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回 棋祭(3)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仙子譜 > 仙子譜 > 

第44回 棋祭(3)

第44回 棋祭(3)

新年元旦,本書將井噴式爆更新!2萬?3萬?5萬?

酒席間,張通易眉飛色舞地把天元血戰描述了一番,大是讚歎方國渙棋佈天元陣,臨危不亂,鎮定自若,按棋勢的變化指揮調度全局,殺得打入陣中的十餘萬女真人鐵騎丟盔棄甲,最後迫使二十萬女真人大軍一敗而退,挽救了六合堂的一場厄運,可謂絕處逢生。直聽得在座諸人驚歎不已,對方國渙更是恭惟有加,敬若神明,方國渙一笑置之。

酒過三巡,方國渙問道:“總堂主連姐姐與孫奇先生可好?”張通易道:“自那日在鶴鳴山莊,方公子不辭而別,令大家好生失落,連總堂主想派人追回公子,後被孫奇先生勸住了。不過羅坤左使與卜元、呂竹風兩位堂主,還是四下追尋了公子一天,結果無功而返。後來連總堂主率領大家返回了鄱陽湖總堂處,每日處理堂務之餘,經常叮囑堂中兄弟,注意方公子的行蹤,以待有事時有個照應。”方國渙聞之,對自己昔日不辭而別,心中深感謙意。

張通易這時又道:“孫奇先生曾受方公子所託,傳令天下各處分堂查找一個會走邪棋害人的太監,公子可還記得?”

方國渙道:“不錯,沒想到孫奇先生如此用心,我此番前來,就是爲了這件事,不知可有什麼消息?”

張通易道:“孫奇先生吩咐的事,尤其又是受方公子所託,弟兄們哪有不盡心的。不過公子要查找的那兩個人,行蹤詭秘,極是難尋,但在一個月前倒有一個消息傳來。”方國渙聞之,神情一振道:“不知是何消息?”

張通易道:“一個月前,有一位走得一手好棋的秀才,叫孫臨青的,是近半年來棋道上新出名的高手,說是可以與我六合堂的棋上名家四川的劉訶堂主相匹敵。”方國渙聞之驚訝道:“沒想到棋家又出此高人!”

張通易接着又道:“那孫臨青棋聲一大,也不知怎麼便把那位會走邪棋的太監引了來。”方國渙一驚道:“莫非出了事?”

張通易道:“不錯,孫臨青與那太監走了一盤棋後,竟然坐在棋桌旁莫名其妙地絕了氣息,消息一傳出,就被六合堂的兄弟們得知了。趕巧金槍無敵將韓夢堂主到了那裡,便由當地的兄弟們引着,把未及逃脫的那兩個人截住了。誰知護着那太監的人竟是名譽江湖的天下第一劍客於若虛,結果韓堂主與於若虛打鬥了一百餘個回合,未分勝負,各自佩服對方的本事。也是韓堂主實在不相信下棋也能下死人,沒有理由難爲人家,就把於若虛和那太監給放了。後來見着了孫奇先生,才知那太監在棋上習成了一種鬼棋邪術,果能殺人的,方公子正在滿天下的尋他,自令韓堂主追悔未及。”

方國渙聽到這裡,不由長嘆了一聲道:“天意!難道是天意不成!看來李如川的棋上氣數未盡,不知還要有多少高手毀在此人的棋上!”

張通易道:“棋上事,我等粗人不明白,那太監棋術邪門,實是棋中的一個魔頭。不過方公子棋道通神入化,可應變於萬物,日後若有機會,自能在棋上制住那太監的。”方國渙嘆然道:“但願如此罷!日後望張香主告知孫奇先生,要早些找到那個國手太監纔好,此人造的棋禍越來越大。若有消息,便想法拖住此人,以候在下前來與他棋上決勝負。”張通易自是應了。

