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聖君一怒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嗇夫記 > 嗇夫記 > 

第六百九十八章 聖君一怒

第六百九十八章 聖君一怒

這一次,他們終於走向了通往御花園的道路,一炷香時候,於樑便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

“……陛下,臣於樑來了。”

說完這句話後,於樑便像是個規規矩矩的小孩子一樣,一動不動的站着,眼觀鼻,鼻觀心,猶如雕像。

他實在有理由害怕,畢竟他已經從周圍肅殺的氣氛中,感受到了來自眼前這位君王的怒意……是真格的發怒,分分鐘將他拉出去砍頭的那種,他又沒有九條命,自然異常珍惜這顆人頭。

周圍沒有侍衛,甚至連服侍的太監都悄悄退了出去,偌大的御花園中,只有他們二人在此,沉默得可怕,一根針掉在地上怕是都能聽見。

良久之後,於樑耳邊終於聽到了一聲微微嘆息。

“你在找死……還是以爲自己翅膀硬了,我不會將你怎麼樣?”

皇帝的聲音異常平靜,只是這短短一句話,卻讓於樑異常難受,他寧可被重重罵一頓。

只是這步棋是他自己走的,造成的後果自然也只能一力承當。

“臣不敢,臣只是想爲陛下製造一個機會。”

所以於樑只能硬着頭皮,沉聲道,“寧王監國,不是什麼好事……”

“就算拋開臣的私人角度,從公允的立場來說,這位王爺都屬於武功強於文治,或許在開拓期需要這樣的君王,但眼下的大唐,卻需要一個能穩中求進的領頭人。”

這不是於樑第一次提出這個觀點,他頷首道,“所以,必須拿掉寧王監國的權利。”

他的口吻帶着強硬,似乎自己這麼做天經地義……當然,皇帝的眼神中,殺機越來越明顯。

很顯然,於樑的話越俎代庖了,根本不是一個臣子應該有的態度。

“……陛下要殺臣的話,無異於跟碾死一隻螞蟻一樣,但陛下是否放心將大唐的位置交給寧王?”

於樑背後的汗毛豎起,也豁出去了,“沒錯,臣是在針對寧王,但反過來說,他連臣這一關都過不了,日後登上王位,會碰到更加難纏的對手。”

“很不幸的是,從他的反應來看,他並沒有完美的解決臣的出手……換句話說,並不具備一個君王的手段。”

於樑嚥了一口吐沫,擡頭道,“所以臣認爲,他還需要歷練……或者,另尋良才!”

這話無異於將很多潛臺詞明顯化,皇帝眼神中的怒意已經到了極點,讓人毫不懷疑下一秒鐘便會吩咐人將於樑亂棍打死。

只是在詭秘而緊張的氣氛中,皇帝卻漸漸壓住了情緒,他看着於樑垂首的樣子,一字一頓道,“你想斷送我大唐的國運?”

“不!恰恰相反,臣在爲大唐續命……以陛下的閱歷,難道還看不出,以寧王那窮兵黷武又好大喜功的個性,會給大唐帶來什麼麼?”

於樑同樣擡頭,看着他的樣子,平靜道,“剛不能久,強不能守,大唐的國力是強,但能不能穩勝突厥、吐蕃這些周圍的強敵?”

“答案是,不一定……國與國的較量,不是一戰一時就能決定勝負的,大唐並沒有一戰滅其國的實力,那麼最好的辦法,便是利用不見血的刀子,一點點將這些國家蠶食掉。”

於樑咬了咬嘴脣,露出陰險的笑意,“其實這種法子,獲取的利益比戰爭要大得多,就相當於一口將獵物吞下,還是時不時的割點肉慢慢品味,要知道,被割肉的獵物,可還是能恢復生長的,就相當於源源不斷的提供了食物。”

他的說法並不深奧,哪怕不太聰明的人都能理解,更何況,眼前這位大爺,可是天底下最聰明的幾個人之一。

“……你會爲大唐考慮這麼多?哼!”

只是於樑這一番推心置腹的話並沒有引起皇帝的的共鳴,反而讓對方異常反感,畢竟,從於樑長期以來的表現來看,他這人是隨時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陛下既然將公主下嫁給臣,臣便會站着大唐的角度考慮問題。”

於樑微微嘆了一口氣,低聲道,“縱然臣有私心,又能如何?大義在前,人心所向,不是臣一個人就能扭轉的。”

他這話說的有些深奧,蘊含了幾層意思,其中更是隱含了服軟的態度,皇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突然道,“讓蔚兒出面請求送親的人,是你的主意?”

“是,臣答應蔚公主,會讓她做大唐最自由的公主。”

於樑實話實說,“所以以此爲條件,讓她幫臣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

“哼,你還真是處心積慮,將公主作爲博弈的籌碼,是不是朕在你眼中,也是如此?”

皇帝這話問得異常誅心,而且由不得於樑不回答。

“……不是,臣是以自己爲籌碼。”

當然,這話是打死都不能承認的,無論理由再正當都不行……更何況,於樑也沒有什麼正當的理由。

所以他只能耍了一點點詭辯的手段,低聲道,“臣作爲陛下的棋子,本來就要爲陛下製造出最好的局面來。”

“比如,現在!”

於樑深吸一口氣道,“城中針對寧王的風聲很大,他已經處於風暴漩渦之中,順勢拿下他監國的權利,是最好的時機。”⑧☆⑧☆.$.

“你口口聲聲說拿掉寧王的監國權利,那麼我問你,他不監國,誰來主持朝政?”

皇帝面容帶着幾絲譏諷和憤怒,出聲道,“是要你於樑來麼?”

“不,還有一個更好的人選……”

於樑當然想接手這權利,不過他知道對方只不過隨便說說而已,答應的話,他可以直接去死了。

“陛下爲什麼一定覺得只有寧王能選擇?事實上,還有其他的選項……比如說,膠東王,李隆基。”

這還是於樑入京城來頭一次說出這個名字,毫無疑問,這張牌是制約寧王最好的籌碼,此時不用怕是沒機會了。

皇帝的聲音戛然而止,以他的情報網,哪裡不知道自己那命薄的兒子如今在何處?更何況,讓於樑輔助這孩子,雖然具體的事是石虎在做,但沒有他的許可是不可能。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