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卯上了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嗇夫記 > 嗇夫記 > 

第九十一章 卯上了

第九十一章 卯上了

他又看了看裴度,這位大理寺卿站在隊伍中,臉色可不大好看,額頭上甚至分泌出細細的汗珠。

於樑對他報以十二分的同情,知道他作爲本案的主判官,被這麼多人盯着絕對不好受……所以他立刻選擇了拉這哥們一把。

這當然不是說他和裴度哥倆好,而是該出手時就出手……要扳倒呂伯仟這種級別的官員,總得有個先挑事的人,於樑不介意當一回“急先鋒”。

“沒錯,陛下,臣在邊塞時,察覺到了呂伯仟與突厥人在暗中勾結,便立刻來京,向大理寺狀告此事。”,於樑一本正經的說道,說謊那是一點都不打腹稿。

他這種態度鮮明表達立場的做法頓時在大殿中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寧王派系的官員立刻站了出來反駁。

“胡說八道,呂伯仟大人忠心耿耿,豈容你這等小人誹謗。”

說話這人倒是中氣十足,正是那日與於樑打過照面的御史臺官員,被他氣得半死的趙樑棟。

寧王果然還是有兩下子的……看到是此人發聲,於樑眼神中倒是閃過一絲欣賞之色,有些猜到了寧王的用意。

很顯然,在大殿中最適合打嘴炮的官員,就是專門以彈劾爲工作的諫官,哪怕說錯了話也可以以職責所在掩飾過去。

“趙大人,首先,我不是小人,而是正兒八經的良民,當心我告你誹謗,其次,我既然敢告那呂伯仟,自然有證據!”

於樑立刻針鋒相對的反駁道,又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這人居然有證據?……一時間,包括寧王派系在內的朝臣都生出了緊張情緒,這東西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在皇帝面前說大話,那是犯了欺君之罪,要砍頭的!

面對種種不相信的目光,於樑無所謂的聳聳肩道,“若是需要的話,我可以隨時拿出來。”

他這話說得信誓旦旦,裴度頓時神色複雜的瞪了他好幾眼……要知道,這些天他可不止一次派人去驛站詢問於樑是否有什麼新線索,回答的結果可都是沒有。

“裴大人莫要怪罪,早些時候不是我不將證據呈報給你,乃是呂伯仟背後實力強大,怕這寶貴的證據被銷燬了而已。”,於樑感受到他的目光,笑着解釋了一句。

他這話不僅是說給裴度聽的,更是說給滿朝文武和皇帝聽的,而且矛頭指向直接對準了寧王派系的人……顯然他們極力爲呂伯仟辯白,怎麼看也有同黨的嫌疑不是?

“我大唐是個講律法的地方,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呂伯仟不過是一從四品中郎將,若真有與突厥勾結,定當嚴懲不貸,任何人都不會包庇!”

面對剎那間寂靜下來的朝中大殿,坐在龍椅上的皇帝突然開口道,說得斬釘截鐵,滿是帝王威儀。

他這話可不是無的放矢,一時間寧王派系的官員都覺得脖子一寒,彷彿被架在了鍘刀口似的,一個個都縮着腦袋不敢吭聲了。

“父皇,兒臣相信清者自清,呂伯仟守衛邊疆多年,砍下的突厥人頭顱數不勝數,兒臣不相信他會通敵,還請父皇讓大理寺嚴查此事。”

在手下都不敢發話時,寧王則堅定的站了出來……作爲派系領袖,他必須在這個時候凝聚麾下的向心力,否則以後誰還敢跟他混不是?

他一邊說着,一邊似有似無的看了看於樑,“兒臣以身家性命擔保呂伯仟無罪,若此事查明是誣告,懇請父皇從重發落這誣告之人。”

這明擺着是針對於樑去的,有了寧王作爲榜樣,他麾下這些大臣們頓時像是打了雞血似的,一個個站出來表明態度,瞬間便將局面拉了回來。

哼,還挺齊心的嘛……於樑看在眼裡,不屑的撇撇嘴,若朝堂上聲音大就是真理的話,他還不如帶個擴音器來。

“於樑,你可要想好了,今日在大堂上說的話,可是收不回去的。”,龍椅上的皇帝淡淡開口,從他面無表情的臉色上,讀不到任何心理感情。

當然,於樑知道皇帝肯定肺都要氣炸了……大臣們如此團結一心,這本來就讓人不喜,而且更可惡的是,這效忠的對象居然還不是他。

所以於樑立刻旗幟鮮明的挺直了身子,朗聲說道,“臣敢以身家性命擔保,那呂伯仟絕對有罪,若是誣告的話……砍了臣的腦袋便是。”

他說這話的時候甚至還帶着幾分笑意,完全是一副吃定對手的樣子,頓時讓皇帝微微頷首道,“好,這件事便交給裴卿負責,務必要儘快拿出定案。”

頓了頓,他又沉聲補充道,“一定要查清楚,以儆效尤。”

君無戲言!聽到皇帝的聲音後,大臣們都知道這件由流言引起的風波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程度……站在對立面的雙方,無論是貴爲寧王,還是布衣於樑,都將自己推到了懸崖邊上。

雙方必定會倒下一個,而寧王失敗的話,毫無疑問,代價會更加慘痛。

“你輸在太自信了……”,以衆人聽不見的聲音,於樑喃喃自語,他自然知道皇帝說這麼多話都是在配合自己下套,而現在,則是收網的時候。

“這,便是臣的證據!”,於樑自信的笑笑,在衆目睽睽之下,拿出了一件東西。

對於官鬥而言,一件不起眼的小東西就能用來借題發揮,比如從某官員家裡搜出一件女人穿的肚兜便能聯繫到私德敗壞,夜夜尋花問柳上去……其實這肚兜就是他老婆忘住旮沓裡沒洗而已。

於樑顯然深諳此道,而且他拿出來的東西也遠比肚兜什麼的有說服力,起碼讓寧王派系的官員看得眼皮直跳。

一本……破舊的賬本。

這賬本很厚,拿在手上頗爲費力,那封皮已經被磨得油膩不堪,紙張脆硬,翻動時嘩嘩作響。

在場的都是讀過書的人,知道這是經常翻閱後留下的痕跡……換句話說,造假起來很難。

“陛下,這便是臣的證據。”,於樑篤定的說道,一本正經的樣子更是讓寧王派系的人膽寒。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