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

第1778章 謠言何處來

崔耕心中一凜,道:“難道李隆基那個壽命的傳言……”

王燾道:“越王千歲果然聰明!沒錯,李隆基只有一年壽命的消息,就是老夫告訴那幫子僚人的。但與此同時,這個消息是個假消息。他們要是真信了老夫的話起兵造反,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崔耕還是有些奇怪,自己知道黃乾曜必定造反,那是因爲腦中有後世的記憶。

那麼,王燾呢?

他問道:“若黃乾曜沒有起兵造反怎麼辦?一年後你的謊言不就穿幫了嗎?到時候,無論是你,還是令嬡,都沒什麼好下場吧?”

王燾冷哼一聲,道:“難道不撒這個謊,老夫和嫣然,就能有什麼好下場了?”

崔耕道:“呃……說得也是,黃乾曜當初都要賣嫣然爲女奴了,王神醫你在真鬱崇那,恐怕也得受不少委屈。。”

王燾道:“再說了,老夫之所以這麼說,也是一片忠君愛國之心,沒有絲毫不妥之處。”

“忠君愛國?”

崔耕聞聽此言,心裡不禁“咯噔”一下子,道:“難道這個消息,是李隆基自讓你泄露的?我說呢,怎麼這個應該嚴格保密的消息,會短時間內傳播的如此之快,連回紇人都知道了。不,回紇人不僅是知道了,他們還深信不疑。恐怕也是有個類似王神醫這樣的人,故意向回紇人泄露了這個消息吧?”

王燾搖了搖頭,道:“那老夫就不知道了。我可以告訴越王的是,老夫不是什麼李隆基的細作,來欽州的目的也不是爲了忽悠僚人。當初之所以這麼說,只是被抓之後,給僚人一個我不得不來欽州的理由罷了。坑他們一把,只是順便。”

王燾的醫術堪稱天下第一,崔耕也不覺得,李隆基會拿王燾做細作。

他點了點頭,道:“那王神醫來欽州的真正原因……就是忘憂草?您究竟是想給誰治療胸痹之症?”

王燾道:“是武惠妃。李隆基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但武惠妃卻有胸痹症之憂,恐怕只有一年的壽命了。”

歷史記載中,武惠妃在李隆基“一日殺三子”後,沒過多久就屢次見三位皇子的鬼魂前來索命,驚懼而死。

夢見三位皇子索命,那是武惠妃的精神出了問題。但這麼快就死了,恐怕她本身的肉體也有問題。

如果說武惠妃是心肌梗死而亡的,崔耕並不意外。

崔耕道:“所以,王神醫當日是入宮給武惠妃看病,而不是李隆基。至於你說是給李隆基看病……也是出自李隆基的命令。而且,李隆基用不着你主動散佈這個消息,你只是被逼無奈時才說出來。”

王燾道:“正是如此。說實話,若越王僅僅救了王某人的性命,我還是不會主動把此事說出。但事關小女嫣然,老夫也只能對不住李隆基了。越王千歲,李隆基苦心孤詣地散佈自己病重的消息,恐怕所謀非小啊,您可得早作防備。”

“這樣啊……看來如果沒有本王的欽州一行,我還真會上李隆基的當呢。”

崔耕一邊喃喃着,一邊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隆基咒自己只有一年的壽命,當然得有足夠的利益纔會這麼幹。最明顯的利益,就是回紇了。

若沒有這個消息,回紇也不會鋌而走險,大唐朝廷也就沒了把回紇人一網打盡的機會。

但是,這事兒是不是針對自己呢?不好說啊。

如果自己利令智昏之下,出了不少昏招,將自己置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想來李隆基不介意對付自己。

但是,若自己以靜制動,穩坐釣魚臺。在絕對的實力下,什麼陰謀詭計都沒用,想來李隆基也敢造次。

他唯一能算計自己的地方,也只有自己全力幫助他對付回紇人了。

畢竟,若李隆基還有幾十年好活。攻滅回紇之後,就只對大唐朝廷有好處,對自己卻沒任何好處。

相反地,幾十年的時間那麼長,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兒?萬一發生什麼奇蹟,李隆基造人成功了呢?

擁有回紇人的地盤和人口,大唐朝廷就有了和自己叫板的本錢了。

如果自己稍微自私一點兒,就會給李隆基暗地裡使絆子。

但自己若知道李隆基只有一年的壽命,大唐朝廷的東西,還不就是自己的?自己就不僅不會阻攔,反而樂見其成了。

這個主意真是妙啊。一條假消息,就製造了大唐朝廷和自己分庭抗禮的機會。

到底是誰想出來的這個主意呢?

如今大唐朝廷的宰相大換血,唯一的老資格宰相,就是中書令李林甫,剩下的四人分別爲:黃門侍郎源乾曜,兵部尚書王,吏部尚書裴光庭,刑部尚書陳希烈。

原來一直呼聲甚高的嚴挺之、崔隱甫等人,都被李隆基貶官出外了。

依照現在這五名宰相的性格和能力來看,能策劃如此大規模的行動,並且有魄力赴諸實施的,恐怕只有王了。

他親自派遣李晟來嶺南道,也是一個佐證。

當然了,想明白了這番前因後果,並不意味着崔耕就能輕鬆應對。如果他一心爭霸天下,那倒是好說了。先假意答應朝廷,再趁着朝廷和回紇人激戰正酣的機會,坐收漁翁之利唄。

但在他對一統天下沒什麼興趣的情況下,這事兒就不好解決了。不答應王的要求吧,這的確是解決回紇人的一個機會,如此放棄,心中着實有些心中不甘。

答應吧,難道自己就這麼被王算計,爲朝廷火中取栗?還是有些心中不甘啊。依朝廷的實力,他們能獨~立解決此事,至少不能像使喚傻小子似的,逼着自己出動那十萬大軍吧?

送走了王燾之後,崔耕更加爲難。

破屋更遭連夜雨,沒過多久,李晟求見,詢問他到底何時出兵的問題,言辭之間催促甚急。

最後,李晟甚至把話挑明瞭,道:“今日王神醫來見您,恐怕是告訴您,陛下壽數的消息有假吧?難道越王要爲了一己之私,放棄這個消滅回紇的大好機會不成?”

崔耕深吸一口氣,道:“既然李將軍這麼說,那本王也說幾句心裡話。什麼叫一己之私?難道本王不出這十萬兵,朝廷就無力施行王相的計劃麼?”

李晟道:“那倒不是。但人心隔肚皮,若無越王這十萬精兵出嶺南道,到時候朝廷和回紇人激戰之際,您出兵攻打朝廷怎麼辦?”

“所以,這十萬人既是本王的支援,又是人質,甚至是本王的投名狀?”崔耕一陣冷笑道:“王相對本王真是堤防的很呢,,本王之前還真沒想到這一點!不過,我就奇怪了,他既然他如此不信任本王,又怎麼指望本王會支持他的計劃呢?”

李晟微微一躬身,道:“防人之心不可有,害人之心不可無,還請越王體諒王相的苦衷?”

“哼,體諒王相的苦衷?又有誰體諒父王的苦衷呢?真是豈有此理!”

這話當然不是崔耕說的。

簾櫳一挑,一名身形高大的年輕人走了進來,道:“姓李的,你莫欺人太甚!告訴你,父王還要帶兵征伐扶桑呢,沒工夫理你們大唐朝廷的破事兒!你們愛與誰爲敵,愛施展什麼陰謀詭計,儘管去做,但莫牽扯到我們。咱們兩不相干!”

“對啊,本王怎麼把扶桑的事兒給忘了?”崔耕眼前一亮。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