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女皇武則天的趣味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第241章:女皇武則天的趣味

第241章:女皇武則天的趣味

女皇武則天世界,大周,公元693年。

神都城,宰相狄仁傑府中。

今日是狄仁傑六十三歲壽辰,前來賀壽的賓客不少,但狄仁傑有意低調,壽宴比較簡單。

武則天還得意讓上官婉兒送來了壽禮,以表示對狄仁傑的重視。

夜晚的壽宴結束,張柬之,李昭德,蘇良嗣、婁師德、姚崇、宋璟、張說等人去而復返。

狄仁傑將秘密引進書房,一羣人面色凝重。

“宰相,我聽聞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在陛下積極表現,以爭取太子之位!”李昭德開口道:“陛下有廬陵王李顯,相王李旦等子嗣,如何能輪到武家人繼承大業,豈不是要毀了祖宗基業?”

“是啊,我等老臣都盼着陛下能立廬陵王李顯,相王李旦等其中一位爲太子,再造唐室,繼承大唐基業……”

張柬之一臉擔憂,道:“若是讓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奪得太子之位,那祖宗基業可就真的毀於一旦了!”

“決不能讓武家人得逞!”蘇良嗣憤然道:“武承嗣,武三思之徒,既不是陛下子嗣,又不是唐室血脈,又無德,何德何能,竟敢給予太子之位,想竊取祖宗基業,簡直癡心妄想,我等絕不同意!”

最近,武承嗣,武三思等人不斷勸說女皇武則天,大周是武家的天下,爲了大周千秋萬代,應從武家人中選立太子。

武則天向來偏袒武家人,疏遠她的兒子李顯,李旦,這讓朝臣們十分擔憂。

對於武則天立大周,稱帝,他們現在沒有辦法。但他們希望李旦或者李顯這樣的大唐皇室後裔繼承太子之位,等武則天歸天后,便可恢復大唐基業。

狄仁傑近兩年來越來越受武則天器重,爲了狄仁傑,武則天還剷除了來俊臣等酷吏奸臣!

“諸位,如此陛下還是年輕,恐怕不會急於立嗣……”

婁師德永遠是一副泰山壓頂不改淡然之色,面色平和,性格中帶着忍性。

此話,令衆人眼皮抽搐。

“陛下……雖然年紀與我等差不多,但如今的確年輕……”張柬之沉着臉。

武則天實際年齡快七十了,比在場的大部分人都要年長好幾歲。

只是,兩年前,武則天突然尋得“神果”,服用後再次恢復青春,看起來只有三十左右。

此時,如今大周許多人都知道,尤其是在神都城,幾乎是無人不知。

而且,半年前出現大週報紙以來,武則天的名聲和事蹟,就更是讓大周百姓們越來越瞭解。

當然,大週報宣傳的都是武則天正面的形象。

加上玉米,紅薯,土豆的推廣,讓大周呈現盛世出現之兆,在武則天的安排下,還出現了祥瑞,瑞獸之類的。

反正就是大肆宣傳,在武則天的治理下,大周盛世已經到來,將超過貞觀盛世!

如今,武則天可得了不少民心。

武則天得到的“神果”,也就是萬壽果,狄仁傑吃過一顆,深有體會。

“陛下……應該會比我等都要獲得長久,這是大周之福!”

狄仁傑服用過萬壽果後也是百病盡去,這兩年身體依然很好,看起來比在場差不多年齡的人,要年輕十來歲。

武則天長壽,是大周之福?

