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8章 又是欽州僚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748章 又是欽州僚

第1748章 又是欽州僚

崔耕道:“來人,給本王將謝三郎,韓玉和等人都帶上來。”

“諾!”

功夫不大,七個人都被帶到了大堂上。

崔耕道:“老實說,你們的供詞本王是不信的。另外,本王看過你們這些人的卷宗,你們就算長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這樣吧,這次本王就法外施恩,准許你們其中一個人免死,但是那個人必須給本王說實話。”

“我等所言句句屬實啊!”七個人齊聲道。

崔耕冷笑道:“句句屬實?恐怕沒一個人說實話纔是真的。來人,把他們押下去,單獨關押。記住,你們七個人只能活一個,若是有人先說了實話,剩下的人就算再說實話,也難免一死。嗯,都下去吧,誰想清楚了,就向獄卒說明要招供,本王再提審他。”

“我……我們……”

這七個人面面相覷,還想再說,卻被衙役們推推搡搡,帶出了大堂。

沒用半個時辰,就有衙役來報:“啓稟越王千歲,有人要招供。”

“誰?”

“就是您最初審問的那個謝三郎。”

“哼,這才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把他帶上來吧。”

事實上,就在帶謝三郎的這段時間裡,不斷有衙役來報,有人要求招供。

沒辦法,原來大家抱着必死之心,來誣衊何履光甚至崔耕。

但這麼一被分別關押,再加上崔耕的條件,他們就忍不住胡思亂想了。

我若是如實招供,還可能活命。

但我若是不主動招供呢?誰知道那另外六個王八蛋,會不會有人爲了活命,背叛我們呢?如此一來,我不但活不了,還死的毫無意義。這真是何苦來哉?

罷了,罷了,與其被那六個王八蛋出賣,還不如我自己做出賣別人的王八蛋呢,

謝三郎再次上堂,已經與原來的說法大相徑庭。

他跪倒在地,道:“實不相瞞,小的並非何履光都督所派,我們是欽州蠻酋黃乾曜派來的。”

“又是這個該死的黃乾曜。”崔耕心中暗罵一聲,道:“這可是奇了?黃乾曜派你們來道州殺傷擄掠,爲的是什麼?他讓你們衆口一詞的誣衊何都督,爲的又是什麼?”

謝三郎道:“黃酋長的目的就是挑起嶺南道和大唐朝廷之間的紛爭,你們若不大打出手,黃酋長焉有獨~立建國的可能?”

“在本王的地盤上獨~立建國,他想得美!”崔耕冷笑道:“你所言當真?”

“千真萬確,小的不敢撒謊。”

“那好,畫供吧。”

“是。”

謝三郎老老實實的在供詞上畫了供,然後崔耕又讓人傳韓玉和。

韓玉和的骨頭也不比謝三郎硬多少,把自己的來歷如實相告。他

也是黃乾曜派來襲擾道州的。

緊跟着又是其他人。

這下可有意思了,原來大家衆口一詞,說是何履光指使的,現在卻又都說是黃乾曜指使的。百姓們聽了一陣譁然。

“怎麼回事?怎麼先是何履光,後是黃乾曜?到底哪個是真正的兇手啊?”

“廢話,肯定是黃乾曜唄,他們是沒辦法了,才把真正的主使之人報出來。我來問你,到底是越王崔耕值得信賴,還是什麼蠻酋黃乾曜呢?我就說嘛,越王千歲如此好的名聲,非派人禍害咱們道州幹啥?”

“說得也是啊,誒,我之前怎麼沒想到呢?”

“你的腦子不好使唄。”

“行了行了,你的腦子好使,爲什麼剛開始還冤枉何履光呢?您瞅瞅人家越王千歲,既不動刑也不疾言厲色,只是隨便問了幾句,就把真正的幕後黑手揪出來了。”

“廢話,我能跟越王千歲比嗎?”

……

崔耕的名聲甚好,百姓們很快就相信了這一切,崔耕乃至何履光徹底洗脫了冤枉。

與此同時,黃乾曜名聲不張,道州百姓們也願意相信是他乾的。

若此事崔耕乾的,大家除了求人家大發慈悲外,還能幹啥?但黃乾曜算什麼東西?再有賊人前來,大家和他對戰也就是了。

不過,崔耕心中還有個疑問。

嶺南道和大唐朝廷接壤的地方多了,爲什麼黃乾曜不選別處,非要選擇,在非常偏僻的道州挑事兒呢?