住了兩日,方國渙心掛李如川棋上事,便向張通易辭行,繼續查訪。張通易等人苦留不住,欲贈送銀兩,方國渙堅辭不受,拱手一別而去。

方國渙獨自在江湖上又四下追尋查訪了兩個月,可惜仍無所獲。這期間,不但未見李如川的任何蹤跡,並且棋上命案連,又有多名高手棋家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棋局之上。從國手狀元曲良儀算起,天下間先後已有成名的棋道高手三十餘人被無形的毀殺於棋局中,一時間天下驚動,以致民間談棋變色,甚至於有些棋家再不敢與生人過子。此時已有人知道,操此殺人棋術者,便是皇宮中神秘失蹤的那位國手太監李無三,尤令衆棋家惑然。國手太監遍訪高手,以棋殺人於無形中,命案時,雖然有人告到官府,但是無據無憑,加上李如川曾是以棋藝紅極宮中的總管太監,更是無官員敢深究此事,都不了了之。不過卻惹怒了這些棋案相關連的黑白兩道中人,雖無人知道棋上殺人是怎麼回事,但三十餘位名震一方的高手名家被毀殺於棋上卻是事實,也不知有多少路人馬追殺李如川,爲死去的棋家報仇,但奈何無不傷在了於若虛的長劍之下。一時間傳聞風起,無人相信棋能殺人,多懷疑國手太監以棋爲餌,實是在施妖法邪術,攝人魂魄,奪人精神,以此取對弈中的棋家性命。又有人猜測國手太監暗施一種無色無味不易查覺的毒藥,可殺人於十步之內。諸種原因,逼得李如川行蹤更加詭秘,也更加難尋了。甚至有幾次方國渙趕到時,棋終人亡,都陰陽差錯地失去了與之鬥棋的機會。

方國渙無奈何又四下奔波了月餘,仍未能與李如川謀面,心知李如川棋上殺人已成習性,不但自己難尋他以棋相制,他現在也是難尋高手殺之,棋家多已起了警覺。方國渙曾遇見過一位棋上有些虛名的棋士,如那牛之輩,倒也被李如川訪着了來鬥棋。雖因俗手之故,在棋局上有幸保住了性命,但又比那牛棋藝高些,直被李如川在棋上走得神智恍惚,後來自家雖然恢復了常態,但以矢志絕棋,不敢再摸棋子。國手太監李如川棋上殺人事鬧得天下間沸沸揚揚,時稱怪異。方國渙每自感嘆:“棋道能濟世,也能亂世!”

方國渙久尋李如川不着,雖焦慮難安,但並不灰心。這日路過江蘇淮陰,想起國手狀元曲良儀,不知其病情怎樣了,便取道曲家集而來。方國渙到了曲家集,尋到曲宅門前,正欲上前喚門。

這時,旁邊忽跑過來一個小孩,歡呼一聲“方叔叔!”便撲了上來。方國渙抱住看時,見是曲良儀之子曲操,曲寧兒這時在後面驚喜的跑了過來。方國渙抱着曲操笑道:“沒想到小公子還記得我。”那曲操自摟了方國渙的脖頸,極是親熱。方國渙回頭對曲寧兒道:“曲先生可好?”曲寧兒高興地道:“主人比以前好了許多,方公子快請。”說完,歡快地跑進門先前通告去了。

方國渙抱着曲操剛進大門,就見曲良臣、曲良材兄弟歡喜地迎了上來。方國渙便放下曲操,與曲氏兄弟互見了禮。曲良臣驚喜道:“做夢也想不到今日方公子能來。”

方國渙笑道:“因路過此地,順便來探望一下曲良儀先生。”曲氏兄弟聞之,大爲感動,忙請了方國渙廳中落座。曲夫人聽說方國渙到了,忙過來與方國渙禮見了。那曲操圍着方國渙不離,左一聲“方叔叔”,右一聲“方叔叔”地叫着,令方國渙好生喜愛,對曲夫人道:“小公子實有些曲先生的神采氣質,將來必有大作爲的。”

曲夫人嘆然一聲道:“這孩子就連棋上也隨了他父親,每日裡擺弄些棋子,時常吃飯睡覺都顧不得,想起他父樣現在的光景,真擔心他日後……”曲夫人說到這裡,搖頭一嘆,不忍再言。