在場的人,至少一般人不會如此認同。

他們一直盼望着迴歸正統,再造大唐,否則對不起列祖列宗。

“也許陛下真的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顧……”

婁師德淡然道:“但是,若是要立嗣,我等希望是從陛下子嗣中選。”

“最好是從廬陵王李顯和相王李旦兩人中選一位。”

張柬之心中有些擔心,如今武則天年輕了,要是和她的男寵有子嗣就麻煩了。

“此事,最好還是由宰相出面,勸說陛下早立太子,斷了武家人的妄想。”李昭德看着狄仁傑道:“拖的越久,越容易出事。”

衆人齊齊看向狄仁傑。

狄仁傑心裡爲難啊,但爲了大周千秋基業,或者爲了祖宗基業,他沒有決絕的理由,點頭道:“明日我就入宮,覲見陛下,勸說陛下立廬陵王李顯或者相王李旦爲太子。”

衆人又商談如何勸說武則天,之後再隨便聊聊,就散去。

……

第二日,早膳後,武則天和上官婉兒就在皇宮內駕駛着從王宇那裡兌換的紅色轎車,過過癮。

武則天雖然勤政,但也不是天天上朝。

狄仁傑在宮門外已經等候多時,看來得不到召見,是不打算離開,也是夠執着的。

跟在狄仁傑身邊的還有一個隨從護衛,這個護衛還是武則天賜給狄仁傑,負責狄仁傑護衛的。

而且,這個護衛的名字還是武則天賜予的,叫:李元芳。

大周,在狄仁傑身邊本來沒有李元芳這個人,但是武則天在華夏帝國看過“神探狄仁傑”回來後,就惡趣味的給敵人身旁安排了這麼一個護衛,並且取名叫李元芳。

(對此,元芳,你怎麼看?)

又過了大概半個時辰,終於有個武則天身邊的女官前來帶狄仁傑進宮。

在武則天的宮裡,如今宮女比太監多,而且這兩年多了不少有才能的女官,輔助武則天處理政務。

相當於秘書。

狄仁傑見到武則天,客套一番後,直接說明來意。

“狄愛卿,你也是來勸朕立太子的?”

武則天面色不悅,最近被武承嗣,武三思,太平公主等人談及立太子之事,已經覺得厭煩了。

沒想到,狄仁傑今天也來說此事。

武則天的不悅,狄仁傑感覺到了,但是該勸說的話,他必須說。

狄仁傑對武則天瞭解透徹、洞燭機微,從母子親情的角度從容地勸說道:“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爲天子而附姑於廟者也。”

武則天皺了皺眉,道:“此朕家事,卿勿預知。”

覺得狄仁傑管得太寬了,雖然武則天重用他,也不能恃寵而驕吧。

狄仁傑沉着而鄭重地答道:“王者以四海爲家。四海之內,孰非臣妾?何者不爲陛下家事!君爲元首,臣爲股肱,義同一體。況臣位備宰相,豈得不預知乎?……”

聽到狄仁傑大道理一堆,武則天心裡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要是換作她沒有進入歷史聊天羣,沒有得到大量萬壽果的話,或許今日武則天會動搖,說不定就隨了狄仁傑的意思。

可是,如今一切都改變了。

“朕,如今的上天眷顧,得神果,壽命得以延長,無需急於立太子。”

武則天說道:“不過,愛卿可放心,朕將來立太子,定然從朕的子嗣後代中選擇。”

“這……”

狄仁傑看了一眼武則天,心裡感嘆:陛下,的確年輕……

“就這樣。愛卿若是無其他事情,便離去吧。”

武則天不想再聽狄仁傑嘮叨。

“臣告辭。”

狄仁傑心裡一嘆,但得到武則天承諾將來立太子從子嗣後代中選,也不算白來。

在狄仁傑準備離去時,武則天突然問道:“對了,愛卿,朕安排給你的護衛,如何?”

“陛下是說李元芳?”

狄仁傑愣了一下,道:“多謝陛下厚愛,他……很盡職。”

狄仁傑以爲武則天安排李元芳給他做護衛,是爲了監視他,因此沒有拒絕。

他想不到,這只是武則天看過“神探狄仁傑”後的惡趣味。

“如此便好。”

武則天笑了笑,道。

等狄仁傑離開後,武則天對上官婉兒說道:“婉兒,準備一下,兩日後隨朕再去趟華夏帝國,參加羣主的登基大典,這次可以再換一輛轎車回來。”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