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

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

不消一會兒,崔耕就在會春殿內見到了柴碧兒。當初的青澀小娘子,已經變成了成熟美婦人。

“參見越王千歲千千歲!”柴碧兒微微一福。

崔耕見她面色惶急,眼圈泛紅,不由得心中一緊,直言道:“碧兒快起來,都是自家人,無須多禮。呃……你今日來見本王,是遇到什麼爲難召窄的事兒了把?”

楊玄琰有眼力價兒,早就把一個繡墩搬了過來。

柴碧兒順勢坐下,拿出手絹,輕輕抹了抹眼角的淚水,哽咽道:“妾身實在是沒辦法了,才求到越王的頭上了。這個忙您可一定要幫啊!”

崔耕慨然道:“那當然,本王和柴家是什麼交情?只要咱們佔理,誰找你的麻煩……本王會讓他,後悔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呃……”碧兒弱弱地道:“其實也沒那麼嚴重,而且這事兒吧,咱們也不大佔理。”

噗!

崔耕一口茶湯好懸沒噴出來,道:“到底怎麼回事呀?怎麼咱們還不佔理了呢?”

“其實也不是完全不佔理……”

然後,柴碧兒將自己遇到的那件爲難之事娓娓道來。

柴碧兒的夫君出生世家大族,名叫柳劍川,如今任正五品的吏部主事。其人溫文爾雅,和柴碧兒夫妻和睦舉案齊眉,當然沒什麼問題。

但是,他們有一個女兒,名曰柳輕眉,今年八歲,出事兒了。

準確地說,也不是柳輕眉出事兒,而是她的娃娃親對象,一個叫嚴武的人出事兒了。

嚴武乃尚書左丞嚴挺之之子,今年也是八歲。

嚴武的母親乃是嚴挺之的正妻。可是,嚴挺之並不喜歡嚴武的母親,只喜歡一個叫袁英的妾室。

久而久之,家裡的丫鬟僕役們跟紅頂白。嚴挺之的母親在家裡地位不高,甚至還在袁英之下。

小孩長大了,漸知人事,昨日就問母親:“爲什麼你是正妻,家裡人還總欺負你呀?”

於是嚴武的母親就說,你的父親喜歡袁英,不喜歡孃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嚴武也是尿性,當即大怒,道:“寵妾甚於妻,父親真是豈有此理。”

於是乎,他找了個機會。手持一個大鐵錘,來到袁英的房間裡,趁其熟睡之際,將其砸死了。

嚴挺之知道後大怒,就要打死這個逆子,爲愛妾袁英報仇。

他可以不要這個兒子,但柳家不可能不要這個女婿啊。女兒才八歲,就做了望門寡,這算怎麼回事兒?

所以,柳箭川夫婦知道這事之後,趕緊來到嚴府,勸說嚴挺之,饒兒子一命。但是嚴挺之官兒大,又死活不肯鬆口。柴碧兒無奈之下,也只得暫讓夫君在嚴府保護嚴武的周全,自己則出來找救兵。

“這樣啊……”

崔耕得知此事之後,不由得一嘬牙花子,深感爲難。

這事兒還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對於嚴挺之來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乃天經地義之事。再說了,自己是嚴武他爹,當爹的殺兒子,還需要什麼理由嗎?

不過,話說回來,人家柳劍川和柴碧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其一,寵妾欺欺這種事兒,說到哪裡都說不過去。歸根到底,是嚴挺之私德有虧,才造成了如此憾事。

其二,依大唐律法,妾比畜產。主人打死小妾,手腳做好了,什麼事兒都沒有。沒處理好手尾,證據確鑿,最後也不過是徙一年的待遇。所以,嚴武罪不至死。

其三,也是非常關鍵的。嚴武今年才八歲啊。莫說失手打死一名小妾了,就是打死一名陌生人,只要這人既不是官員也不是嚴武的長輩,就不會受到任何懲罰當然,賠錢還是要的。

所以,依照大唐律法,嚴武無罪,更別提什麼死罪了。柳劍川和柴碧兒的阻攔也有道理。

崔耕暗暗琢磨,就算到了後世,嚴武這個八歲小孩兒殺人,按說,也是應該絲毫不受懲罰。

但是,此子小時候就如此暴戾,長大之後,是否是碧兒之女的良配呢?

再說了,此子可不是因爲年紀幼小,在心思懵懂之際,誤殺了人。而是心智早熟,有預謀有計劃的殺人,着實可惡。到底……要不要就他呢?

誒,嚴武?

我想起來了,此人也是歷史上的一大名人哩。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嚴武長大了之後,臭脾氣依然未改,性情暴虐非常。

據說他曾經和一個官員關係不錯,這個官員有個女兒,人樣子相當不錯。一來二去的,嚴武就和此女勾搭之上了。但是,那個官員堅決反對此事,因爲自己的女兒絕不能嫁人爲妾。

嚴武可不管那個,被拒絕之後,直接帶人私奔了。那個官員得知此事後,趕緊報官。

官府命萬年縣捕頭捉拿嚴武。

到了鞏縣,那捕頭終於把嚴武堵住了。但嚴武乃名臣之後,那捕頭也不好對他用強,讓他把人交還就行了。

然而,嚴武假意應允,最後卻藉着請那捕頭喝酒之機,用琵琶弦將那捕頭給絞死。然後,他帶着自己的美人,逃出生天了。

當然,嚴武其對內暴虐,對外更暴虐。

當時,經過安史之亂,大唐國力衰弱。吐蕃欽犯大唐,攻陷隴右,直通長安。蜀郡西北部的鬆州、維州、保州等地都被包圍,後來終於陷落。

廣德二年七月,嚴武率兵西征,九月破吐蕃七萬餘衆,拿下了當狗城,十月又拿下鹽川城。同時遣漢川刺史崔旰在西山追擊吐蕃,拓地數百里。最後,經過與郭子儀在秦隴一帶主力戰相配合,終於擊退了吐蕃的大舉入侵,保衛了大唐的西南邊疆。

征戰途中,嚴武氣吞山河,一揮而就,寫下了一首《軍城早秋》:“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詩聖杜甫評價其詩:“詩清立意新”。

這裡面固然有杜甫和嚴武感情不錯,互相吹捧的因素。但是,嚴武的詩才也確實不錯,千載之後,猶有六篇傳世。

總得來說,瑕不掩瑜,嚴武其人堪稱民族英雄,值得萬世景仰。

崔耕左思右想,最終還是決定,要救嚴武的性命。

至於,嚴武是不是碧兒之女的良配,現在也着實管不了那麼多了。畢竟歷史上,也沒有嚴武對家人不好的記載不是?

……

……

記議已定,崔耕站起身來,道:“那好,看在碧兒你的面子上,本王就救這小嚴武一救。”

“太好了!那咱們現在就去嚴府?”

“當然不是。”崔耕苦笑道:“本王和那嚴挺之沒什麼交情,此人和張九齡交好,張九齡又是陛下的心腹。我自個兒去了,很可能會弄巧成拙呢?”

柴碧兒不解道:“那您的意思是……”

崔耕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本王帶你去找一個人。”

“誰?”

“御史大夫崔隱甫。嘿嘿,本王的人情,可不是那麼好欠的呢,現在也該他崔隱甫還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