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

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

儘管有所心理準備,聽到李英夏如此赤~裸裸地談錢,崔耕還是一陣懵圈兒。

他問道:“難道李族長的意思,是價高者得?這不相當於賣官鬻爵嗎?隴西李氏乃五姓七望之一,如此貪財,不大好吧?”

李英夏也不解釋,斜瞥了他一眼,道:“如果崔二郎你覺得善財難捨,儘管認輸!”

然後,又轉臉看向李休道:“你呢?”

李休微微一躬身,道:“如果我爲秘堂之主,每年當從秘堂之中,抽調百萬給隴西李氏。”

“什麼?百……百萬貫?”不少族老已經驚呼出聲!

要知道,大周朝廷一年的收入雜七雜八地加起來,纔不過是五千萬貫。至於結餘,好的年景能有五百萬貫左右,運氣差點都有虧空。

這一百萬貫,哪怕是賄賂武則天,求個三品官噹噹,都算十分拿的出手了。

李休更是高興地連連點頭,道:“李休……啊,不,李公子果然能每年讓秘堂給隴西李氏一百萬貫?”

“當然。而且,我可以保證,每年都比上一年多一成!”

“還能多一成?那豈不是第一年一百一十萬貫,第二年,一百二十萬貫?”

李休微微一笑,道:“只多不少!”

崔耕擡槓道:“那五姓七望共有七家,你只給隴西李氏一百萬貫,其餘六家可怎麼辦?”

李休聳了聳肩,道:“什麼怎麼辦?其餘六家現在不就反對我繼續擔任秘堂之主嗎?本公子現在有隴西李氏的支持,就足夠了。倒是,崔查訪你……要想登上這秘堂之主的位置,需要七百萬貫,你能拿得出來嗎?”

敢情是在這等着我呢!

崔耕現在纔算明白了李英夏的偏袒之意,人家李休是現任堂主,只要一家支持,就可以繼續待在這個位置上。

而自己要取而代之呢,就必須七家全部支持,不可能厚此薄彼。換言之,只要今日之事傳揚出去,人家李休給多少錢,自己就必須給他所說數字的七倍!

七百萬貫,這可是每年七百萬貫!別說秘堂了,哪怕就是再加上自己其他產業的利潤,也絕對湊不出來。

再說了,憑什麼啊?憑什麼隴西李氏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得那麼多的錢財!

想到這裡,他微微搖頭,道:“七百萬貫,本官當然拿不出來。”

李英夏眼中精光一閃,道:“這麼說來,崔查訪是要認輸了?”

“那卻不然。”崔耕搖頭道:“在下雖然不能每年拿出七百萬貫來,卻能指點五姓七望每年得的錢財,遠超七百萬貫!”

“比七百萬貫還多?那怎麼可能?”

“吹牛吧,這世上什麼買賣,能每年結餘七百多萬貫?就算扯旗造反都沒戲啊!”

“恐怕崔耕是想畫一張大餅,先把這關對付過去再說。”

……

崔耕此言一出,全場頓時就像是開了鍋一樣,議論紛紛。但是,議論可是議論,卻不是爭論,全場竟沒有一個人認爲,崔耕不是在故意吹牛。

就連一向對崔耕頗爲友善的丹陽房族老李和都勸道:“崔查訪,你雖然有點金聖手之名,但畢竟不是真的會點石成金術,吹牛得有點譜啊。要不然,徒然惹人笑話!”

李休諷道:“他倒是不想吹牛呢,但是,這不就當不上秘堂之主了嗎?他這就叫兩權相害取其輕。只是沒想到,牛皮吹的太大,弄巧成拙了!”

“狗屁的兩權相害取其輕,狗屁的弄巧成拙!”崔耕指向李休的鼻子,道:“你李休這純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做不到的事,憑什麼別人就做不到!”

李休眉毛一挑,道:“哦?看來你崔二郎是對自己的方案,非常有信心了?那就不妨把這個一年能賺七百萬貫錢的生意,說出來吧!哼,我就不信了,就是給你一個金礦,每年也不可能挖七十萬兩吧?”

“誒,還真被李休你說着了,本官說得,就是金礦!不過,這個金礦,不是在大周,而是在……扶桑。此國境內,有兩座大礦,扶桑人尚且無人得知。其一爲金礦,總值絕不在五千萬兩之下。其二爲銀礦,更是在億兩之上,而且俱是露天大礦,非常容易開採。”

李休可沒被這麼大的數字嚇住,道:“那兩座礦藏,你是怎麼知道的?又怎麼證明這個礦藏的存在?”

崔耕之所以知道這事兒,是根據後世的記載。當然了,不能實話實說,崔耕索性編了一個故事。

話說泉州海商林知祥,屢次往來泉州和扶桑之間做買賣,偶然間在海上救了一個異人,那人爲了報恩,將兩座寶山的位置告訴了他。

林知祥親自帶人前去,果然那個異人所說句句屬實。但是,光知道寶山的位置可不成,這麼大的利潤,小打小鬧還行,如果動靜大了,勢必傳揚出去,引來扶桑的傾國之兵,以他的實力可扛不住。

後來,崔耕和林知祥交情好,林知祥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問崔耕怎麼有辦法,神不知鬼不覺的開採黃金。實在不行的話,和朝中哪位貴人合夥也行啊。不過,得讓崔耕作保,別最後自己的份子,被那位貴人都吃幹抹淨了。

崔耕既沒有秘密開採黃金的法子,也沒找着合適的貴人,此事就此擱置下來。

現在既然隴西李氏主動提出此事,那就好辦了。五姓七望動用自己的私兵,聯合開發這兩座寶山,當無問題。

這事兒說得有鼻子有眼的,連李英夏都有些相信了,道:“果有此事,不知二郎你有什麼憑證沒有?”

“那兩座寶山,遠在扶桑,我能有什麼憑證?不過……”

“怎樣?”

“我有幾個旁證。大家請想:我爲了海上航行方便,曾經發明瞭三樣技術:一個是水密隔艙術,二爲指南針的技術,三爲望遠鏡的技術。若無兩座寶山的吸引,單憑一點點交情,我能爲林知祥辦那麼多事嗎?”

“誒,對啊,有道理!”

五姓七望自視甚高,看不起商人,崔耕所言,倒是非常符合他們的邏輯,馬上就有人點頭應是。

雙方陳詞已畢,接下來就該投票了。

一個是現成的每年一百萬貫,一個是金山銀海,這可怎麼選擇呢?

雖然說,崔耕的話未必全然可信,而且這礦產需要自己開採和保護。但是,別忘了,李休還能當幾年秘堂之主?按規定,無論他獲得多少支持,四十歲也必須退休。而這兩座金山,卻可以開採數百年,傳之於子孫!到底孰輕孰重,那還真不好說呢。

人們面面相覷,議論紛紛。

一個時辰後,李英夏往四下裡掃視了一圈兒,道:“這麼長時間,想必大家都考慮清楚了,本族長宣佈,現在開始……投票!”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