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儘管出現這種局勢對於樑很不利,但他還是樂於見到武亮“瘋狂”一把……未到戰時動用官軍襲擊本國的商隊,興致可比貪污什麼的嚴重多了,可以直接借題發揮爲意圖謀反,到時候寧王都救不了他。
尉遲子弟得令,悄悄的離開,於樑看了看天色,已經不早,便吩咐在附近的鄉鎮中投宿。
與前幾天比起來,隊伍的佈防要嚴密得多……尉遲子弟得到了於樑的授意,哪怕在鄉鎮這種無險可守的地方也安插了幾重崗哨,就是防着武亮來硬的。
畢竟看這人的品行,也不像是會在乎一般百姓生命的主兒。
不過一夜過去,還是一如既往的風平浪靜,那武亮似乎偃旗息鼓怕了一般,沒有絲毫動靜……越往北方走,當日雙方那場衝突造成的影響痕跡便越淡,本地百姓甚至不知道於樑等人身份似的,只當做路過的大商賈而殷勤招待着。
所以於樑眉頭很快的皺了起來,他不喜歡這種失算的局面……寧可武亮天天來找麻煩都行。
“看不見的拳頭纔是最可怕來着……”,用過早飯後,於樑興致缺缺的吩咐隊伍繼續啓程,同時忍不住自我感嘆道。
話音未落,便聽到遠處傳來了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
“大哥,果然不出你所料!”,這大聲說話的,是一干被留在棗林縣城的尉遲子弟……於樑看到了他們,笑容頓時又回到了臉上。
這些尉遲子弟的出現,代表着在棗林縣那邊,武亮的行動失敗了……那麼這廝鐵定會不甘心,孤注一擲之下,必定會針對自己這隻孤旅,再來一次行動。
還是那句話,於樑怕的是他不來,來的話,就有應對的把握。
“你們這麼急,給我帶來什麼好消息了?”,於樑笑着問道,拍了拍這些弟兄們的肩膀,疾行趕路之下,他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帶着汗酸味,一副風塵僕僕的模樣。
“嘿嘿,大哥,我們逮住了一條大魚!”,尉遲子弟興奮的嚷嚷着,壓低聲音道,“武亮這廝果然害怕那隻襲擊咱們的隊伍中有人被俘虜,派了人來滅口……帶隊的人,居然是他的親弟弟。”
於樑微微一愣,突然有種撿着寶的感覺……他真沒想到武亮會派個正牌親友來,話說這哥們任人唯親已經算是到了極致,除了親戚,就沒有幾個得力手下麼?
“呵,那你們從他弟弟嘴巴里套出什麼消息了?”,於樑瞬間來了興趣,咧嘴問道。
“連他們家祖宗十八代的事都問出來了。”,尉遲子弟得意的笑着,“那毛頭小子根本禁不住拷問,我們才亮刑具,他就什麼都招了。”
看看,這才叫做自作孽不可活……於樑莞爾大笑着,在心中直接將武亮的名字劃上了叉叉,有了這種關鍵“證人”,武亮不到臺,天理都不容。
“我們已經按照大哥你的吩咐,將那廝和他的供詞,連帶王瑾的奏摺一併秘密送往了長安城中,交給裴度大人。”,尉遲子弟又稟告道,“爲了慎重起見,我們一共去了三個人,星夜兼程,三天就能回去。”
“很好,你們這次又立大功了。”,於樑放心的笑笑,拍着他們的肩膀,讓他們歸隊。
頓了頓,於樑思慮片刻,衝着商隊喊道,“都提起精神些,我們要加緊趕路了……速度是以前的三倍!”
他這席話讓所有人都愣了愣,這消息來得太突然了不是?縱然他們前幾天走的是不快,但提高三倍速度,那完全是在急行軍了好吧?
南岱鄉的弟兄們當然無所謂,只是這些商賈們帶着貨物,似乎不大妥當吧……
在一片質疑的目光中,於樑曬然笑笑,摸着鼻子道,“現在形勢不大一樣了,我們越快離開代州的地盤越好……瘋狗要咬人的話,還是很痛的。
”
胡東山等人這才似有所悟,面上帶着憂色,紛紛答應着,在尉遲子弟的帶領下,驟然加快了速度。
這一次,於樑以身作則,將馬車都棄了,騎着汗血種,行在隊伍前方,他這憊懶的人都是如此,其他人自然更加不敢怠慢,若不是顧忌這些貨物價值不菲,恨不得都丟了輕裝上陣。
與其說是趕路,更像是逃命……連於樑自己都覺得猶如喪家之犬一般,他們避開官道,儘量掩飾行蹤,二日一夜間,居然行了將近兩百里路,連汗血種這種精悍的馬匹都累得走不動了。
“……紮營吧。”,第二天太陽落山時分,於樑望着已經非常疲憊的隊伍,活動了一下痠軟的身軀,衝着尉遲子弟淡淡吩咐着。
他相信自己這驟然加快的速度根本能甩掉武亮的眼線……畢竟這年頭代州還處於未開發的偏遠地區,哪怕就是在官道上,隔上一炷香的時間都不一定碰得到半個人影,更何況他爲了隱蔽,早早的從小路出發,以山脈和樹林爲掩護,完全讓人摸不清楚動向。
而武亮爲了對付自己,只能帶上一隻比自己更加龐大的隊伍,走轉之間更加不方便,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追上來。
“大哥,這裡離邊境已經只有四十里地了。”,尉遲子弟一邊整備宿營,一邊朝着於樑稟告着。
“嗯,我看得見城牆……”,於樑目光的盡頭處,是一段沿着山脈逶迤而建的城牆,儘管不知道是不是長城的一段,但他依舊有那麼些許感嘆。
以這種方式出塞,他在幾天前並沒有預計過……不過也不是壞事,至少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篝火點起後,在夜色中格外明亮,這些從來沒吃過如此大苦頭的商賈們幾乎是用過乾糧便集體睡着了,雷打不動……跟於樑一起走,比去西域還要累上一倍不止。
當然,作爲隊伍的領袖,於樑卻沒有休息……儘管他也疲憊得直揉眼睛。
地面上攤開一張地圖,是官軍專用的那一種,標註的異常詳細,於樑要做的,自然是從地圖中判斷出武亮最後的掙扎手段會用在什麼地方……這一次他不再託大,而是充分相信尉遲子弟的能力,讓他們一起湊過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