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變相示威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嗇夫記 > 嗇夫記 > 

第三百一十五章 變相示威

第三百一十五章 變相示威

?“於樑!裴度!你們敢私自抓捕朝廷命官,我要告到你們家破人亡!”,張賢之身上不能動盪,可是嘴巴卻還不閒着,撕心裂肺的大吼着。

“哦?是嗎……那也得你挺得過今晚再說吧,別怪我沒提醒你,你最好做好心理準備,等會兒別被嚇得尿褲子。”

於樑哪會在意他的態度,直接無視的擺擺手,讓捕快在現場戒嚴,押着一干張府家眷集中看守,不準任何人擅自走動。

“現在要審問他麼?”,佈置停當後,裴度躍躍欲試的向於樑問道,盤問罪犯那是他的拿手好戲,特別是這種身份地位又高,又能放開了手腳問話的,簡直是一種享受。

於樑白了他一眼,不大理解裴度的惡趣味,話說這哥們總算是讀過書修過身養過性子,否則沒準成爲來俊臣第二也說不定……

“不急,咱們再等等。”,看了看天色,於樑微微皺了皺眉頭,隨即搖頭。

從他們闖入張府已經過去了將近大半個時辰,這麼長的時間,張賢之的援手也應該來了……寧王府的侍衛可都騎着快馬,趕過來頂多兩柱香的時間。

可是他又等了小半個時辰,周圍卻一點動靜都沒有,靜悄悄的猶如死地。

“難道寧王府的人事先收到風聲了?”,於樑的眉頭又皺得深了一些,不大相信對方會如此睿智。

“再拖延下去的話,天色快亮了,審問的時間不夠。”,裴度忍不住小聲提醒他。

於樑腦海裡閃過遊德標狡猾的模樣,終於漸漸確信對方的確沒有中計,這才意興闌珊的撇撇嘴,不情願的點頭道,“算了,小蝦米就小蝦米吧,先殺了再說。”

說罷一揮手,帶着捕快們將張賢之提着,進入了張府正殿。

幾乎在同一時刻,寧王府中。

內院書房的油燈大亮着,照耀得整個屋子如同白晝,屋子裡對面相向而坐着兩個人,竟赫然是蓋元禮和遊德標,只是他們面上表情都鐵青無比。

“蓋大人,張賢之請求王府衛士過去的請求,真不用理會麼?”

遊德標沉聲問道,他很難理解蓋元禮爲何要制止這個決定,話說張賢之是寧王欽點的留在京城的派系牛耳,若是此人一倒,對寧王派系的士氣打擊可是相當大的。

蓋元禮閉着眼睛,似乎在思索着什麼,旋兒睜開眼睛,一雙老邁的眼神中透露出擇人而噬的利芒。

“陛下似乎要針對我們……”,這位二品大員淡淡開口道,遊德標頓時驚得站了起來。

他知道,蓋元禮是不會輕易下定論的,而且,這位大人物說的話,一向很少出錯。

“今日高太監出宮,我反覆思量,這便是陛下警告我的提示。”,蓋元禮此時冷靜得跟一團寒冰,雖然人上了年紀,但是思維卻一點也不遲鈍,甚至越發的敏銳。

“於樑那人的確張狂,但他非常狡猾,會恣意妄爲,但不會魯莽……他敢帶着人跟張賢之撕破臉,那就表明他有足夠針對張賢之的東西。”

蓋元禮一邊說着,一邊細細的品着茶,這位老狐狸有個和於樑一模一樣的優點,那就是越緊張的關頭便越沉得住氣,從來不因爲情緒的左右而犯錯。

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斷……哪怕明知道此時不去救人的話,張賢之必定要倒黴也一樣。

“……所以說,今晚其他府邸那邊去的御林軍,也是陛下的意思?”

遊德彪也是個異常聰明的人,跳出必須救人的思維後,立馬發現了今晚上局勢的蹊蹺。

寧王派系的消息渠道何等靈通,那御林軍行動得雖然隱秘,但還是走漏了風聲,寧王府這邊早就收到了情報。

大內侍衛和御林軍協助捕快調查崇文館失火案,這本身就是極其違和的事情,再與張賢之這邊聯繫起來,漸漸的,一張密佈的“大網”便呈現在了遊德彪眼前……

“陛下要將咱們連根拔起?”,遊德彪又驚恐的問道,不過沒等蓋元禮回答便用力搖搖頭,自己否決了這個猜測。

“……這也是一種警告。”,蓋元禮眼神中閃過一絲莫名的憤怒,這才淡淡說道,“陛下暫時還沒有對咱們動手的意思,但必要的打壓卻是肯定的。”

兩人一齊沉默,他們都知道寧王派系的實力膨脹到了什麼程度,作爲帝王肯定不會允許這種威脅到自己王位的力量存在,總算是礙於父子情面,雙方纔沒有立刻撕破臉,但是近些年隨着寧王本人的心思活絡,衝突也越演越烈了……

“……大人,那於樑放着那麼多人,爲什麼偏偏會選擇張賢之出手?”,遊德彪頓了好一陣子,又疑惑的問道。

對於蓋元禮而言,這問題也是他想知道的……畢竟他做夢也想不到張賢之犯了一個何等低級的錯誤不是?

“……總之,咱們不輕舉妄動,一切答案,明日自會揭曉。”

蓋元禮深吸一口氣,將各種疑問拋諸腦後,以不變應萬變,像是蟄伏的毒蛇那般,擔心等待起來。

同一時刻,於樑意興闌珊,像是沒吃飽飯似的,有氣無力的趴在一張八仙桌上,鬱悶的用指甲在桌面上劃來劃去。

他無疑是個自負的人,在他看來,自己精心設計的圈套,對方居然沒有上當,這本身就是一種失敗……哪怕從客觀角度來說,“戰果”還算不錯。

張賢之的府邸被徹底查抄了一遍,這些捕快乾起翻箱倒櫃的工作那是一流,很快的將各種財物清單列了出來。

而裴度本人,則在幾個心腹捕快的侍衛下,對張賢之開展了突擊審訊。

於樑對審問犯人沒什麼興趣,又不準用老虎凳辣椒水之類的,他完全沒有觀賞的**。

他的心思已經不在張賢之身上,而是籌劃着如何利用這件事,將春闈一錘定音,然後再打出他於樑的威風來……雖然有些樹大招風,但是名氣權利和人脈資源是直接掛鉤的。

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人才投靠寧王,根本原因就在於寧王的權利擺在那兒,背靠大樹好乘涼嘛。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