就算從挑起雙方的衝突來講,道州每年交不了多少賦稅,對李隆基來說,根本就算可有可無。若是選擇別的州府,說不定就咽不下這口氣了。

只是這個問題,那七個賊人地位太低,就完全無法解釋了。

崔耕想不明白也就不再想,反正他有那信物玉佩做底牌。到時候,自己把黃乾曜滅了,他就是有什麼陰謀詭計也沒用了。

當天晚上,崔耕夜宿道州城。

可第二天天還沒亮,崔耕就聽到外面一陣吵吵嚷嚷之聲傳來:“讓我進去啊!我有緊急軍情要面見越王千歲。”

“什麼玩意兒?你們道州的軍情,關越王什麼事?再說了,現在時間還早,越王還沒起牀,要不你等天亮了再來?”

“不行,這樁事情,萬分緊急,必須馬上報告越王千歲不可。”

“到底什麼事兒,要不你先跟我說說?”

“道州城已經被莫徭蠻包圍了!”

莫徭蠻?包圍?

崔耕聽到這裡,再也淡定不能了,趕緊道:“外面可是譚刺史嗎?快進來吧。”

“是!”

譚念忠應了一聲,走入了屋內。

見禮已畢,分賓主入坐。

崔耕道:“請問譚刺史,這莫徭蠻是什麼人?他們到底有多強的實力,怎麼把道州城都包圍了?”

譚念忠道:“情況緊急,下官就長話短說了。莫徭蠻是一支較大的蠻族,所有蠻人加起來,大概有數十萬之衆。我們道州有句話,叫“無山不有徭”,這裡的徭指的就是莫徭人。”

幾十萬人已經相當不少了,青壯男子怎麼也在十萬以上。而道州守軍不過幾千,戰力也不強,比普通百姓強不了多少。

就算加上崔耕帶來的幾百人,也難敵莫徭蠻的大軍。

崔耕心中一凜,道:“這莫徭人又爲何圍攻道州城呢?”

譚念忠苦笑道:“他們不是圍攻道州城,是徹徹底底的反了。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然後他將此事的前因後果簡要解釋了一遍。

從字面意義上,就可以看出莫徭蠻特點,莫徭,也就是不服徭役的意思。

據莫徭蠻的所言,他們乃盤瓠之後。因盤瓠助帝嚳取犬戎吳將軍之頭,所以他們得帝嚳准許,不向朝廷服徭役。

事實上,他們何止是不服徭役啊,朝廷所有的稅收,他們都不繳納。這些人隱居於崇山峻嶺之中,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

李隆基的財政狀況捉襟見肘,最後終於注意到了這些莫徭蠻。

他給莫徭蠻分佈的諸州,下達了旨意:所有莫徭蠻必須向朝廷繳納賦稅。當然了,莫徭蠻遠不及漢人富裕,其賦稅標準可以商量,或者爲漢人的一半,三成,兩成甚至一成,都可以商量。

至於莫徭蠻沒有錢財,那也簡單。只要他們繳納地方特產就行了,種類也可因地制宜。

但是不交多少,不管交什麼東西,必須交稅是肯定的。

這事兒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對於李隆基來說,你莫徭蠻既然是我治下之民,不繳納賦稅怎麼行?那不是相當於蔑視朝廷嗎?

但對於莫徭蠻來講,我們在深山之中,自給自足,關你李隆基屁事,憑什麼向你繳納賦稅啊?

所以李隆基的這個政策一實行,就遭到了莫徭蠻的強烈反對,甚至產生了數場流血衝突。

到了現在,矛盾總爆發,莫徭蠻開始攻略州縣,徹底反叛了。

至於莫瑤人叛亂的第二個原因,卻是和崔耕有關。

譚念忠道:“那幫子莫瑤人說啦,要攻破道州城,殺您祭旗呢!”

“不是……這是爲什麼啊?”崔耕大惑不解,道:“冤有頭債有主,本王又沒逼着莫瑤蠻繳納賦稅,甚至之前根本就不認識他們。他們非根我過不去幹啥?”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