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章 奇兵陡然出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832章 奇兵陡然出

第1832章 奇兵陡然出

“誰?”

人們尋聲望去,但見越王崔耕崔二郎穿着一身嶄新的王袍,帶着幾個伴當,不慌不忙地站在人羣之外。

“啊?越王來了!越王來了!快閃開啊!”

譁~~

百姓們自動地讓開了一條道路,請崔耕入內。

藥羅葛骨力裴羅原來還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但見了崔耕身邊的伴當後,眼珠子都紅了。

他大吼道:“你這個騙子還敢來?!拿了我的錢,還去通知越王。盜亦有道,你懂不懂啊?”

藥羅葛骨力裴羅以爲多羅素是個純粹的騙子,原本跟崔耕毫無瓜葛呢,要不然崔耕能那麼不要臉,讓手下騙錢?

多羅素卻面上毫無愧色道:“多新鮮啊,我本來就是越王的人。發現了回紇探子,焉有不報知越王的道理?”

“我……打死你!”

藥羅葛骨力裴羅抽出隨身配劍,徑自往多羅素身前刺去。

然而,斜刺裡陡然一把鋼刀斬落,直將他手中的寶劍斬爲兩斷。

“啊?”

藥羅葛骨力裴羅大驚失色,往後連退幾步,道:“你……你是什麼人?”

剛纔那斬斷他隨身配劍之人,身形高大粗壯,黑頭髮黑眼珠,臉上輪廓甚深,不似漢人。

他咧嘴一笑,道:“藥羅葛骨力裴羅,莫欺負弱小,你的對手是我。你可以叫我毗伽頓頡斤,或者阿熱。”

“毗伽頓頡斤?”藥羅葛骨力裴羅倒吸了一口涼氣,道:“我聽說過你的名字,你是黠戛斯的王子,你……你來大唐做什麼?”

阿熱聳了聳肩道:“我剛纔不是說了嗎?你的對手是我。你來做什麼,我就來做什麼,咱們公平競爭。”

“啥?你也是來求娶大唐公主的?”

最壞的情況已然出現,藥羅葛骨力裴羅只覺腦袋嗡嗡作響,一陣失聲。

阿熱道:“不錯,正是。一家女百家求嘛,怎麼?你回紇能求大唐公主,我阿熱就不行了?”

對於阿熱,藥羅葛骨力裴羅可硬氣不起來。

道理很簡單,黠戛斯和回紇接壤,征伐不斷,各有勝負。

回紇之所以敢威逼大唐和親,就是用武力威脅。嶺南道和回紇之間還隔着大唐呢,李隆基擔心崔耕假道伐虢,不願意讓路,崔耕就很難拿回紇怎麼樣。

但是,若回紇敢進攻大唐,黠戛斯就敢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抄起後路。

說到底,他沒什麼能威脅阿布的,必須和阿熱公平競爭。

藥羅葛骨力裴羅咬着牙道:“越王打的好算盤啊。一個阿熱就讓本王子進退失據!不過,這還不有個段秀實嗎?若讓阿熱王子得勝,太華公主也不會高興吧?”

阿熱卻非常豪邁地大手一擺,道:“回紇王子,休得挑撥離間!俺沒你那麼小心眼兒,算上段秀實吧,咱們公平競爭。”

藥羅葛骨力裴羅哼了一聲,道:“公平競爭?憑什麼啊!你沒看出來,那公主已經對段秀實心有所屬了嗎?這本身就不公平。”

崔耕道:“沒關係,你要公平也成,咱們還是跟上次差不多。比試一番,哪方贏了,哪方就能迎娶公主。”

頓莫賀眼珠一轉,插話道:“如此也好,但是一家女三家求,這題目是何人出呢?”

崔耕道:“這樣吧,咱們三方各出一道題目,再加上大唐天子出一道題,總共四道。誰答對的題目越多,誰就取勝。”

“那怎麼成?”藥羅葛骨力裴羅着急道:“你們三個都是一夥的,如此一來,我們回紇豈不必敗無疑了?”

頓莫賀卻拽了下他的袖子,道:“越王的提議也不是不行,不過,咱們得事先說好。規矩一旦定下就不可更改。若我回紇得勝,越王不可反悔。”

崔耕道:“那是自然。”

“好!那咱們三擊掌!”

“你能做得了回紇的主嗎?”

頓莫賀狠狠地踹了藥羅葛骨力裴羅一下,藥羅葛骨力裴羅心中一動,恍然大悟,道:“頓莫賀的話,就是本王子的話。”

“若此甚好!”

啪!啪!啪!

崔耕、頓莫賀、阿熱三擊掌,只待大唐天子確認,這事兒就算成了。

щщщ▪T Tκan▪¢ 〇

百姓們也算得清這裡面的賬,阿熱是崔耕找來的,大唐天子能不向着自己人嗎?大唐簡直還未戰,就勝了一大半。頓時一片歡騰。

“好啊,咱們大唐贏定了。

“越王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把回紇賊子弄得沒脾氣了。”

“越王實在是咱們大唐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樑啊!”

“越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

吶喊聲聲,現場的氣氛熱烈到了極點。

誰也沒注意到,這時候,此時人羣中有一老一少,面面相覷。

那老的道:“越王這輩子算是沒白活。老夫若能和他異地相處,真是現在死了也心甘啊!可是……哎!”

如果這話被崔耕聽到的話,肯定會懷疑自己的耳朵。

因爲說話之人,並非旁人,而是當朝首輔,後世公認的奸相李林甫。而那個年輕人,則是李林甫的兒子,叫李岫。

其實出現這種狀況,也並不奇怪。

在歷史記載中,李岫擔任將作監,見父親權勢熏天,擔心盈滿爲患,憂慮不已。

一次,李岫隨李林甫遊園,看到一個役夫拉着一輛重車走過,趁機跪倒在地,哭着對父親道:“父親久居相位,樹敵甚多,以致前途滿是荊棘。一旦禍事臨頭,恐怕想跟他一樣都不可能。我們這些子孫,更是恐遭不測之禍啊!”

李林甫揪然不樂,嘆道:“形勢依然如此,又有什麼辦法?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這件事發生在李林甫的晚年,他自感時日無多,心生悔意,卻已然後退無路。

如今李林甫雖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但他不僅自感時日無多,還敏銳的感覺到長安的風向不對頭,這纔來偷偷觀察崔耕,乃至說出來剛纔這番話。

李岫勸道:“父親若是後悔當初的所作所爲,不如改投越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太晚啦!太晚啦!”李林甫苦笑道:“我這輩子樹敵太多,越王也護不住我。再者,忠臣不侍二主,烈女不侍二夫。我若改頭越王,豈不是連這輩子唯一的優點,也沒了麼?”

李岫遲疑:“可是,咱們就如此坐以待斃?”

“那……也未必。”李林甫眼中精光一閃,道:“所有人都以爲我老啦,就連陛下都有事兒不找我商量了。但是,我現在腦袋還清楚着呢!蓋棺定論,蓋棺定論,我李林甫現在還沒蓋棺,如今長安城內的形勢波濤詭譎,未必就不能抓住一個機會翻身!”

李岫道:“真有這個機會麼?”

李林甫道;“那就看老天幫不幫我這最後一遭了。哈哈,越王那首詩寫得好啊: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僞有誰知!”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