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在工地搬磚的魯班大師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我的歷史聊天羣 > 

第242章:在工地搬磚的魯班大師

第242章:在工地搬磚的魯班大師

王宇所屬世界,2023年。

魯班,伽利略,張衡三人來到現代世界已經近兩個月。

一開始三人被眼花繚亂的現代世界吸引,他們花了半個月時間來接觸這個世界。

坐電梯,走在柏油馬路上,看上一班堵得一路的車子,擡頭欣賞着身邊的各種高樓大廈。

下館子,逛商場買東西,進電影院,擠地鐵,乘高鐵,坐飛機……

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後,三人開始進一步去接觸各自最感興趣的事情。

魯班大師,想搞清楚一座數百米高的大廈是如何建造而成的。

伽利略,想知道這個世界的物理知識,什麼牛頓定律之類的……

張衡,對汽車的製造,對地鐵,高鐵,火車,飛機等的製造十分好奇。同時,衛星,天氣預報等技術也感興趣。

王宇與詹雅茹合作後,詹雅茹便很快爲魯班,伽利略,張衡三人解決了在這個世界的身份問題。

同時,儘可能的安排三人進入他們各自感興趣的事物的公司中。

魯班大師就進了一家國際建築公司,學習現代建築技術。

張衡,進入了一家大型的汽車製造公司。

伽利略,則是先尋找他感興趣的物理知識,同時詹雅茹爲他提供一個實驗室。

……

魯班大師進入建築公司後,簡單瞭解一番,便決定從最基本的學起。

他到了一個建築工地,搬磚,砌牆,貼磚,打混泥土,見識各種建築機器……

“空心磚,竟然有如此多多好處。”

實心磚,魯班在華夏帝國已經見識過,但現代世界各種空心磚已經大量使用,瞭解其的作用原理後,這位魯班大師稱讚不已。

“不過,這個世界的高樓,多是框架結構,一體建築……其中技巧太多,太多……”

見識越多,魯班越發感嘆現代建築的“鬼斧神工”。

尤其是,許多新的建築材料,聞所未聞。

“鋼筋,水泥……則是這世界各種高樓的基石!”

短時間內,魯班大師也認識到了現代世界建築的基礎所在。

一切建築,離不開鋼筋和水泥。

到後來,魯班無奈嘆道:“這就是所謂工業基礎嗎?……無論是我那個世界,還是華夏帝國,都無法建造這個世界的高樓!”

魯班大師已經意識到,現代世界的各種高樓大廈,雖然以鋼筋和水泥爲基礎,但要想完成宏偉的高樓,更離不開各種建築機器,建築技術,新的建築材料……

也就是一系列配套的建築工業基礎!

他是來現代世界學習的,但魯班知道應該由易入難。

“水泥,鋼筋,瓷磚,實心磚,空心磚,基本的建築原理……這些才能用在華夏帝國?”

魯班講究學以致用,考慮現代世界建築上的東西,那些現在能用到華夏帝國去嘗試。

“此工地上的事情,有了初步瞭解,接下來或許應該先去了解水泥,鋼筋,空心磚,以及其他一些建築材料的製造。”

魯班有了下一步打算:“建築知識,可以私下不斷了解。”

……

另一邊,張衡在一家汽車製造公司。

他首先了解的是一個汽車內部構造,以及運行原理。

一個多月下來,張衡也抓住了一個汽車製造的核心。

“最重要的是動力系統?”

張衡瞭解到的是現代世界製造汽車的關鍵,但在他看來,還有更重要的,比如:橡膠輪胎,焊接技術,車用鋼材,電動機……

“要想在大漢,或者在華夏帝國製造一個汽車,根本不可能……甚至連橡膠都不能製造!”

汽車製造十分讓張衡感興趣,但同時也覺得無奈,沒有工業基礎,他在大漢或者華夏帝國根本造不出汽車。

“先從橡膠,發電機,鋼材等製造開始?……還有各種螺絲螺帽,也十分重要……從何處先入手呢?”

張衡有些迷茫,心裡感嘆:製造一輛汽車都如此艱難,那地鐵,高鐵,飛機,衛星……如何能用在華夏帝國去?

“不得不說,這個世界,太神奇,有太多的不可思議!”

瞭解越多,張衡感嘆越多。

……

伽利略一邊。

他一邊研究物理知識,一邊在實驗室進行實驗。

“微積分,萬有引力……牛頓,真了不起!”

歷史上牛頓學過伽利略的理論知識,如今伽利略來到現代世界,卻在學習牛頓的理論知識。

三位學者,在現代世界樂此不疲的學着各自感興趣的知識。

與此同時。

在古代,有兩位聖人,也在討論思想理論的事情。

在老子和孔子的世界裡。

老子從華夏帝國離開後,返回他所屬的世界,然後用傳送符去見孔子。

老子到了孔子居所,將歷史聊天羣中從王宇那裡要來,並由王宇快遞給他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一書取了出來,與孔子一起研讀。

兩人一首一本。

原本是王宇從現代世界帶到華夏帝國的書籍之一,被老子看到,並被書中內容吸引,便從王宇那裡要了兩本。

“此書中之思想,甚秒!”

老子是孔子的老師,得到好書,便想着與孔子分享。

“多謝老師贈予。”

接過書,孔子先是仔細觀察封面:“這便是老師所提及的紙張,並用此編纂的書籍?……上面的字不同於列國任何一種文字……”

“沒錯。”

老子到來書,笑着說道:“此書是歷史聊天羣的羣主王宇所贈,是用紙張記載文字,文字乃是羣主王宇家鄉之文字,需要開啓歷史聊天羣中的萬能翻譯器,你我才能識得。”

“紙張……的確神奇。”

孔子也翻開書,第一眼是注意到書中密密麻麻的文字,同時開啓歷史聊天羣的萬能翻譯器,便可認識,不過他有疑問,道:“老師,書中文字,不是刻上去的,難道是您提到過的印刷術?”

造紙術,印刷術,在老子第一時間見到後,就通過歷史聊天羣私信告訴了孔子。

“非也。”

老子搖頭,道:“我問過羣主王宇,他說此書不是印刷而成,而是通過其他更爲先進的技術打印而成,被稱作爲“打印技術”,具體的我也不知。”

雖然老子和孔子,名義上是師徒,但更是亦師亦友,老子沒有以“老師”而自居。

“打印技術?”

既然老子也不知道,孔子沒有再問打印技術的事情,轉而問道:“老師,之前您說已經知道造紙術和印刷術,可是真的?”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