方國渙道:“曲良儀先生爲本朝的國手狀元,曾經是天下棋家的楷模,今不幸遭意外之變。非棋上之過。小公子天資聰明,靈慧過人,日後棋上的造詣當不會低於曲先生的。”曲夫人聞之,苦笑道:“百姓人家,但求過一個安生日子,不希望操兒再如他父親一般,以名聲招禍。”說完,別有一番的悽楚。方國渙聞之,暗自感嘆不已。

方國渙隨後道:“自上次一別,已逾半年,不知曲先生怎樣了?”曲良臣一旁應道:“託方公子的福,家兄比以前好轉了許多,每日呆坐不言語,倒像好人似的。”

曲良材又道:“我大哥也好運氣,竟然得到了天下盛傳的名醫藥王谷司晨先生前來家中施藥診治。”方國渙聞之一喜道:“藥王先生來過!”

曲良臣感激地道:“聽藥王先生言,他是受了方公子之託,前來診治家兄的,還要謝過方公子纔是,如此有心,實讓我等無以爲報。”方國渙笑道:“不要客氣。藥王先生果是守信重諾之人,昔日一請,倒給方某面子。對了,藥王先生怎麼說?”

曲良臣道:“藥王先生診視過家兄後,頗感驚訝,說家兄的心脈微弱欲絕,心之氣力已近潰竭,而乃然命活至今,乃是一個奇蹟,隨後開了幾副強心之劑,家兄服過後比先前明顯好轉,藥王先生便吩咐以此方藥製成丸劑,長期服用,以觀後效。”

方國渙道:“曲先生的病症怪異,能有此效果,已屬不易。”說完,起身要去探視曲良儀,曲氏兄弟便引了方國渙來到了曲良儀的房間。

曲良儀此時坐在竹椅上,神態果比以前改善了許多,惟訥呆不語。然而一見方國渙進來,雙目中忽呈出一種別樣的光彩,欲言不能。曲良臣見了,訝道:“家兄一直表情茫然,親疏不辨,而對方公子似有感應,真乃奇事!”接着感嘆道:“家兄能有方公子這位棋上的知心朋友,也自心慰了。”

方國渙望着眼前這位曾風極一時的國手狀元,心中悲苦,難受之極,自恨李如川鬼棋害人之苦,不禁淆然淚下。曲良臣見了,安慰一番,復請了方國渙回廳中落座。

這時,曲操見了方國渙回來,高興地跑上前道:“方叔叔,你與爹爹是好朋友,棋上也必是有大本事的,就收了操兒做徒弟罷,好不好?”

方國渙見曲操天真可愛的樣子,便順口道:“好啊!那就做我的徒弟罷。”哪知曲操信以爲真,叫了聲“師父!”跪地便拜,慌得方國渙連忙上前扶起。

曲良臣見了,便道:“既然操兒喜歡方公子做師父,公子不妨就收下他罷,我等粗人,不解棋上事,但指望公子教導操兒做人之道就足矣了。”方國渙見曲操聰明靈慧,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棋才,也自心動,便高興地道:“小公子稟具曲先生的天賦,有希望成爲一個棋上的神童。好罷。能在棋上指教小公子一二,也是件高興的事。”曲氏兄弟聞之大喜。

曲夫人聞訊,也趕來謝了。曲操又復施了拜師之禮,方國渙欣然受了,曲氏兄弟隨後擺了酒席相謝。

這天晚上,方國渙在房中於棋枰上試曲操的棋力,不試則罷,試過不由大吃一驚,沒想到曲操年紀雖幼,棋路卻老到幹練,不落俗手,無那一絲的幼棋之氣。方國渙心中大喜,便在棋上盡力指點,那曲操一點即通,全不多費口舌,方國渙暗中欣喜不已,知道曲操日後棋上的修爲,當不在曲良儀之下,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如此過了十餘日,師徒甚是相得。

方國渙心掛李如川棋上事,這一日便要辭行,曲操哭着不讓走。方國渙也自不捨,安慰道:“師父是去尋找害你爹爹的壞人,以制止他再做壞事。你在家好生習棋,日後師父必來看你,要檢驗你有無長進的。”曲氏兄弟與曲夫人一旁也自哄勸了,曲操這才含淚應了。方國渙隨後拱手作別,依依不捨去了。曲操一路哭去,相送甚遠。方國渙也自悽然。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