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安恆四上表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929章 安恆四上表

第929章 安恆四上表

廢話,這可是謀反大罪,人家敢不報官嗎?

想當初,武則天把李顯趕下皇位,幾個參與逼宮的羽林軍士沒得到封賞,就在小酒店中喝酒。

有一個人就發牢騷,道:“早知無功賞,不如扶廬陵。”

“……”大家一聽這話,沒敢接茬。

不接茬也不行,過了一會兒,就有人藉着上茅房之機,報了官了。

最後,聖旨下來,告密的普通羽林軍士,封爲五品遊擊將軍。發牢騷那位,斬立決。

其他幾個軍士知情不報,處以絞刑。

此事長安人盡皆知。

崔耕暗暗尋思,這可真是應了那句話,天作孽尤可爲,人作孽不可活啊!

他哭笑不得,道:“既然蘇安恆確實說過那句話,人家京兆少尹抓他,就是職責所在,有何冤枉可言?”

“但家父只是吹吹牛而已,事實並非如此啊!”

宋根海冷笑道:“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誰知道蘇安恆是怎麼想的?他說出來的話就是證據?!”

蘇關也硬氣起來了,沉聲道:“那崔相是見死不救嘍?”

崔耕搖頭道:“不好意思,人力有時而窮,本官實在愛莫能助。要不……蘇先生你再找找別人?”

說白了,蘇安恆和崔耕沒啥交情,如此證據確鑿的案子,也就不想給他翻案了。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這僅僅是一場陰謀的開始。

……

……

京兆府衙門,後宅,一間靜室之內。

一張四方小桌圍坐了三個人。正中間那位,正是京兆少尹魏知古。而他的兩旁,左邊是大儒蘇安恆,右邊是他的兒子蘇關。

“來來來,兩位喝酒。”

魏知古親自將兩盞酒滿上,嘆了口氣,道:“想不到崔耕空負青天之名,最後卻選擇了明哲保身,實在令人失望。本官也僅能以此酒,對二位略表敬意了。”

蘇安恆將一盞酒一飲而盡,面色如常,道:“唉,這也是老夫自作孽,須怪不得崔相。”

蘇關卻將酒杯往桌上一放,嘟囔道:“家父馬上就有性命之憂,我哪還有心情喝酒?”

魏知古眉毛一挑,道:“蘇先生有如此孝心,本官真是甚是欽佩。不過麼……有一句話,我不知該不該講?”

“唉,都到了這個地步了,你還賣啥關子啊?快點兒,有啥說啥!”

“那我可就真說了。”魏知古的臉上泛起爲難之色,期期艾艾地道:“這個……官身不自在,咱們一切得按規矩來。既然是謀反大罪,那肯定是要誅連的。除了蘇老爺子外,恐怕蘇先生也難逃一刀之苦啊!”

“啊?還有我?”

儘管蘇關之前想到過這個可能性,但魏知古之前一直沒下令捉拿自己,又一直對自己言語之間極其客氣,他還以爲,魏知古是要網開一面呢!

聞聽此言,蘇關頓時面色慘淡無比,眼中盡是灰白之色。

蘇安恆不怕死,事實上,在他上書武則天之前,已經爲了求名,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但是,他不怕死,並不意味着他想絕後啊!

蘇老頭趕緊道:“還請魏少尹看在老夫別有微功的面上,饒了小兒一命吧!就算……就算你給我老蘇家留點香火?”

“誒,蘇少兄這麼大歲數了,還沒孩子?按我大唐律例,年不到十五,可以不予誅連。”

他這就是明知故問。

蘇關老臉一紅,道:“吾有九女卻無一子。”

“那蘇先生遭了這一刀之苦,老蘇家就真的絕後了?”

“確實如此!”

“啊?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啊?”

魏知古站起身來,着急地在房間內走來走去,瞧那意思,好像將要挨刀的不是蘇安恆的兒子,而是他魏知古的兒子似的!

蘇氏父子看見了,不禁心中暗歎,魏大人是好人啊!都是大唐的清官,崔耕和人家比起來,做人的差距,怎麼這麼大涅?

良久,忽然,在蘇氏父子殷盼的目光中,魏知古停住了腳步!

蘇關迫不及待地道:“魏大人,您想到法子了?”

“呃……也不算想到法子,只是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能不能辦到,本官也沒什麼把握。另外,恐怕蘇老爺子不同意此事啊。”

“您就快說吧,無論成與不成,我們父子都感激不盡!”

“好,那我可說了,咱們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蘇安恆聽了,果然有些猶豫,道:“這……這不是擠兌人嗎?不大妥當吧?”

蘇關着急道:“爹,那崔耕不仁在前,就許咱們不義!再說了,您還能眼睜睜地看着咱們老蘇家絕後不成?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啊!”

“好!

蘇安恆終於被說動了,道:“取紙筆來,我寫!”

……

……

第二天,由蘇安恆親筆所書的一份奏章,由京兆少尹魏知古,轉交給了皇帝李顯。

與此同時,這份奏章的內容,也轟傳天下。

沒辦法,蘇安恆雖然有官職在身,卻是名滿天下的大儒。他就是靠着三份奏章揚名天下的,頭兩份是勸武則天歸政於李顯,第三份是爲魏元忠鳴冤的。

這三件事,都是忠臣義士所爲,可以說哪次稍一不慎,都有性命之憂,真是大大的好人啊!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如此好人,在臨死之前,會說些什麼呢?誰不好奇?

結果,蘇老頭沒令大家失望。

人家對自己當前的境遇一字未提,而是說了另外一件事:現在突厥大軍向突騎施進擊,突騎施危在旦夕。我大唐干涉,兵戈一起,勝負難料。若是不干涉,恐突厥復起,邊關永無寧日。事到如今,只有請崔相以三寸不爛之舌,逼退突厥的百萬大軍!

到了奏摺的最後,他寫道:“崔耕不出,奈蒼生何?”

崔耕不出,奈蒼生何?

崔耕不出,奈蒼生何?

瞧瞧,這話說得多麼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百姓們不懂政治軍事,只有個樸素的觀念:好人說的話,那就是對的!現在到了崔相出馬的時候了!

再者,這要是朝廷出動大軍解決此事,國庫不足,是不是得加稅啊?所以,從自身的利益考慮,也得支持崔耕做說客!

一時間,讓崔耕出使突騎施,成了輿論的主流!

……

……

楚國公府內。

崔耕喃喃道:“魏知古,或者說……臨淄王李隆基,你們的如意算盤打得好啊!蘇安恆上了這麼一道奏章,就可以“一片忠心爲國”爲理由,藉機爲蘇安恆求情,至少保護他家人的性命。當然,你們的重點不是這個,而是想坑本官一把。但是……嘿嘿,我崔二郎自有智珠在握,偏不讓你們如願!”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