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文亮立功了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263章 文亮立功了

第1263章 文亮立功了

“嗯?”

這回崔耕感點興趣了,忽然駐足,往路邊一讓,打算聽聽他們說什麼。。

那三人高談闊論,並不避人。

只聽又一個人繼續道:“嗨,石得水不也是沒辦法嗎?頂頭上司是自己的仇人,不搞出點動靜來,莫說這個萬年縣令了,恐怕就是性命都保不住。”

第三個聲音道:“哎,要我說,這也是石得水自作自受。原來,人家殷文亮雖然沒具體職司,但大小也是個三品銀光祿大夫。他石得水一個五品官,竟然不放殷文亮在眼裡。這回殷文亮獻寶有功,又搭上了皇后的門路,被封爲雍州牧,他可傻眼了吧。”

之前第一人的聲音響起,道:“正是如此。說起來,石得水就是個佞幸小人,之前靠着揣摩聖意飛黃騰達,這次又因爲揣摩聖意該當此難,真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啊。”

……

說着話,這三人已經從崔耕等人的身邊經過。

崔耕聽到這裡,不由得心中一動。

崔耕當然認識殷文亮了,當初他在受降城的羊毛織布機,就是殷文亮幫着製出來的。

後來崔耕也對得起殷文亮,幫他請官爲羊毛倉大使。其實,崔耕之前也懷疑過殷文亮是受了政敵的主使,才甘冒奇險,把蘇關全家放了,並護送他們到靈州來,藉機接近自己。不過,崔耕自認爲,自己幫殷文亮請到了這麼高的官職,他以前的出身就不重要了。

可不知爲何,在先天政變後,崔耕一系的官員從魏州等地趕往嶺南道道時候,殷文亮卻選擇留了下來。

對於此事,崔耕還是感到很不舒服的。沒想到,人家真在李隆基手下飛黃騰達了。乖乖,雍州牧,實權比宰相也差不多多少啊。

令崔耕更心動的是,殷文亮搭上了皇后王菱的門路。

崔耕這次來長安的目的,不就是王皇后寢宮中的照病鏡嗎?雖然崔耕之前的打算是,靠着玉真公主李持贏的門路完成此事。但是,李持盈就一定能辦得到?那可未必。留一條備用之路,總是好的。

另外,這三人對此事的內情如此瞭解,身份肯定不簡單。

想到這裡,崔耕也不急於去玉真公主府了。

他緊走幾步,道:“幾位留步,幾位留步啊!”

“嗯?”這三位扭過頭來,道:“和尚,你想幹什麼?”

沒錯,這次崔耕等人的裝扮是三個遊方僧人。沒辦法,不空和尚的頭髮又長不出來,做別的裝扮太容易被人發現破綻了。再者,和尚出入達官貴人的府邸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至惹人懷疑。

崔耕這纔看清這三個人的相貌。

左邊那個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中等身材,長相一般,不過,腹有文章氣自華,此人往那一站,就有一股君子如玉溫文爾雅的氣質,令人不可小覷。

中年是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應該是三人中地位最高的,相貌相當英俊。

右邊那個看年紀大約四十歲左右,臉色有些不正常的慘白,一雙眼睛又明又亮,眉宇之間,卻露出幾分陰鷙的氣息。

這三個人都不簡單啊!

崔耕心中一凜,面上卻不露聲色,道:“阿彌陀佛,貧僧寶光,參見三位貴人。呃……這是貧僧的兩位師弟,寶空和寶順。今日之所以攔住三位,是因爲聽說,一個和尚可能受了萬年縣令的冤枉?”

左邊那年輕人道:“只是可能而已,到底是不是受了冤枉,我們也不敢確定。”

“那就是三位心中生疑了?”崔耕微微一躬身,道:“如果貧僧的那位師弟果然受了冤枉,還請三位我沙門主持公道。佛祖慈悲,定然會爲三位賜福的。”

右邊那人道:“我們三人還真是閒來無事,想去看看熱鬧的。不過,這主持公道麼……我們又沒什麼證據,可不想多管閒事。”

崔耕微微一躬身,道:“阿彌託佛,若果真聽出什麼疑點呢?只要三位有這一念之仁,就功德無量了。”

“那可不一定,和尚你別抱太大的希望。”

“呃……那咱們一起去?”

“這個麼……”

三人對視一眼,一陣猶豫。關鍵是,他們身份尊貴,不知這和尚果真是恰好遇到他們呢,還是一個甚有心機的攀龍附鳳之徒。

左邊那人道:“萬年縣衙就在前面不遠,咱們還是各走各的吧。若是有緣,日後自會相見。”

中間那個人卻心中一動,道:“敢問寶光大師,您是在哪位仙山出家?”

“廣州法性寺。”

“哦?法性寺?”中間那人頓時眼前一亮,道:“”此寺乃南禪宗之主惠能駐地。想必三位一定深得南禪宗真傳,法力高深了?”

崔耕含糊道:“只是略有所得而已。”

“那三位對於無子之症,可有什麼法子解嗎?”

崔耕當然沒法子,但沒關係,不空和尚在此。不空和尚要大興密宗,對這種宗教人士常遇到的問題,怎能沒有合適的答案?

崔耕微微一笑道:“這太簡單了,用不着貧僧。讓某這位寶空師弟隨便一說,大家就明白了。”

“阿彌陀佛!這無子之事,其實並非一概而論……”

不空和尚不愧是後世密宗三祖之一,當即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講了各種求子之法,把這三位唬的一愣一愣的。

當然了,爲了避免穿幫,他得留下種種退路。比如說,若因爲前世作了某某孽,就該用某某法。比如說,若這輩子做什麼壞事,傷了陰德,就該用某某法。那麼,到底是因爲什麼無子呢?得讓大師看過才行。自己盲目試驗,不管用的話,寶空大師概不負責。

另外,不空和尚又不斷暗示,自己師兄寶光的神通,比自己要高上百倍。

三人聽完了,態度頓時一變。

中間那人哈哈笑道:“三位大師法力高深,王某人佩服。走,咱們一起去看看那石得水審案吧,若能幫的上忙,我們一定幫。”

“多謝三位貴人。”

六個人一起往東邊走,崔耕忍不住問道:“敢問這位貴人,那殷文亮到底是立了什麼大功,以至於被陛下封爲雍州牧啊?”

中間那人道:“告訴你也沒什麼,用不了幾天,陛下就會公告天下了。原來魏州附近被嶺南王崔耕安排,種了許多棉花。棉花雖好,卻佔了一些良田,不少御史認爲此舉動搖國本,上表彈劾。可是,殷文亮卻解決了這個問題。”

“哦?怎麼解決的?”

“他發明了一種機器,可以用棉花籽榨油。這樣的話,種棉花和種糧食,還有什麼區別?”

右邊那人嗓音有些尖利,道:“還有,這棉籽油有延年益壽之功。爲了驗證此油究竟有無毒性,殷文亮找了不少人來試吃。結果你猜怎麼着?有個中風之人,竟然痊癒了。你說說,這殷文亮是不是有大功於國?皇后娘娘都對其讚不絕口哩。”

“棉籽油?有大功於國?”崔耕冷笑道:“依貧僧看,說這殷文亮禍國殃民還差不多。”

“啊?此言怎講?”三人齊齊色變。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