯了,在歷史記載中,李楷固的確是李光弼的外祖父,他有個女兒,生有異像(身爲女人卻長鬍子),嫁給了左羽林將軍同正李楷洛,生了李光弼。
這個李楷洛也是契丹人,所以李光弼是正兒八經的契丹人。
這李光弼可不簡單,在歷史記載中,他經郭子儀推薦而任爲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歷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臨淮郡王等職。安史之亂平定後,李光弼被公認爲“戰功推爲中興第一”,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當世之人認爲,即使是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都“或有愧德”。
後世之人評選大唐十大名將,也都有李光弼這麼一號。
現在崔耕的手下諸將中,也只有郭子儀和王忠嗣可與之相提並論。如今郭子儀和王忠嗣都在西域爲王,崔耕東征扶桑,急缺大將,如果能把李光弼收入囊中,那就簡直是想瞌睡遇到了枕頭。
當即,崔耕哈哈笑道:“果然是故人之後啊!來,夥計,再擺上一桌酒宴,我要和這位故人之後好好的喝上兩杯。”
“好嘞。”
大師傅趕緊忙活去了。
衆人回到雅間,夥計很快將殘席撤下,新菜依次而上。
等菜上齊,李光弼才疑惑地問道:“您剛纔稱我爲故人之後,難道您認識某的外祖?”
шωш☢ тт κan☢ ¢ Ο
崔耕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飲而盡,道:“不錯,我的確認識你的外祖父。當初在契丹軍裡,我多蒙他照顧哩。”
他目光迷離,想起了和拉達迷珠一起,被困在契丹大營內諸般故事。
李光弼道:“外祖之前的確在契丹軍中,與朝廷作對過。您……究竟貴姓高明呢?”
崔耕淡淡地道:“我就是越王崔耕。”
然後,他就等着李光弼納頭便拜了。
本來麼,論權勢,崔耕天下第一。論名望,人稱崔青天,連任海川都敢在無罪的情況下,對他蹬鼻子上臉。論大方程度,他手下的國王都近百了。
說崔耕如今是天下第一好老闆,毫不爲過,李光弼又不傻,憑什麼拒絕?
然而,李光弼聞聽此言,猛地面色一肅,道:“啥?你就是越王崔耕?”
“不錯,正是。”
“那……某就不敢高攀了。您走您的陽光道,某走某的獨木橋,咱們各不相干。”
言畢,轉身就準備走。
凌十三身形一轉,就把他攔住了,道:“誒誒,姓李的,幹什麼啊?把話說清楚了再走。”
“說清楚?說什麼?”
楊玄琰道:“你就說說,爲啥對越王那麼大意見吧?他老人家是刨了你們家祖墳了,還是抱着你們家孩子跳井了?”
“當然都不是。”
“那是……”
“哼,他自己做了什麼事,自己心裡清楚!”
崔耕被李光弼氣了個不輕,語氣生硬道:“我還就真不清楚。你說,我崔耕崔二郎,究竟是辦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兒了,至於你這麼反感本王嗎?”
李光弼冷笑一聲,道:“你以爲我真不敢說。好,我來問你,我堂堂的羽林軍昭武校尉,怎麼就扣扣索索地,連五貫錢都拿不出來了?”
崔耕心裡“咯噔”一下子,指着自己的鼻子道:“難不成……還和本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