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0章 前事有手尾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820章 前事有手尾

第1820章 前事有手尾

李馨兒道:“怎麼?你還不服氣?我來問你,那江採萍認了越王崔耕爲義兄,武惠妃是不是就奈何不了她了呢?”

“那是自然,有什麼不對的嗎?”

“沒什麼不對。但是,你覺得武惠妃能嚥下這口氣嗎?這口氣,她衝着江採萍發不出來,就會衝誰發呢?”

楊洄這才恍然大悟,道:“那還用問嗎?我唄。在陛下把江採萍納入宮中之前,她是住在咱們家。這次江採萍得了崔耕這個靠山,也是我牽線搭橋的。這可怎麼辦?武惠妃一定會狠狠地報復咱們家啊。”

說到最後,楊洄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

要知道,武惠妃可是連李隆基的親兒子都下得起手來,更何況他這個女婿呢?

到了現在,李馨兒反而安慰起楊洄來,道:“孩子你也莫太過擔心,事情還沒到那個地步。”

“怎麼沒到那個地步?”楊洄着急道:“武惠妃豈是好惹的?陛下對她言聽計從。哪怕咱們撐過她一次兩次的報復,還能次次都撐得過去?恐怕早晚得被武惠妃抄家滅族啊!”

李馨兒不以爲然地輕哼一聲,道:“瞧你那點兒出息!我就不明白了,怎麼武惠妃能無數次找你的麻煩,你卻不能無數次找她的麻煩呢?”

“我……我們倆的地位天差地別……”忽地,楊洄好像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點什麼,道:“母親,您的意思是……”

李馨兒道:“咱們直說了吧,你那個岳父,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那大唐的萬里江山,日後該誰繼承呢?還不是你這個女婿!相對而言,武惠妃算個屁啊?我兒又何須怕她?”

“我……我也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

“那有什麼?你還年輕,完全可以再生嘛。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你想辦法讓你那老岳父點頭,命你爲太子。”

“可……可是……”楊洄還是有些遲疑。

李馨兒道:“行了,沒什麼可是的。現在擺在你面前的,無非是兩條路:其一,搏上一把,有機會爲大唐天子,金口玉言,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其二,就當我剛纔的話沒說,等着武惠妃的報復,抄家滅族。這兩條,你怎麼選呢?”

“我……”

楊洄雙眉緊鎖,沉吟半晌,最後終於下定了決心,道:“好!我就爭一爭這太子之位。不過……這大唐天子也不是好當的。既有嶺南道似敵似友,又有回紇居心叵測,恐怕孩兒即便當上大唐天子,也撐不了多久。”

李馨兒卻微微搖頭,道:“關於這點,你就更不用擔心了,爲娘已經有了主意,只要你聽我的話,擔保你這皇帝能做得穩穩當當。”

“啊?果真如此?到底是什麼妙計?”

“你先別管。幾天之後,此事就該有些眉目了。”

……

……

與此同時,越王府內,一桌上好的宴席已經擺下。

崔耕和安波注、楊玄琰等人觥籌交錯,開懷暢飲。

安波注道:“哦?這麼說,雖然那季雲還沒抓着,但十有八九,那賊人就是他了?”

崔耕道:“正是如此。其實季雲抓着沒抓着,也沒那麼重要了。我已經通過此事,和陛下做了交換,任命李光弼和張巡爲東西兩座受降城的鎮守使。如此一來,賊子縱有什麼陰謀詭計,也施展不開了。”

安波注高興地道:“照您這麼說,小老兒可是立了大功一件?”

“嗯,的確是大功一件!”崔耕手舉酒杯,道:“要不是您指證了季雲,焉有李光弼和張巡鎮守兩座受降城的機會?來,本王敬您一杯。”

“多謝越王!”安波注一飲而盡,道:“想不到我安波注年輕的時候一事無成,老了老了,卻因爲有一個好兒子,得享榮華富貴。今日又在陰差陽錯下,立下如此大功,人生際遇,真是無常!我……老頭子我,真是高興啊!哈哈……哈哈哈……哈!”

啪嚓!

突然間,突然安波注手中的酒杯掉落於地。安波注身體搖晃了一下,緩緩往後面倒去。

“老爺子,安老爺子!”

楊玄琰趕緊一側身,把安波注扶住了。卻見安波注已然雙目緊閉,口吐白沫,呼吸非常微弱。

楊玄琰道:“安老爺子恐怕是犯病了,快,快叫大夫來。”

等大夫來了之後,安波注面色慘白,情形越發不妙,等到了第二天早上,老頭子終於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一命嗚呼了。

那大夫勸道:“安老爺子這麼大歲數了,又接連驟逢大悲大喜,身體遭受不住,並不奇怪。越王千歲,您可得節哀順變,想開一點兒啊。”

崔耕道:“本王明白,先生不必再勸。”

話是這麼說,但崔耕心中還是一陣膩歪。

他暗暗琢磨:自己對安波注之死倒是可以理解,但這事兒真不好對安思順解釋啊。

怎麼解釋?

安波注自己喝酒喝得太高興,結果喝死了?

還是說,安波注受自己的牽連,屢次被算計,以至於引發了今日之事?

安思順能不胡思亂想嗎?

但事已至此,崔耕也沒啥好辦法,只得修書一封給安思順,將事情的經過詳細敘說了一遍。

然後崔耕就準備迴轉嶺南道了,反正在長安也沒什麼事兒,那季雲這麼久了也沒抓着。

但突然發生了一件事,令他推後了行程回紇二王子,或者說是太子,藥羅葛骨力裴羅,又出使大唐了。

這次的出使和上次有些關係。

當初崔耕爲了報復回紇人自說自話,和藥羅葛骨力裴羅打了一個賭:雙方比試三次,若大唐三次皆勝,回紇二王子藥羅葛骨力裴羅就得認李隆基爲爺爺。言外之意,李隆基就是回紇可汗伏帝難的父親輩人物了。

最終大唐三試皆勝,藥羅葛骨力裴羅認了這個便宜爺爺。

不過,有一利就有一弊。

如今的回紇可伏帝難提出,自己的這個輩分,不僅本人面上無光還有辱回紇的威風。當然了,這是願賭服輸的事兒,自己也不好不認,只是要加上一個條件和親,自己娶李隆基之女太華公主爲妻。

這樣的話,自己就是因爲娶了李隆基的女兒,才降了輩分,也不算太丟人。

如果李隆基答應的話,他願以駿馬萬匹,牛羊十萬,五百里牧場爲聘禮,迎娶公主。從今以後,回紇就和大唐成爲翁婿之國,永世修好。

如果李隆基不答應的話,那就是對和平卻全無誠意。自己就要盡起大軍,與大唐爲敵了。

公允而論,駿馬萬匹,牛羊十萬,五百里牧場爲聘,這份聘禮已經相當之重,堪稱傾國爲聘,表明了回紇對大唐公主非常看重。

大唐爲了兩國和平,真應該答應下來。

但與此同時,那回紇可漢伏帝難都七八十歲了,李隆基怎麼忍心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

再說了,當時回紇有妻母的風俗,如果公主嫁過去之後沒幾天,伏地就難死了。回紇人非要公主改嫁給藥羅葛骨力裴羅,那可怎麼辦?自己的女兒先後侍奉父子兩代人,這讓李隆基的臉往哪擱?!

最後李隆基靈機一動,想到了崔耕,讓他全權處理這次回紇的和親之事。

崔耕一想,此事的確跟自己有關,也就答應了下來。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不僅回紇人居心叵測,就是長安很多人,也對這樁婚事樂見其成,正在想法子給他使絆子呢。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